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行動我的寒假衝動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26 10:03
去年寒假,一時衝動沒行動,一年後重新行動。
在去年寒假延長兩週的首日下午,我看到孩子們從安親班安排的遊覽車下車時,心裡有個「衝動」...,想到安親班找孩子們玩科學玩具。呵呵,當然,只是想沒有行動啦,不過,那兩週我很喜歡待在教室裡,是超級安靜也相對安全的時光。
這一年來,地球人們共同經歷新冠疫情的威脅,從疫情發展、世局演變,轉眼又是新一年寒假的開始,對我而言很特別,現在也算是「寒假」嗎?去年的「衝動」,現在是否還想玩?或者,還想玩更多呢?我把「重」從「衝」抽出來,轉變「衝動」成為「重行動」~重新開始,也有「重點、重量」的意味,哈哈!
以下先重點列出想玩的,在「大學塾」裡也有一路以來玩學的軌跡,趁這次再重新開展:
※實虛整合玩台灣
我想參考「2021跟著課本去旅行 (隱藏路線版)」與相關書籍、網站來玩,也認真整理這幾年拍的360(一 、二 )相片,規劃主題式虛擬旅遊(Virtual Field Trips ),我以博物館、共讀站與(運動)公園景點先開始。
※智慧造境
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與日本社會5.0 ,以IoT為基底,結合多科技來打造智慧情境與學習旅程,未來也可連結前瞻2.0與智慧博物館應用。
十年前「多元e智慧學習圈」,現在應該進化不少。K12irc.org很值得觀摩。
※AIRC
以校本觀點規劃教學資源中心(IRC)創新營運模式 ,有上述智慧造境基礎,設計5A機會:Anytime、Anywhere、Anyone、Anydevice、Anything來支持師生教與學。
※學習網絡
以多網絡交織來看學習:「神經網絡」、「社會網絡」、「知識網絡」與「ICT網絡」,結合學習吧平台為主玩「網路教與學」。
※PhD研究
一直不算認真但也一直享受學習,以「AR、VR、IoT科技防災」、「AI機器人教育」為研究重心。
※運動我的多元E智慧
當年在K12線上研習的課程,結合東京奧運 與新北全國運(2003全運角力賽) ,再一起來運動玩大腦!
盤點「TCEA iOS App List」科學類可用App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24 20:56
既然看過了NHK理科地圖,下午就趁著鬆餅實驗時間,順手整理「TCEA iOS App List」裡的科學主題App。我利用iPad逐一點選每個連結,也順手紙上清單標註。
※※可用連結(Google 文件)在此 ※※
這次可惜的,就是發現我們不在美國地區,有些App無法下載(先暫不深究);另外,就是可能這份清單整理的時間比較早,系統建議可能無法在新的iPad上使用了。換個角度想,比較不擔心iPad容量不足,哈哈,本來的各主題數量(A)與檢視後可用(B)的數據,我以B/A表示:
※Science
General Science 9/16
Animals, Birds, Fish, Insects 15/28
Chemistry 14/34
Earth Science 4/16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6/10
Human Anatomy 10/19
Life Science 7/36
Ocean Science 1/3
Physical Science/ Physics 14/26
Space Science 30/45
Weather 0/8 (這讓我最覺得可惜,不過,像是Windy、中央氣象局App,我還會陸續整理回來)
Science Games 1/6
連結 |
若藉由完整的主題知識地圖(如理科地圖、課綱或教科書章節)來對照,整理專屬自然教與學應用的APP,可以看到哪些主題有App出現,善用每個App特定功能,提供主題或多主題集結之應用方便老師安排於教學進度中。同時,體驗在iPad上可表現的介面設計、媒體呈現與互動方式,都可激發進一步規劃合適的教學示範與學習任務之創意。此外,也能發現哪裡還沒有相關App,這也提供老師們思考未來結合相關網站或學習平台,甚至自製App應用,以結合不同形式跟互動之教學。
未來,我也想繼續搜尋中文App,以及各博物館、相關機構單位開發的部分。也趁寒假,還有之前幾本書裡的網站資源,也會陸續整理素養應用與各領域教學的APP。
