360相片的頂天立地~以高雄圖書館的電影節地景為例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30 17:48
週末到高雄參觀科學園遊會,一早路過高圖看到高雄電影節的宣傳地景,想到360相片的「頂部」、「底部」可以表現的不同面貌。
分享「360相片的頂與底」Google相簿,以下相片皆以Theta S相片拍攝後運用軟體截圖呈現。
我刻意比較:站在大地景的外頭、正中間、很近圖書館的前方,您可以下載Google相簿的相片後,利用Theta S軟體來看~整棟圖書館與85大樓都可以同時入鏡喔!
此外,還有樓梯側面的運用~高於人的高度展現海報,以360相機拍起來,也有不同效果。
若有興趣以手機或平板裝Theta +App看小行星模式,也很耍寶喔!博君一笑~
這次拍照是趁現有景觀拍攝,那麼,若有意展現360拍攝效果而來布局策展,一定更有意思!例如上次環拍台灣欒樹,讓我發想利用「小空間球」概念佈展,然後以360相機拍攝運用,再加上頂與底,只要善加運用,相信能提供利用「小空間球」概念佈展,加上頂與底,相信能提供更全面完整的學習資訊。
離遠心近看「2016全國教學App市集」課程地圖兩百花盛開!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28 10:06
離開得遠,心靠得近。
就像每年此際都能看到台灣巒樹花果綻放盛況,但絕沒有一朵是去年留到現在的;然而,「2016全國教學APP市集徵選」活動評審結果(入選名單PDF ),卻是延續去年的基礎,從App專文、影片與網路課程,發展呈今年課程地圖上百花盛開喔!
恍如昨日才看著「2015全國教學APP市集入選名單公佈」,我們(去年借調的角色)確定明年的努力新目標~想更精準地整理領域或主題教學專用APP,建立對照式的APP學習地圖。接著,觀摩「APPEd review」、「Graphite」,持續一長串的規劃、請益、草擬平台功能才最後確認,五月開始研習推廣與徵選活動起跑!
短短五個月,共有200多份教案投稿,主題涵蓋國小到高中職各領域,利用今年的課程地圖知識節點形式呈現,可以讓學制、領域教師精準找尋投稿作品,也可以從單一App來看各學制、領域的老師如何運用,如Aurasma,今年使用老師很多呢!尤其今年投稿時限定只能只有單一選擇某知識節點,還可以帶來如今的跨學制、領域的豐富涵蓋,更是難能可貴。除了感謝好多老師們用心經營與分享外,更期待可以在這次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對於習動學習載具、App、教學策略與模式的總體經營,再激盪行動學習之多樣精彩!
搜尋一下,以最應景的「萬聖節」為例,今年各有一件國中 、國小 作品,除了節慶專屬的資訊與app應用外,我想到可以勾勒出「節慶活動」類的行動學習模式,讓老師們藉以參考,轉化於其他時節運用喔!
看來,去年期許的今年目標,該算有圓滿達陣了,如果還有期待(呵呵,現不在其位啦!以下也是去年的再延續目標)~除了持續推廣應用、鼓勵教師分享,進一步提供『訂閱』、『派送』、『學習任務與活網路動邀請』的主動推播、精準適時的客製服務,我們更好一起玩喔!
寶刀未老酷玩360影片視角再設計!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24 22:06
上次利用「威力導演15」剪輯360全景影片 ,已經覺得很酷了,沒想到,原來還有更威的「視角設計師」!感謝李燕秋老師於「威力導演15發表會」的提點教導,有直播影片可複習喔,真是佛心來著!
原本拍攝完360影片,播放時因受限於軟體或網站平台,可表現的效果仍值得期待。而威力導演15的「視角設計師」,卻可以充分取用360影片裡的任意視角,加以設定、剪輯成為一般攝影運鏡的影片模式,進而展現不同的影片呈現結果。對我而言,都對將來拍攝360影片的方式、呈現手法、效果,帶來不同的新想像。剪輯時,只要將360影片選定當成2D方式編輯,就會跳出「視角設計師」,接著控制、選用畫面的keyframe,坦白說,我試了幾次還不算很有把握保持一樣的結果,但學著多設定幾次keyframe,上手後就很方便了!
以下我同時整理以「Theta s、LG360」相機錄製、呈現於「Facebook、YouTube」的360效果,加上利用「視角設計師」試作後的剪輯成果一起分享。拍攝方式以三腳架固定相機不動,我溜直排輪在相機附近繞圈圈~呵呵,附中時代的冰宮訓練讓我穿直排輪還大概可以行雲流水的啦!
360影片播放的效果,這次覺得Facebook優於YouTube。
◎360影片於Facebook
LG360 、Theta S ,兩台都是快門對著自己,但正好起始點相反呢!您若是用有陀螺儀的手機看,可以跟著轉動看影片喔!
