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這半年還是多以博物館、圖書館、社區共讀站與新北國際文教中心拍攝,也有些活動與風景,還有四本是2016就拍的相簿分享。

2024.4.5 Padlet一起逛台灣!

2023.8.25成福國小營隊「成福水草塘360全紀錄2023三峽祖師廟AI生成360相片程式練習

2023海科館

2023圖書館與共讀站:新北德音(MAKAR製作)北市龍安高雄大同

2022.10設計中島

2022.6.24再加七館:

屏菸1936文化基地

01香港書展、科學館與溼地公園2017 https://photos.app.goo.gl/rMZ19HYDvMQEQaNx6

02台中科博館360_20200215 https://photos.app.goo.gl/zMJafpUhPifFKTpL7

03台南市總圖書館 https://photos.app.goo.gl/qvu2ByR86vwEq1Kj8

04屏東縣立總圖書館 https://photos.app.goo.gl/8ZbrZhnuBJCuKfaR6

05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10417 https://photos.app.goo.gl/ET4sv9bSofG7mEK1A

06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70130 https://photos.app.goo.gl/hq93CZwTPrdf4hXF6

07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https://photos.app.goo.gl/7SwjUqWVEv3VLg4W9

08國立臺灣美術館 https://photos.app.goo.gl/GJb1SkCoL7dEXABH9

09國立臺灣博物館 https://photos.app.goo.gl/4iPaYcvWDWkTeXoV8

10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https://photos.app.goo.gl/ewdiWozVCViieNLQ7

11新北市總圖 STEAM藝術教案展 https://photos.app.goo.gl/fT1pU28z7sUXQXtVA

12_360之展館(2016) https://goo.gl/photos/qXSyCUom98yPxsis6

13大豐國際文教中心 https://photos.app.goo.gl/RVBkdMjDG7ssRRU2A

14文德國際文教中心 https://photos.app.goo.gl/tfxstFjLquNXPRAk9

15金龍國際文教中心 https://photos.app.goo.gl/5Q4f1ysbDYveWGWE6

16瑞芳國際文教中心與圖書館 https://photos.app.goo.gl/YGzCZyKfs9b642798

17樹林國際文教中心 https://photos.app.goo.gl/X7ZN3Ptbe7roFeKe9

18淡水國際文教中心 https://photos.app.goo.gl/EaJKL7k1D4M5KiSz8

19_360之學校(2016) https://goo.gl/photos/XpWD4dUuNv3qFKTz9

20_德音共讀「竹櫻小棧」 https://photos.app.goo.gl/ZoJBoTBypUU8iFud6

21_永中人權英語小書展與圖書館 https://photos.app.goo.gl/mwo1CZBp7wuMb5X77

22_南投南光國小共讀站 https://photos.app.goo.gl/7LHAJa3sBJDYXiuG9

23_南投鯉魚國小共讀站 https://photos.app.goo.gl/W4Qz3KWuuUzyFkiK8

24高雄市大同國小社區共讀站 https://photos.app.goo.gl/me28jypahNLqXcTy5

25高雄市光華國中360 https://photos.app.goo.gl/aqCrTnzDoKDUuBv89

26_新北市九份國小 https://photos.app.goo.gl/V8Asa9XqwTZqsPnu6

27_新北光華國小共讀站 https://photos.app.goo.gl/yeTnr1oQ6rkGowL38

28_新北新泰國小格列佛遊記 https://photos.app.goo.gl/2GNwUzXrT14yAdUU8

29_噗11年會2019 https://photos.app.goo.gl/srHYChAejFtxaNEL6

30_2021數感嘉年華 https://photos.app.goo.gl/4TpCB8pbTCBujNsf8

31_小漾創遊記360 https://photos.app.goo.gl/emPmNcugJXnWyAK5A

32_台北101與大安森林公園 https://photos.app.goo.gl/amHZNRb9y3kVtBax5

33_五股守讓堂與心環原 https://photos.app.goo.gl/7SwV3W8iFuVBzkEN7

34_高雄市旗津鼓山 https://photos.app.goo.gl/Ry9QEzRHhHQMibs76

35_淡水八里 https://photos.app.goo.gl/FFxLkZgCeWwP9WaZ7

36_360之風景(2016) https://goo.gl/photos/wZ8fTLd5VWhPKatA8

標籤: VR 360 COSPACES MAKAR

再開寫「生活中的程式設計」!