遞圖「NHK for School Rikamap」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24 12:53
周日清晨,找幾本書認真開玩,也接續整理前兩天重畫的數學、自然關鍵字圖。
住家附近新開一間7-11,有博客來書架,今天一早喝杯咖啡就巧遇602剛考完學測的孩子與家長,還有同事的小六孩子們。我也利用iBon印一張A3版「NHK for School Rikamap」(理科地圖),這是之前月鈴學姐介紹 後我很喜歡的網站,後續還會整理使用心得。
一個上午泡在水碓圖書館,借了幾本地圖書冊後玩興大起,我利用iPad 點選「NHK for School Rikamap」上的每一個圖示、抄寫Google翻譯文字,再切換到Notion打字,之後回家繼續完成,「生物」區就省略手寫了。對照自然科四大領域的主題,編號只是先依相鄰編排、字詞語句也還需要再順一番。
化學
1原子形成和離子2原子/分子3複合. 化合4酸性,鹼性,中性5酸與鹼6中和、鹽7物質分解8減重9化學變化、電池10氧化還原11周圍的物質與特性12溶解度、結晶13改變金屬的水溶液14質量變化規律15水的蒸發和冷凝16氣體的產生和性質17化學變化與質量守恆
物理
18物質的熔點與沸點19溶解有氣體的水溶液20狀態和熱量變化21水的三態變化22物質溶解23水中溶解物的限量24水中溶解物量的變化25燃燒26保暖方式的差異27化學變化和熱量28聲音的本質29凸透鏡30光反射與折射31電池數量與連接32水溶液與導電率33電力及能源34發電與儲存35如何接電36電磁感應及發電37光線、亮度與溫暖度38反射和聚光39電流電壓與電阻40導電的東西41被磁鐵吸引的東西42鐵芯磁化、極數變化43異極同極44電流產生磁場45電流在磁場中受力46靜電與電流47電路電流與電壓48電磁鐵強度49力與運動50速度和運動方向51力量均衡52橡膠工作原理53槓桿的使用54功和精力55武力56壓力57體積和重量58槓桿和物體重量的平衡59形狀和重量60槓桿平衡的規律性61節約機械能62擺功能63風之功64各種能量及其轉變65能源資源66科技發展67自然環境保護和科學技術的利用68用電69電氣轉換70電力產生熱量71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72溫度和體積的變化73水壓縮74空氣壓縮
地科
75前通道和天氣變化76氣象觀測77流動水的功能78地面保暖性與濕氣性的差異79陰影位置和太陽功能80每天因天氣變化的溫度81自然與災難的祝福82自然平衡83自然環境與環境保護調查8467同?85太陽的狀態86日本天氣特徵87大氣運動和海洋影響88雲雲天氣的變化89霧和雲的產生90太陽運動和自轉91天氣預報天氣變化92土地組成和地層廣闊93火山噴發和地震造成的土地變化94火山活動和火成岩95地震如何傳播以及它如何在地球內部發生作用96重疊地層和過去的外觀97地層和化石98月球的形狀和功能99月球的位置形狀和太陽的位置100月球表面的狀態101年周運動和公轉102月球運動和外觀103行星和恆星104星星運動105星星亮度和顏色
生物
106種子中的營養107水路108種子植物伴侶109發芽條件110植物生長和身體結構111植物授粉和結果112不產生種子的植物113如何製作澱粉114葉莖根的製作和加工115生長條件116花的製作和工作117植物活動和季節118生物和細胞119生物如何生長120細胞分裂與生物生長121脊椎動物122昆蟲的生長和身體結構123生命,水和空氣之間的關係124動物活動和季節125食物與生物的關係126我們周圍生物的狀況127生命的過渡與進化128卵生長129觀察生物130水中的小動物131無脊椎動物132遺傳規律和基因133呼吸134主要器官的存在135維持生命的工作136消化吸收137母親身體的成長138骨骼和肌肉如何運作139骨骼和肌肉140刺激和反應141血液循環142我們周圍的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想幫凱比改頭換面嗎?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17 21:09
跨年開箱組裝凱比本體之後,了解其「外形、機構跟電控」的關聯,在開始思考「程式、通訊與AI」的同時,我想看到的是:若有自由彈性的機會,可以怎樣開放組合來控制機器人呢?
