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前幾天寫著「似曾相識玩想下週四城鑲識」時,我就把明天即將開展的東京EDix教育科技展,這次共有352個展出單位,我結合自己過去兩年看該展、加上數十趟飛出台灣逛城展的視野開展,借助Google文件與NotebookLM幫忙,可以自由提問。我把產出單位介紹資料頁,分區塊複製文字整理於各Google文件(全日文、未翻譯),建立一份NotebookLM,接著提出幾個問題來確認對話品質。

                                    
attachments/202504/0514940906.pngattachments/202504/8231447931.pngattachments/202504/9755416619.png


◎全摘要(已包含我自己的提問筆記又匯入為來源):
      這些來源主要圍繞著日本NEXT GIGA計畫的未來發展與智慧教室的構成要素,並探討了如何透過AI驅動的個別化學習、數位教材與平台的整合、以及數據的有效利用來提升教育品質。文中亦羅列了眾多提供相關硬體設備、網路環境、AI教材、學習平台、STEAM教育資源以及校務支援服務的供應商及其產品。此外,部分內容也展望了智慧學習書桌的應用前景,並推薦了可能整合至其中的相關技術與公司。

◎動態式心智圖:
      NotebookLM的心智圖可以動態收合,在筆記區裡點選心智圖各節點,能對應在對話區呈現原始資料,這樣對於查找關鍵訊息很有幫助。

                                    
attachments/202504/9273364702.pngattachments/202504/4933485015.pngattachments/202504/7565623265.png



      以下我提出幾個對話與回應,也可提供我們發展AIDT Tw的參考:
1、日本NEXT GIGA計畫未來展望
2、AI 輔助個別化學習產品與服務
3、日本教育展會觀摩:台灣智慧教育啟示
4、打造一個智慧教室的基本元素
5、智慧學習書桌應用展望相關產品與公司

                           
attachments/202504/3566461127.jpgattachments/202504/9668320638.jpg


◎日本NEXT GIGA計畫未來展望
硬體設備普及與管理更加成熟:眾多業者提供 PC、平板終端 (PC・タブレット端末),例如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的 VersaPro、Chromebook Y4、Lavie。同時,也有如 インヴェンティット 株式会社 提供的設備管理服務 mobiconnect,以及 Jamf Japan 合同会社 針對 iPad 提供的管理與安全方案 Jamf GIGAパッケージ。這些服務和產品的普及,預示著未來 NEXT GIGA 將能更有效地實現 一人一台終端 的目標,並且在設備管理、安全維護方面擁有更成熟的解決方案。此外,株式会社iBoard Japan 提供的 充電保管庫 等周邊設備,也將進一步完善硬體基礎設施。

網路環境持續優化與多元化:ネットワーク(Wi-Fi・LTE・無線LANなど) 被視為重要的基礎設施。ティーピーリンクジャパン 株式会社 等公司提供網路設備,顯示未來 NEXT GIGA 將持續投入資源,確保學校擁有 高速且穩定的網路環境,以支援線上學習和數據傳輸。同時,LTE 等多元網路方案的應用,也有助於克服不同地區的網路限制。

AI 驅動的個別化學習成為核心趨勢:多家業者強調 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例如,Team Monolith 提供 AI 分析和個別最適化學習解決方案,株式会社COMPASS 的 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 能根據學生的熟練度出題,株式会社すららネット 提供適應性學習教材。這些服務預示著 NEXT GIGA 的未來將更加注重利用 AI 技術 實現真正的個性化教育,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習慣推薦最適合的內容和方法。

數位教材與平台整合更加完善:教材・教育コンテンツ 的豐富度是智慧學習的關鍵。TOPPAN株式会社 的 EduHub(エデュハブ) 作為數位教科書平台,以及 ラインズ 株式会社 的 ラインズeライブラリアドバンス [未在來源中明確提及,但數位教材為重點],都顯示未來 NEXT GIGA 將致力於 整合多方資源,提供更便捷的數位學習平台,讓師生能輕鬆存取所需的教材。