      去年暑假,結束四個學期、八個班次在台藝大的「生活中的程式設計」通識課程講授。有個構想將其整理成書,倒是...從Notion紀錄裡可見:一放,就是一年過去。

attachments/202409/5082157953.jpg attachments/202409/4548195852.jpg

      有趣的是:最近在上海、東京,都湧現「再開工吧」的熱血,巧的是回來後,也都在苓雅圖書分館裡寫下所有選用工具的起心動念。除了本來學期裡的工具,加上Canva和Padlet,共有九大塊,伴隨開學,來好好寫呈:

真實世界,數位寫真:Google
收納放送,玩轉即呈:Notion
原元宇宙,操之在己:CoSpaces
所見所得,言行全錄:動靜態螢幕錄製(OBS)
物連務悟,無所不在:物聯網(Webbit & Google三寶、NFC、QRCoding)
數位分身,移情人味:人型機器人(Kebbi)
如你所擬,全知織緻:生成式人工智慧(B=MAP)
圖文影音,信手拈來:Canva
迅即動員,集智聚力:Padlet

attachments/202409/4143368153.jpg attachments/202409/4098908483.jpg

attachments/202409/6108373449.jpg attachments/202409/8913240155.jpg

      以下是去年初開工時,由ChatGPT整理逐字稿的摘要:
一學期裡探索了現代科技與人文社會的交織,從搜尋到人工智慧,從虛擬實境到物聯網,從MCU板子到QR code,從機器人到編程設計,課程涵蓋了各種工具和方法,以幫助學生發展、加速、加快,並超越個人當前的能力。
學生們可以透過序列、平行、條件、事件、函數、傳值等方式的積木式程式,來表現自己的想法,並實現自動互動控制與資料庫歷程記錄。
此外,課程還強調了科技與人文社會的互動,從而將科技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從疫情後到人工智慧、政治、經濟、全球在地化的百業中,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和意圖,並採取相應的行動。
在學生的生活中,包括人際關係、環境、物品、行動手機、網路等,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總體系統,其可靠性和穩定性取決於運算思維設計思維的總體系統思考。
因此,通過程式設計,學生們可以理解更好的生活和設計的目的,從而加速他們的發展和實現個人興趣和目標。在這個數位轉型的時代,學生們可以利用所學來加速、加快它,並超越個人當前的能力,以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和專業發展。

attachments/202409/3611750664.jpg

Notion_買書就要建檔

      9:10開拍,9:50完工分享...所以又能出去玩了,哈哈!下一趟,東京。

      早上想著這回逛了多家書店,也買了廿本書,可以先拍每本書,建立Google相簿(分享 )。

attachments/202408/3191427805.jpg

      接著我把每本書以書名更改檔名,在Notion建立新頁為資料庫形式,將檔案拖拉進資料庫。

      再新增一個Gallery View,就有漂亮的書籍資料呈現了,開心!(分享)(操作影片 )

attachments/202408/5139407252.jpg attachments/202408/6185526306.jpg

標籤: Notion 上海

教育部112年度VR/AR教材簡介

      這次教育部112年度VR/AR教材 已上架教育大市集的14件作品,涵蓋數學、理化與生物和社會、藝術多領域。每份作品歷經專案申請審查、開發者與第一線教學教師合作撰寫腳本,研發過程中也持續進行教學調整、審查優化地迭代演進,尤其能兼顧PC版與VR頭盔多載具使用,也開發了教師中控系統,很符合教學現場的樣態與需求。同時,除了VR作品本身,也搭配錄製操作影片以及教案、學習單等輔助教學資源,各位師長若能找到合適的教學年段與主題,很適合採用以進行共備與教學應用。