許願想望一番。我把自己手邊的盤點一番也方便思考,先畫了一張圖,還想持續整理出層級、規格與連接頭緒。我以常見的主機板、作業系統經驗來看,可能從Linux、Windows、IOS、Android、Chrome,若可以成為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 或與其連接應用,預設應該沒問題。
或者,利用一個或一組微控制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依我印象中出現在學校教學應用的順序,例如Arduino、micro:bit 、Web:bit 、Halocode、Linkit 7697....等,結合擴展板與周邊感測器,可能在機器人身上,也與環境中的邊緣運算中心連結,利用無線網路跟藍芽進行通訊,還有些獨立可上網的鏡頭模組也可以整合運用。
PS:Halocode正好不在家,先印一張替代,另外還有NVIDIA 的Jetson nano我還沒玩(買)過。
整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日本社會5.0(Society 5.0),英雄旅程出發!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16 15:31
本篇整理有關永續發展目標(SDGs)、日本社會5.0(Society 5.0)資料圖文框架,提供統整跨域、課程研發與新興科技關聯應用之參考。
※永續發展目標(SDGs)
2015年,聯合國發布《我們共同的未來:2030永續發展方針》,提出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Social Developement Goals)以及 169 項細項,作為 2030 年以前發展指標。那麼這篇文章就是個好問題「臺灣如何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一下子17個項目很多,大概分類的方式我找到兩個:
1、D+5P分類 (D:整體Dignity尊嚴、5P:社會People人群、經濟Prosperity繁榮、環境Planet星球、治理Peace和平、執行Partnership夥伴)
2、社會進步、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
教育部也結合新課綱將推動聯合國SDGs,出版「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PDF)」,期藉此幫助學校瞭解國際各項重大議題,並回應到課程發展與設計,讓學生瞭解國際永續發展脈絡,並發展能夠應變未來世代各項課題的素養及技能。因此,雖然世界共同議題目標(SDGs)遠大,我們可藉由國家課綱跟議題來聚焦,提供老師與學校有好的出發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17個向度,跟我們108課綱的19項議題做結合,可參考上述手冊中的圖像。
換句話說,只要在課綱裡面看到議題可以結合,老師可以在教學上,以校本課程為例,從班級經營、跨領域主題跟教科書版本來組合,老師可以引導學生來共同面對這些全地球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探尋解決方案。
另外,以新北市為例,「新北市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 」(Voluntary Local Review, VLR) ,是國際城市繼美國紐約市之後,第1個公布自願性地方永續發展報告的臺灣城市,文化局 與教育局也投入資源與經營可參考。
還有書:「SDGs:我們想要的未來:17項永續發展目標&國際實踐範例」,以及「孩子們的福爾摩沙桌遊」,另外在公益交流站SDGs 專欄 ,持續有新文章可供參考。
※日本社會5.0(Society 5.0)
我在2018到日本參觀 「CEATEC (Combined Exhibi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展覽時,拿到一本「Society 5.0」手冊就感到好奇,日本內閣府也有介紹。接著參考遠見報導「日本社會5.0~越洋直擊 展望2030年超智能革命!」,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度對全世界宣布未來願景,提出2030年「社會5.0」。在以人為本的思惟下,建立串聯AI、機器人、物聯網等科技的超智能社會,藉此重返經濟強權地位。還有這篇「日本實現超智慧社會(社會5.0)之科技創新策略」,介紹也很詳實:透過深化科技創新與社會的連結,同步解決產業競爭力和社會課題,打造世界領先的超智慧社會(社會5.0)。
之後,我再用SDGs & Society5.0查找,就看到「Society 5.0 for SDGs」這張讓人驚艷的圖!從國家政策到企業戰略,善用科技與相關當事人的集智聚力,為每個議題提出科技解方參考,是一份為了美好未來的努力之策略規劃願景與藍圖!