STEAM 與探究學習受到重視:STEAM・探求学習 相關產品的出現,例如 株式会社アーテック 的機器人程式設計教材,以及 株式会社COMPASS 的 公教育向け探究学習 キュビナ×ShoPro,表明未來 NEXT GIGA 將鼓勵 跨領域學習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數據驅動的學習改進成為可能:データ利活用 相關技術的應用,例如 Team Monolith 的學習分析 和 株式会社COMPASS 的 キュビナマネージャー 提供的學習數據分析,預示著 NEXT GIGA 的未來將能 透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師生了解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智慧教室的整體解決方案逐漸成形:除了單一產品,越來越多業者提供 業務支援・教育DX、施設・サービス 以及 学校備品 相關服務。例如,株式会社ガイア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提供 ICTファニチャー,さつき株式会社 提供 MIRAI TOUCH 電子黑板,シャープ 株式会社 提供涵蓋硬體、軟體和支援的整體解決方案。這暗示著未來 NEXT GIGA 的發展將更加注重 整合硬體、軟體、內容和環境,打造更完善的智慧教室生態系統。

教師專業發展與支援不可或缺:シャープ 株式会社 提供 教育ICTに関わる教員向け研修,Team Monolith 也提供教師培訓。這表明 NEXT GIGA 的成功不僅依賴硬體和軟體,提升教師的數位教學能力和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援 也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從目前業者提供的多元服務來看,日本 NEXT GIGA 的未來展望是朝向 更普及、更穩定、更智慧、更整合 的方向發展。透過先進的硬體設備、高速的網路環境、AI 驅動的個別化學習、豐富的數位教材和平台,以及對 STEAM 與探究學習的重視,NEXT GIGA 有望 提升整體教育品質和效率,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社會所需的能力。然而,設備的有效管理、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數據的合理應用,將是確保 NEXT GIGA 成功落實的關鍵因素。

◎AI 輔助個別化學習產品與服務

株式会社 ロジカ・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他們提供世界首創!傾聽心聲並做出反應的 AI 助理,透過即時分析學習者的生理反應來了解其情感狀態,並利用生成式 AI 提供個別最佳化的學習支援。
他們的品牌包括:ロジカ式, ステラリア (搭載 AI 助理的情報Ⅰ對策支援工具), ロジカ式 for SCHOOL, ロジカクエスト。

Artificial Society Inc
他們提供 Learney,這是一個利用 AI 的學習平台,旨在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最佳的教育體驗。
Learney 為學生提供有系統的課程,並透過對話式學習,由 AI 即時評估學生的回答並提供個人化的回饋,以加深理解。
他們的品牌包括:Learny, lesser, genQue。

Team Monolith Inc
他們是利用 AI 和數據分析技術推動公共教育數位轉型的公司,目標是讓所有學生都能獲得個別最佳化的學習。
他們的 AI 教育解決方案可以分析學習者的程度和學習模式,提供最佳的教育。

株式会社SRJ
他們的品牌包括: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這是一個對應小學和中學五年級科目的網路應用程式,AI 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熟練程度出題最適合的問題,旨在建立以孩子為中心的無縫數位學習基礎。

河合塾グループ
他們的品牌包括:tokuMo,雖然資料中沒有詳細描述,但其註冊類別包含「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推測是提供 AI 輔助的個別化學習產品。

明治図書出版 株式会社
他們提供學校用數位教材 「マナビリア」,其問題是利用長年的教材製作經驗製作,除了對應教科書外,也考量到個別差異和應用問題,旨在協助教師的課程設計和學習支援。雖然沒有明確說明是 AI 輔助,但其強調對應個別差異,可能包含相關功能。

ラインズ 株式会社
他們的品牌包括:ラインズeライブラリアドバンス,雖然沒有明確說明是 AI 輔助,但其註冊類別包含「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推測可能包含相關功能。