attachments/202408/6375375022.jpg attachments/202408/4465741421.jpg

      從專案與教育大市集 網站,可以看到每個作品的完整呈現:作品名稱、開發團隊、摘要、教學影片、下載資源等。利用這些資訊,可以先讓老師們(校本或領域、議題夥伴)先有個大致圖像,再回到自己新學年的教學版本、主題章節,或是相關校本課題都可以結合,思考跨領域、跨載具,也有機會藉此跨班校、多師生協同應用。

 attachments/202408/2271437588.jpg

attachments/202408/3710735984.jpg


      14項作品各有千秋,我大致分類繼續玩~截圖先以「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唐山過臺灣 」為例介紹。

03VR互動地球儀
09圖紙上的3D世界
10生態環境研究室:氣象科學篇-鋒起雲湧
11海洋奇緣:永續生態的奇幻探險
06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唐山過臺灣
08我的家鄉
02燃燒吧空氣
13水精靈的變身魔法
04酸鹼魔法屋
01弦外之音
07聲學主義
05電磁大挑戰
14VR電磁Show
12了解您體內的線路-人體的神經系統

attachments/202408/9134464099.jpg

標籤: VR
      昨天在《艾葆會客室》與艾葆國際學校侰汶教務長開心聊「繁老玩童,在元宇宙一起年輕!」,借助AI幫忙整理資訊,建立成一頁Notion分享
 

attachments/202407/2227866853.jpg attachments/202407/0123066970.jpg

 
1、YouTube影片連結 、生成與下載字幕
2、以字幕文字檔分別利用Perplexity與Copilot,生成關鍵字、心智圖大綱,也藉接續提問再生成重點文本,加上Notion的AI也多了頁面摘要應用,很可以繼續玩~
    還有去年的「怎麼看校園的數位轉型趨勢」Notion網頁分享  ,現在工具更方便了!
 

attachments/202407/0815680487.jpg attachments/202407/9074298429.jpg

 
      我很喜歡Perplexity補充的提問,也彷彿再提醒自己呢!
原禎老師退休後對教育的看法有什麼變化
退休後對教育技術的應用有什麼新見解
退休後有哪些教育科技展覽讓他印象最深刻
最喜歡的教育科技展覽有哪些特點 


     廿個關鍵字請指教喔:
1. 返老頑童(繁老玩童)
2. 元宇宙
3. 退休
4. 學習
5. 教育科技
6. 展覽
7. 博物館
8. AI技術
9. 大型語言模型
10. 中醫
11. 地方創生
12. 社交活動
13. 虛擬現實
14. 數字人
15. 參觀
16. 科學教育
17. 旅行
18. 健康
19. 文化保存
20. 數據分析
標籤: AI Notion

      幾天來思考「探究日本Next GIGA yes,想台灣生生用平板6:5 yet」議題,先整理日本Next GIGA yes:

      日本今年啟動Next GIGA計畫,即第二回合「生生有學習載具」計畫(2020~2023第一回合),文部省文件有「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実現 学習者用コンピュータ最低スペック基準」(GIGA學校理念​​的實現 學習者的最低電腦規格標準),明訂各種載具必須滿足的“最低要求規格”,並且是獲得政府基金補貼的要求。

 attachments/202405/6587851261.jpg


      為了實現GIGA第二期的學習目標,日本在每個都道府縣設立了設備更新基金,並將在五年內提供相同的條件,支持穩步更新每個學生設備。透過滿足要求,每個地方政府都可以獲得縣設立的基金的援助。更新設備的標準補貼金額為每台設備55,000日元,備用設備(學生人數的15%)和操作系統製造商提供的更高版本的軟體也有資格獲得補貼。