上次在世貿演講「從 SDGs 前瞻智慧教與學」,我提及:
如果說SDGs是全世界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我相信連國家政策都會把他當作競賽。日本社會5.0的概念,認為人類都要幸福生活,感覺這是一個很微小的心願,但是其實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地球工程。我相信科技一定是解決的方法之一,而且某種程度上,更有工具效率與擴散效應。這裡的多元科技在圖中包含有「5G、AR、VR、Cloud、Edge、Mobile、BigData、IoT、AI、Robot、Drone、Sensor、3DPrint、Blockchain、PKI、Sharing、OnDemand」,認真來看,我們的未來的四年前瞻2.0計畫裡面,目前教育部與縣市教育局的努力下,這些所謂的新興科技在教育現場,還沒特別提到的,我覺得應該只剩區塊鏈應用呢!
我們可以在教室裡,與中高年級孩子們說:你,就是可以改變世界的行動者。我們可以讓孩子善馭科技槓桿,帶著設計思維同理心,踏上所謂的英雄旅程,擁有動機跟使命感、並邀集夥伴、付諸行動。而這,也是我自許2021的學玩旅程。
18年沒變的初衷,AIRC開展前開心!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03 15:03
翻找18年前協助「縣市層級教學資源網站規劃與管理研究~以台北縣為例」論文,再遇到其中的受訪者C4,也就是我自己,讀來確認初衷還是不變,人生經歷與視野更大、可以玩的數位槓桿更多,先回顧一番,再開展我的AIRC2021,從「教學資源中心與知識管理」再出發!
個案A紀略 受訪者:C4
一,就老師觀點,教師對於教學資源網站的需求度如何? 教學資源網站應提供的內容與服務功能為何?
我認為教學資源網站應該是以教師(需求者)角度設計方便使用的介面。例如,老師可以在網站上直接操作,現行網站都將老師視為「使用者」,其實應該將老師視為教學資源網站的「生產者」「分享者」。 網站上要有好的教學資源整合,提供「現成工具」(就是教學素材或資料庫),讓老師學會如何「生產」。 又如「教學影音檔」,老師負擔太重又太忙,網路如果有好的教學影音檔案,基本上會上網找資料(或上課)的老師,都是「自願」的,應該不難推廣 。
其實比較「短視」(近程)的作法,教學資源網站應該幫助老師在教學上馬上可以使用的相關素材、成品等,也就是可以讓老師馬上上「戰場」的,在備課過程中立即可用的東西,都可以在教學資源網站上找到。 至於服務方面,如建置帳號密碼,網站會記錄使用者使用情形(知道我來過了)。 教學資源網站長期的經營,提供內容多,可以激發創意的比率就高,老師在教學資源網站拿了別人的素材(或其他可以用在教學上的)加上他自己的創意,有了迴響然後再生,也就是使用者有能力經過創作再回饋,形成一個循環,其實就是網站與使用者有互動,而且是具有教育意味的互動。
二,就您所知之教學資源網站中,最具提升教師教學品質的網站為何? 原因?
大多是國外的網站,國外教學網站大部分都採分級,分階層,分類型,基本上都比國內 的教學資源網站都來得好,整體架構也比較完整。國內的話,如亞卓鎮的「夫子網站」,完全由老師進行教案設計,較為開放,但不失專業,值得參考。
要推「資訊融入教學」,應該要讓老師成為「網路的學習者」,學會了之後,下一步才能成為利用網路的教學者,因為老師要先學會如何利用網路學習,才能教學生如何在「網路上」學習。 教學資源網站要提供老師製作教材的「工具」,オ是真正的幫助教師。 而教育局應該擔任協助,監督的角色,推廣教師利用網路學習或上課,當然也要適度擴充硬體設備。
三,您認為教育局應如何鼓勵教師利用教學資源網站進行知識分享?