◎360影片於YouTube
LG360 、Theta S ,補充:原本剛上傳時,先看到兩段影片都被接合拉平,本來覺得也不錯~因為您可以看到全景的全貌(只要習慣一下從一邊消失立即從另一邊出現的我....)
接著比較視角設計師剪輯後的影片,一方面我發現我能接受360相機的錄影效果,不過,仔細看,LG接圖處的光差還是明顯的。二來,從YouTube的高畫質影片來看,還不錯呢!
◎Theta s 拍攝的視角設計師剪輯結果:Facebook、YouTube
◎LG360 拍攝的視角設計師剪輯結果:Facebook、YouTube
最後還有兩段影片是野人再獻曝(因為電腦不算強,剪輯影片又錄影,威不太起來...),日後,怎麼拍攝、怎麼視角再設計,一定都很有的玩!我的附中與德音360回憶~Google相簿與Holobuilder、720yun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23 20:47
這週利用短暫時間回附中,參觀VR巡迴專車,也在德音校園拍了360相片,一起整理~Google相簿,以及Holobuilder....。對,應該還有720Yun,但,實在上傳得太慢了,暫先作罷!(補全!)
看著VR巡迴專車就停在我高一(592)教室的東樓外, 很有時空錯亂感~
附中有我青春無悔的回憶,但我們德音校園也很美喔!歡迎大家有空來玩~
「AR/VR教學應用與體驗」簡報與影片分享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12 20:04
感謝臺北市仁愛國中楊昌珣老師的規劃、邀約,讓我在臺北市「AR及VR 運用於教學推廣研習」中,分享「AR/VR教學應用與體驗」主題,請參考「簡報」與「影片(0:16:40~1:25:00)」連結分享。
這是我印象中,利用一整天辦理AR及VR運用於教學的最完整研習了,尤其北市多所先驅學校在虛擬實境(以Cardboard與Vive為主)的創新教學,自製擴增實境動畫與遊戲,帶給我們對於新科技產品與資源有更務實的想望,非常感謝也樂觀期待。我也回顧兩個多月前在台南分享的「新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 LARVA」,這次整理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教學應用,雖知挑戰與隱憂依舊,但才八十多天,又多了許多應用與科技進展(如zSpace、360影片剪輯與全像影片製作工具),同時也對「校本規劃AR、VR探索學習實務」更有譜!
此外,雖然無法容納眾多報名者,研習也開放線上直播,直播影片與錄影檔,也感謝捷達科技與仁愛國中學發中心夥伴的協助錄、播與分享喔!
很高興能與眾多北市噗友師長學習與協力合作,還遇到許多老友(或老友的好友),尤其有大學同班同學(萬芳高中湯偉君主任)喔!開心開心!
大尺寸展現企圖,觸控教學感動與智慧!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10 22:30
噗六年會時就想把這大電視打包回家 ,接著也在暑假分享時又有機會使用觸控電視看Google街景,80秒的影片裡,像是闡述了自己的頑固吧~
老師還是有一點自己的企圖,科技與網路是槓桿。
把自己的學校、教室,變成一個小小的科學館
沒想到兩年後,終於有機會能夠在自然教室裡,與孩子們一起玩觸控大螢幕~近一個月來,感動地想可以讓自己的企圖更大些~把心放得更大、更好地傳達、連結與孩子們相處的心流時光。有趣的比喻像是:當一元硬幣變得比你的頭還大時~不僅看得更清楚,也帶來更開闊的教學連結與想望。
這要感謝捷達公司團隊(特別謝謝翁總喔!)提供借用「65 吋智慧觸控顯示器」,由於自然教室的單槍未及更新,尤其在觀看相片影片時感覺很可惜.....。操作觸控顯示器,讓我隨著教學主題,一邊學習運 用、一邊評估與發想創意,過程中也看到孩子們的多元回饋,很有意思呢!
現在自然教學活動中,小組筆電與平板充足,也可以借用電腦教室每人一機;不過,很多教學示範與資訊展現,單一、大螢幕、全班共看的效果還是有其必要。尤其這樣一台「超級大平板」,讓我與孩子們更可以努力認真玩!~
利用「威力導演15」剪輯360全景影片!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10 14:39
我自己拍攝360影片的實例並不多,考量相片應用便利、仍期待影片上傳分享的網站效能更加提升,另外,就是未見關於剪輯360影片的工具。
看到威力導演15,具有360影片剪輯功能,當然要來動手剪剪啊!