株式会社 Libry
他們營運 Libry,一個為國中和高中生設計的數位教材平台,其註冊類別包含「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推測可能包含相關功能。

MIXI
他們提供 会話AIロボット Romi(ロミィ),這是一個對話 AI 機器人,雖然主要定位是溝通,但在教育情境下可能也能提供某種程度的個別化互動。

◎日本教育展會觀摩:台灣智慧教育啟示

參考「An AI TW」的概念,以下是觀摩日本展會可提供的建議:
本次觀摩日本教育展會的核心目標應聚焦於如何藉由日本的經驗與技術,推動台灣成為智慧教育的世界領導者,並呼應「人類大腦全方位增長智慧」的願景。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觀察與學習:

深入了解日本如何利用AI驅動個別化學習:
重點觀摩標註為「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 (AI教材・個別最佳化學習)」的展位。
仔細研究如 株式会社COMPASS 的 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 如何根據學生的熟練度出題,以及其 キュビナマネージャー 如何即時收集與分析學習數據,藉此了解 AI 如何精準適應個別學習需求,提升學習素養。
關注 Team Monolith 的 AI 教育解決方案 如何分析學習者的程度和學習模式,提供最佳的個別化教育。
考察 株式会社すららネット 等提供的適應性學習教材,理解其如何透過 AI 調整學習內容與進度。
特別注意如 株式会社 ロジカ・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的 ステラリア 如何搭載 AI 助理,並根據學習者的情感狀態提供個別最佳化的學習支援。這能啟發我們思考如何更全面地關照學習者的身心狀態,促進全方位智慧增長。
觀察 Artificial Society Inc 的 Learny 平台如何透過 AI 即時評估學生回答並提供個人化回饋。

學習日本如何透過科技賦能教師,引導學習:
觀察展出的 學習管理系統 (LMS) 和 數位內容平台,例如 TOPPAN株式会社 的 EduHub(エデュハブ),以及 ラインズ 株式会社 的解決方案,了解這些平台如何協助教師更有效地管理課程、分發教材、追蹤學生進度。
關注提供 授業支援/DX (課程支援/DX) 相關產品與服務的展位,學習如何運用科技簡化教學流程,釋放教師精力,使其更能專注於引導學習。
了解是否有針對教師提供的 教育ICTに関わる教員向け研修 (與教育ICT相關的教師培訓),例如 シャープ 株式会社 提供的,以及 Team Monolith 提供的教師培訓。這對於提升教師運用科技的能力至關重要。
探索如 株式会社小学館 的 みんなの教育技術 (大家的教育技術) 等教育資訊網站,了解其如何提供教學資源與經驗分享,支持教師專業發展。

考察科技在日本教育管理與評量方面的應用:
關注提供 校務・事務支援/DX (校務・事務支援/DX) 相關產品的展位,了解如何運用科技提升學校行政效率。
觀察如 株式会社SRJ 的 キュビナマネージャー 如何提供學習數據分析,學習如何利用數據輔助教學決策與成效評估。
了解是否有展出 オンライン試験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線上考試平台),例如 株式会社IBT総合研究所 的 Excert,思考如何運用科技進行更有效率與多元的學習評量。

關注數位學習基礎建設與資源整合:
觀察提供 PC・タブレット端末 (PC・平板終端) 的廠商,例如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以及提供 ネットワーク(Wi-Fi・LTE・無線LANなど)(網路(Wi-Fi・LTE・無線LAN等)) 設備的廠商,例如 ティーピーリンクジャパン 株式会社,了解日本如何建構穩定且高速的網路環境,實現 一人一台終端 的目標。
研究如 インヴェンティット 株式会社 提供的設備管理服務 mobiconnect 和 Jamf Japan 合同会社 針對 iPad 提供的管理方案 Jamf GIGAパッケージ,學習如何有效管理大量的數位設備。