教學資源網站的主持者,要有活動經營企畫的概念,就以K12來講,只有開學與結業典禮有新聞,中間沒消息,原因就是缺少event,教學資源網站的經營,先讓使用者「知道」這個網站,之後要讓使用者「用」這個網站,再來要讓使用者「回饋」這個。
目前我們的規劃是先辦理甄選數位教學素材,之後後會辦資訊融入教學創意設計,如甄選素材活動有人提供相片,別的老師將這張照片應用在他的教學活動裡,希望老師發揮創意, 還不算是教學演示,也不算是教案,如數位相機可以用AV端子傳輸影像到螢幕,融入到教學裡,也算是一種創意。最後才是教學演示,老師能夠把前面講的素材,資訊融入教學創意設計行雲流水地整合在教學活動裡,我們會用全觀的角度(不只拍攝老師整個教學流程,還要拍下學生的反應等),將老師的教學演示記錄下來,讓教學者可以反省、回饋、分析。其實有些老師教學小動作,只有現場目擊者才看得到,是無法呈現在教案裡,這是老師「內化」 的行為,而我們要使他「外顯」出來。這些小動作對別人來講,會有不同啟發,像資訊融入教學創意設計活動,美勞老師利用招潮蟹相片,要學生畫出兩隻螃蟹的對話,把全班的作品收回來,又可再做其他的教學應用,這時候就會產生新的交流機會。 對原作者來說,使用者有意或無意的回饋,比用金錢獎勵還有價值,因為牽涉了情緒,情感。
再以學習加油站為例,官方給經費,接著要看成果,少了一點「人味」。 我覺得經營網站要用「3P」的方式:Positive,Push,Pull。用正面積極的方式鼓勵老師使用網站,用老師的力量來推動,進而牽動整個網站能夠「自生」、「自我成長」,塑造出網站的生態圈,生態文化。教學資源網站在「屬性」上是靜態的,因為沒有預設誰會來,如何讓網站「活起來」,就要有引導方式,讓老師透過不同的教學運用,繼而回饋網站。 老師參與互動的內化動力才是網站永續經營的動力。
在教學資源網站「服務」方面,我覺得是「會做的人盡量做,不會做的人盡量用」,對「做」的人,應該肯定他的表現,對「用」的人就盡量 回饋與分享。 網站達到這個境界,才有可能突破「人」,「時問」「經費」的限制。 總之,教學資源網站要有「料」,才能走得長久。
Kebbi Air Robot Creator「外形、機構、電控」開箱玩!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1-03 07:44
不要小看每顆螺絲釘,個個都是組成AI機器人的關鍵元件!
籌備期待超過半年,女媧創造推出Kebbi Air Robot Creator我迫不及待成為早鳥下單者,在2020最後一天收到、開始組裝,藉這個難得體驗「凱比陪你跨年」機會,認真探索一台AI機器人的組成與機構,本篇我先逐步呈現組裝進展,也印證依次「外形、機構、電控」三階段的組合過程。
外形,是純靜態、可見的描述,從一個看得到的元件到整體外觀,也可能陳述一個專業系統的概念。
機構,進一步看這些元件組織、連結而成的大、小組合與機轉,可展現特定目地與功能。可能是靜態,或可動態,增添了特有屬性、扮演什麼角色,以及運動機會,例如關節、自由度。
電控,屬於能量的轉換,讓這個物件系統運作起來。除了電力之外,也可能磁力或純物理重力作用。加上需要表現時間,有啟動的開始跟停止結束。後續的「程式、通訊與AI 」,待後敘。
收到包裹時我正好在德音玩凱比,所以邀請大家「圍聚」一番,接著開心抱回家開箱。
很壯觀的盤點畫面吧,差點捨不得組裝了呢!
螺絲盒與收納AI伺服馬達的設計很貼心,倒是螺絲種類太多名稱又很像,螺絲起子沒有磁力、組裝文件目前使用Dropbox版,開啟閱覽不太習慣....,這些都逐步征服過關!
以下按照文件步驟提示,也把組裝過程拍照起來,未來可以當教材運用。
※身體部件 - 底盤
AI伺服馬達的套孔很特別是五爪式,也配合馬達歸零定位,組裝上細心些即可,而螺絲選用與起子組合就要小心些。
※身體部件- 上半身,這裡包含肩膀的底座
※身體部件 - 脖子
※手臂部件,我最喜歡這裡的組裝,一隻手臂串接三個馬達,而且可以玩兩次,哈哈!
※組裝 身體 + 手臂,這裡介紹「自由度」很好用!
這裡有機會教育的「五十肩卡卡 」錯誤示範影片,哈哈!
※音箱、電池,代表快完成的意思......,但我安裝 PIR 感測模組時,就不小心折斷了針腳.....
後續的先暫停,但也已達成我想一窺究竟的心願了,一起迎接2021再繼續玩!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