      NEXT GIGA的教育未來目標,除了延續第一期所獲得的經驗和知識為基礎,再求進一步「建立」一種新的學習形式。隨著使用設備,可加快學習速度、豐富資訊獲取,師、生如何使用設備進行學習變得更加重要。

attachments/202405/8061121534.jpg attachments/202405/6432380504.jpg

attachments/202405/4694640670.jpg attachments/202405/2619821985.jpg

      以下為個人思索
      去年我從EDIX逛展回來有小試算過:日本人口數約為台灣六倍,城鄉差異狀況也比台灣多樣性高,而日本是生生有平板,台灣則在偏遠地區學生人人有載具、非偏遠地區學校依據班級總數每 6 班配發 1 班學習載具 。我曾看到報導:日本有老師誤以為生生有載具是為了疫情期間在家使用而已....,因此預想:在推行一生一載具的教學樣態下,日本的推行作法或面臨挑戰,無論在政策推行、中央與地方、數位學習軟硬體業者、現場師生...等方方面面,相信有很多台灣可借鏡之處,這也是一年下來每回到新宿紀伊國書店搬書的主要原因。
      這回再逛EDIX,主要就是蒐集Next GIGA相關資訊,當然,硬體業者們都磨刀霍霍,這次我也看到日本提及中央要求地方「聯合採購」作法,相較於我們兩年前已是如此進行,算是前瞻作為呢!
這兩年來AIGC、元宇宙新興科技整合開展,先看硬體設備產業,也有了極大的變化和創新,今年日本再開跑(Yes),自然也讓我想起:台灣在第三年推行之餘,還未討論「非偏遠地區學校尚有5/6未有載具」(Yet1)、也值新一輪政府開展,期許也前瞻探討是否有第二輪規劃(Yet2),更期待先有班班大屏(Yet3)。這幾天開始了Computex2024熱身活動,我們自許AI Tw大國,著力教育培養未來人才更是當務之急。

前年看台灣
台廠將情何以堪
平台多元齊營運
內容商數位盤點
學習輔助跨實虛
親師生互動挑戰

力求再精進:
與時俱進予實據勁
據裡歷徵智慧領導

      讓智慧教育的所有元素可視「科技如何輔助大班式個別化的自主學習」:一間教室、一群師生、一套實虛軟硬遠近支持教學的整合系統、一堂達成預定目標的精彩教學時光(四學與教學事件),實時據歷,數據生成與歷程記錄全展現。

attachments/202405/3273217167.jpg attachments/202405/2269960486.jpg

attachments/202405/8453113988.jpg attachments/202405/0118539255.jpg

      我參考COSPACES作品 玩想:重新組合、複製場景,開動!

attachments/202405/5268000272.jpg attachments/202405/4406386841.jpg

      彙整三年來「一堂課全數據」的發想與手稿,慢慢長成~
1、物理教室設備可數位連結規劃
2、由屏啟動(教師主導)、平板活動(學生主體)、教學活動推進
3、依時間切片、塊狀集成數據收納

      剖析一節課裡的事件切片、活動時塊,所有可調動的人己機際物境智元素參與雷達向度,找合適的模型示意展現,我發現自己先著墨「課堂」的總數據與歷程,應該可以同步搭建出教、學每個主體的行為表現數據和歷程,之後再擴散到行政維運的知識管理和智慧領導。