觀察如 株式会社iBoard Japan 提供的 充電保管庫 等周邊設備,了解如何完善硬體基礎設施。
關注 デジタル教材 (數位教材) 的開發與應用,例如 明治図書出版 株式会社 的 「マナビリア」,以及 ラインズ 株式会社 的 ラインズeライブラリアドバンス,思考如何豐富台灣的數位學習資源。

探索STEAM與探究學習的科技應用:
重點觀摩標註為「STEAM・探求学習 (STEAM・探究學習)」的展位,了解日本如何運用科技支持跨領域學習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注如 株式会社アーテック 提供的機器人程式設計教材,以及 CODABLE 提供的編碼教育設備,學習如何透過科技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造力。
觀察 株式会社COMPASS 的 公教育向け探究学習 キュビナ×ShoPro (公立教育探究學習 キュビナ×ShoPro),了解如何在數位平台中融入探究學習的元素。

學習如何利用數據驅動教育改進:
深入了解 Team Monolith 的 學習分析 (學習分析) 技術 和 株式会社COMPASS 的 キュビナマネージャー 提供的學習數據分析功能,學習如何透過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師生了解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關注提供 データ利活用 (數據利活用) 相關技術的展位,了解如何安全且有效地運用教育數據,提升教育品質。
透過以上幾個面向的觀察與學習,相信能為台灣發展智慧教育,朝向世界領導者的目標邁進提供寶貴的啟示與建議。重點在於不僅僅引進技術,更要思考如何將科技與台灣的教育理念和實情相結合,真正實現「人類大腦全方位增長智慧」的願景。

◎打造一個智慧教室的基本元素
打造一個智慧教室的基本元素可以從您提供的資料中整理出以下幾個關鍵方面:

ICT硬體設備 (ICT機器):智慧教室的基礎是必要的硬體設施,其中包括 PC・平板終端 (PC・タブレット端末),例如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提供的 VersaPro, Chromebook Y4, Lavie。還需要 電子黑板・投影機 (電子黒板・プロジェクター),例如 株式会社iBoard Japan 提供的 StarBoard 電子黑板,以及 さつき株式会社 的 MIRAI TOUCH。此外,穩定的 網路 (ネットワーク(Wi-Fi・LTE・無線LANなど)) 是連接所有設備和存取數位資源的必要條件。

數位教材與教育內容 (教材・教育コンテンツ):智慧教室的核心在於豐富的數位學習資源,包括 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例如 株式会社SRJ 的 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株式会社 ロジカ・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提供搭載 AI 助理的 ステラリア,以及 Artificial Society Inc 的 Learny 學習平台。此外,明治図書出版 株式会社 的學校用數位教材 「マナビリア」 和 ラインズ 株式会社 的 ラインズeライブラリアドバンス 也屬於此類。TOPPAN株式会社 的 EduHub(エデュハブ) 作為數位教科書平台 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個別化學習與AI輔助 (AI教材・個別最適な学び):AI技術 的應用是智慧教室的一大特色,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習慣,推薦最適合的學習內容和方法,實現真正的個性化教育。例如,株式会社 ロジカ・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的 AI 助理能根據學習者的生理反應提供個別最佳化的學習支援,Artificial Society Inc 的 Learny 透過 AI 即時評估學生的回答並提供個人化的回饋,Team Monolith Inc 的 AI 教育解決方案 分析學習者程度和模式以提供最佳教育。

學習管理與設備管理 (業務支援・教育DX, セキュリティ):為了有效地管理智慧教室內的設備和學生的學習進度,需要相關的支援服務。例如,インヴェンティット 株式会社 提供設備管理服務 mobiconnect,Jamf Japan 合同会社 提供 iPad 的安全、管理與運營解決方案 Jamf GIGAパッケージ。這些工具能確保設備的正常運作和學習環境的安全。

促進STEAM與探究學習 (STEAM・探求学習):智慧教室應支持多元的學習方式,包括 探求学習 和 プログラミング。BP Co., Ltd. 提供程式設計教育套件,株式会社アーテック 也提供機器人プログラミング教材。這些資源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未來技能。