利用全景錄影方式表現體驗VIVE的實況。
之前「台北科學日2016」時,利用Theta S拍攝,您可參考「VIVE體驗之Theta全景實況影片」,但這回想再拿來轉檔提供威力導演編輯,Theta S的電腦端竟無法轉檔了?!真是奇怪?!還好在仁愛國中與富安國小觀摩與體驗VIVE的機會,利用LG360拍攝的360影片可以轉檔、進一步剪輯分享。(LG 360 影片轉檔實務 )
您可以參考「運用威力導演15,創作360°影片」教學影片專區,掌握匯入→剪輯→輸出即可搞定喔!此外,即將辦理三場「新品發表巡迴講座」(報名專區 ),由李燕秋老師主講喔!
最後,雖是簡單剪輯而成的360影片分享與瀏覽,但看其中的內容與對話、加上視角切換觀察,相信您也可以聽到、看見或想到VIVE應用的機會與挑戰喔!
◎YouTube
◎Facebook
有了360影片剪輯工具,自然湧現更多規劃拍攝的構想了。不過,未來教學應用上,我還是考慮使用本機端的Theta 360軟體播放mp4影片檔~影片播放時還可以縮放與轉動視野,清晰度也不失真!
關於「記住名字」的探索
作者:塾長 日期:2016-10-04 20:37
我先認真自問:是真的不擅長記憶,還是未曾真正在意地記?
從大一開始就發現:我不喜歡記憶名稱,因此,就讀生物本科的我,對於「辨識與分類」一直是自己的罩門:動組、植形、種分等課程都低空飛過,昆蟲學?也跳過沒修。
對於人名,也是如此。
在上週五晚上,望著自己親手拍攝,以前也一定記得它是什麼花的「日日春」照片(可見我真的記不住吧~),狠狠地要求自己,終於查到連結資源,在小氣餒與遲疑中,我也深思關於記住各班孩子名字的「任務」。一個月來,雖在開學初就做好了各班名冊表,但頂多只是參考,了解教室裡每個座位是某某人,上課中點名方便。這回決定認真一下~週日的七逃(玩耍)時光,在移動與搭車時間裡,我拿著印出來的各班相片名字,一直一直一直想全部記住!過程中有了些體會、想到一些方法,還有發現「自己如何記憶」的一些偏好習慣,試著把經歷與省思整理起來。
首先是目標與動機~希望自己能夠經營更好的自然教學時光。能面對一個孩子叫出名字來,可以眼神交接地好好討論、提問,這樣上課的效果絕對最好。同時,知道自己記得他(她)的名字,是最大的鼓舞與自我回饋,同時我也相信:被叫到名字的孩子,一定在當時也是對自己學習印象最深刻的。
即便有動機與目標,記名字的挑戰,我還在繼續奮鬥。
明明看到很熟的臉,卻連不上名字~光用「想的」很難憶起,我不斷看著照片與名字,唸出聲音,配合座位關聯,一組孩子的名字一起記,結合一個月來上課的點滴回憶,想增加更多印象來幫助聯想記憶。
這回,我也提醒自己,到底你真正花了多少時間、專門來好好記住他們名字呢?感覺起來,週日的努力在週一上了四個班裡頭,有些孩子明確的你可以叫出名字,但也相對的還有一些就是「完全沒印象」!繼續加油!
是否輕鬆記得名字?長相愈有突出個性愈容易,否則與名字的連結就有點弱。另外,自己土法煉鋼有助記憶連結:在一整班或者是在跨班之間,特徵相近、名字讀音相同或相似,與我認識朋友或以前學生名字、長相有連結的,甚至一些成語~欲言又止、移情別戀....,都有點「趣味化」地讓我對這些孩子們印象較深一些。此外,就是五個班、一百多個孩子,一次想多記很多,不如鎖定一群,多次練習效果較好。關於男生、女生的長相與名字,我也發現自己記男生時相對難些,但感覺比較是幾位特別的男孩,讓我印象太深.....。
這些,讓我也想在植物主題教學時,與孩子們一起探索~從辨識植物,到了解植物生長、與生態環境、人類生活的關聯,都能夠面面觀地建立多元連結與系統思維之理解。
接著談談科技。如果你連孩子的名字都教不出來,怎麼期許你能夠精準的去評量他們?更何況提供個別化協助、引導他們自我導向學習?
依賴地看,之前我希望Google Glass可以提供這樣的擴增實境服務~即時告訴我「近在眼前」的孩子相關資訊。
不過,繼續自勉地,實際上在一節課裡,叫得出多少孩子、多少次,加上互動、對話內容之整體分析,更是我對科技輔助學習分析(如xAPI )的期待~繼而串連孩子們在學習平台的學習行為,以得到最佳分析與的個別化學習支持,老師、家長據以教學決策規劃與協助。
明天又要到國北上課了,這次閱讀的Paper很應景,提醒我繼續努力!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