attachments/202405/9728322616.jpg attachments/202405/3195871376.jpg


      先勾勒描繪一節課裡面,對於教學數據生成的想法的總體架構。晚上來想悟、務、悟聯網的頻道建立與I/O規劃,達成跨層級與軟硬、實虛、遠近連動地收納動態數據生成目標。
首先就是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包含素養、知識、技能、情意。先掌握一節課的的進度裡,要達成的這個知識(專家)地圖,老師進行設計、切割為簡報,或者是切片的方式,來看這一節課的時間裡,怎麼同軸多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主體的行動,由老師主導,在教室的主場裡面。
這些數據都能夠生成(也是我投入擷取的區塊),我用時間塊的方式來看,整個教室的活動中,師生行為的漂變光譜,從老師講述到學生完全自主,也想教師風格,以及觀察一節課裡的變化。
理想上,我們對於科技的期待,有各種的不同資訊融入教學的模式,現在學生有載具之後,連上雲端可以進行探索與互動,老師更希望有雲端儀表板,能即時看見數據的生成,也加上AIGC協助,這些資料就持續地因為有數位跟連結的方式持續記錄著。
回頭看教學實況,老師主要由大屏,或者是各種媒體、實體物品,藉由述說跟示範,以及人際之間眼神交流,可以同步從大屏派送內容,展現跟平板一樣,或者是藉由大屏跟平板之間,規劃互動。
從教室整體環境來看實體、數位、人際(DPP)的交織,同時大屏也多了分割,或者是老師看到儀表板、雙螢幕,而也能夠拍錄和軟體、歷程管理,跟平板,甚至頭盔都能搭配一起運作。
學生這邊主要從視、聽先接收了訊息感知之後,自己的主體活動也是由視聽跟人際交流。同時,動手操弄各種的媒體,以及利用平板,或者是實體的物品而表現所學。
這些表現包含了回答問題,以及學習單寫作,或者是跟人際的言行交互,加上科技載具的工具平台,以及將過程中實體或數位、人際之間的拍攝跟錄影錄音。
老師也可以規劃開放式活動,個人的自主探究,以及小組的協作活動,這時候就是真正同軸多軌的狀況,每個人有自己的進度,也有自我效能的發展,這就是輔助自主學習的時間塊的組合。
最後,學生由原來的圖像profile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學習歷程,同時還有學習的產出。

attachments/202405/8845671912.jpg

attachments/202405/6650227329.jpg

attachments/202405/3957000870.jpg attachments/202405/0591396462.jpg

世界高中中,我們一起年輕

      看讀週末聯合報兩篇教育新聞與投書「學團調查:技高生僅4成寫學檔 且逐年下降」,以及「教改 讓國人沒自信」,提醒自己整理上個月在新竹世界高中的演講「世界高中中with AIGC」。
      先破題:英文動詞的現代進行式,就是ing(中):世界正在經歷一段像高中階段的發展狀態,尤其有了AIGC之後。

attachments/202405/1371994418.jpg

      對著幾乎都未(即將)滿18歲的大孩子們,我個人以「已超過18x3」之姿,還先去看電影「青春18x2」的誠意,熱情地邀大家一起繼續年輕。

      以這屆國三、高三孩子們為例,三年前的此時,他們即將畢業,以數位學習而言,先經歷「疫情居家線上上課」(網路學習)、線上畢典時光,接著開學沒多久,台灣執行「生生用平板計畫」(行動學習),而再遇上元宇宙、AIGC(智慧學習)大浪潮...,三年裡同軸多軌,還有人間的全球科技競合、區域戰爭、大地震、總統選舉與立法、軍演....。

attachments/202405/1086660092.jpg

      我那天這樣提醒孩子們:
      各位跟所有地球人一樣,經歷這段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與新冠疫情、新興科技共同演化的時光,無論你是哪種角色身分、擁有什麼權力地位,在這段期間,大家一樣平等面對、一起學習共好。此外,你也能看見世界方方面面在這三年來的迅疾演替,不正像描述青春期身心發展的「青春風暴期」嗎?因此我說:世界高中中。

      年輕就是本錢、青春就有彈性。我也期許自己在即將五十五歲之際,和大家一樣,樂觀面對挑戰、保有熱情活力和自信:未來就是現在,當下就握在自己手上。就看這三年來的成長與歷練,你的獨一無二人生,就是與眾不同!
      因此,去年我就想過,應該打破成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定見:有了AIGC之後,本性是很容易移動的~更何況,還有一個提醒:大家都還未成年、怎知自己會變得如何、未來有啥無法成就?
      另外,安身而立命。善馭AIGC,要謹守個人安全與道德紅線,可以「挑戰江山」:現有科層體制與身分權限,但要確保常續的人際良善。當然,更應該「為難江山」:人際人機共同演進,勇敢想、認真玩,創造未來美好。
那天最後,我以「高中職跨校聯合畢業歌曲創作演出」為例,今年的你們,是第一次有機會借助AIGC、數位人,來場遠近人間、實虛空間整合,來場精彩的創作與演出呢,一起期待,一起年輕!

attachments/202405/7325724729.jpg

標籤: 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