數據驅動的學習改進 (データ利活用):AI系統 可以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學生和老師了解學習狀況,及時調整學習策略。株式会社SRJ 的 キュビナ 平台可以根據學生的熟練程度出題,並可能提供學習數據分析。

實體環境與設備 (施設・サービス, 学校備品):除了軟硬體設備,智慧教室的實體環境也至關重要,包括合適的 學校備品,例如 株式会社ガイアエデュケーション 設計的 ICTファニチャー 和 FURNWARE 提供的學校用家具,以及 株式会社iBoard Japan 提供的 充電保管庫,以確保設備的存放和充電。
綜合來看,打造一個智慧教室需要整合 ICT 硬體、豐富的數位教材與 AI 輔助的個別化學習工具,同時具備有效的設備與學習管理系統,並提供支持 STEAM 與探究學習的資源,最終透過數據分析來不斷改進學習體驗。舒適且功能完善的實體環境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智慧學習書桌應用展望相關產品與公司
根據您提供的智慧學習書桌應用展望,以下整理出可能相關的產品與公司,這些產品或技術或許能整合至智慧學習書桌中,以實現更先進的學習體驗:

實現個性化學習體驗:

Team Monolith: 這家公司利用 AI 和數據分析技術,旨在為所有學生提供個別最佳化的學習。他們的 AI 教育解決方案可以分析學習者的程度和學習模式,提供最佳的教育。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智慧學習書桌,根據學生的學習數據推薦最適合的內容和方法。

株式会社SRJ: 他們的品牌 「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 是一個對應小學和中學五年級科目的網路應用程式,AI 會根據每個學生的熟練程度出題最適合的問題。這能確保學生獲得符合其學習進度的個性化練習。

株式会社 教育ネット: 他們的 「情報活用能力をAIで個別最適に「らっこたん」」 WEB應用程式,利用AI個別優化資訊活用能力。這項技術可能延伸應用於推薦個人化的學習資源。

營造虛實融合的學習方式:

明治図書出版 株式会社: 他們提供學校用數位教材 「マナビリア」,強調對應個別差異和應用問題 [None]。雖然沒有明確說明 AR 功能,但其數位教材的內容或許能與 AR 技術結合,將數位資訊疊加到實體教科書上。

株式会社follow: 他們的品牌 「AI VINU(エーアイ・ビヌ )」 和 「コーディングライダー」、「コーディングドローン」 等產品,結合了 AI 和硬體(機器人、無人機)。這些技術或許能與智慧學習書桌整合,提供更具體的互動式學習體驗。

提升學習效率:

株式会社SRJ 的 「学習eポータル+AI型教材「キュビナ」」: 這個平台旨在建立以孩子為中心的無縫數位學習基礎,其整合的介面和 AI 輔助出題能簡化學習流程,提供即時反饋。

株式会社 教育ネット 的 「校務支援のためのAIチャットボット「おたすけ学校AI」」: 雖然主要用於校務支援,但 AI 聊天機器人的技術若能整合到智慧學習書桌中,或許能即時回答學生疑問,提高學習效率。

促進協作與交流:

Figma Japan 株式会社: 他們無償提供共同學習與共同編輯工具 「FigJam」。這類工具可以整合到智慧學習書桌的軟體中,方便學生進行遠程協作。

數據驅動的學習改進:

Team Monolith 的 AI 教育解決方案: 透過分析學習者的程度和學習模式,為學生和老師提供學習狀況的數據,有助於及時調整學習策略。

株式会社SRJ 的 「キュビナマネージャー」: 這個教師端工具可以即時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智慧學習書桌若能提供類似的數據分析功能,學生也能更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

株式会社 教育ネット 的 「情報活用能力をAIで個別最適に「らっこたん」」: 透過 AI 分析資訊活用能力,提供數據以改進學習。

培養未來技能:

BP Co., Ltd.: 他們提供 程式設計教育套件,讓學生可以動手製作並即時看到成果,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程式設計思維。

CODABLE: 這家公司專注於 SW 和 AI 教育,提供編碼教育設備 「コードウィズ」 和 AI 視覺相機 「オズアイ」。將這些工具整合到智慧學習書桌中,能讓學生更早接觸 AI 和物聯網技術。

ALUX: 他們擁有超過 70 種機器人、無人機和編碼軟體產品線,並持有 AI 教育、機器人設計等相關專利。他們的產品和技術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機器人、編碼和 AI 相關技能。

雖然來源並未直接提及「智慧學習書桌」這樣的完整產品,但上述公司提供的 AI 分析、個別化學習內容、AR/VR 可能的應用、協作工具以及程式設計和 AI 教育資源,都可能成為未來智慧學習書桌的重要組成部分。您可以進一步研究這些公司的產品和技術,以了解它們如何融入智慧學習書桌的應用。

標籤: EDix NotebookLM

2025東京EDix三天後開展,先回顧2024逛展收穫

      2025東京EDix三天後開展,先回顧2024逛展收穫

attachments/202504/6982283486.jpg attachments/202504/0789583252.jpg


      日本的GIGA計畫,就是他們的「生生有平板」,在第一輪的載具使用中,iPad、Windows、Chromebook,各是40%、30%、30%。

      在2024年開啟第二輪:GIGA 2.0,或有人稱Next GIGA,以去年五月來看,也正是GAI如火如荼中,因此,微軟的攤位,夾著CoPilot PC,或可稱AI PC的相對優勢,在現場讓我印象深刻。

attachments/202504/2118516188.jpg attachments/202504/8506465484.jpg

      以展場的地圖來看,會場有兩層,一樓的地圖中,恰巧就是1的左邊是微軟,上方有Jamf,而QRCode右邊是Google,上方有ASUS。

attachments/202504/4502949628.jpg attachments/202504/1785034536.jpg

      除了載具,軟硬體與教科書商業者也很多,加上報紙媒體、書籍(我在紀伊國買的)等,日本的教育科技產業可謂蓬勃豐盛、活力充沛。

attachments/202504/2452246043.png attachments/202504/6078874586.png attachments/202504/6215568931.png

      此外,我們熟悉的日本3C與家電品牌:Sony,Panasonic,CASIO,Epson,JVC,NEC,NTT....也都在GIGA計畫裡共襄盛舉。

      今天很巧,去年此時就是我第一次進入豪景小宅的時刻。在這裡回顧去年的東京EDix,也準備虛擬逛遊2025展會,繼續認真玩想!

attachments/202504/3674067114.jpg attachments/202504/1180680579.png

FB附圖

標籤: EDix

三趟東京扛書整理

      無三不成禮,三趟東京行,幾乎是接近個人行李上限地扛書回來...每次結帳後到紀伊國書屋退稅,感覺都認識了呢,哈哈!

attachments/202307/8149717795.jpg attachments/202307/5727343736.jpg

      買到後來,也慢慢確認自己喜歡的「趣味」呢!

      錄影操作:我把書的封面加以拍照,更改相片檔名,拉進Notion建立資料庫頁分享(連結),暑假繼續研究。

 attachments/202307/2395758145.jpg

標籤: google AI iPad

分享東京參觀機器人展以及CEATEC2018見聞

      近日正舉辦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 ,由於上課上班,加上週末要在新北「創客魔法市集」擔任工作人員,無法親臨現場見學,藉著回顧分享相片去年10月中旬在東京參觀機器人展以及CEATEC2018 (Combined Exhibi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藉以呼應這次Computex Taipei五大主題: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 (AI & IoT)、5G
區塊鏈 (Blockchain)
創新與新創 (Innovations & Startups)
電競與延展實境 (Gaming & XR )


      這次關於機器人展出看似不多,在分類裡我從「自動化設備」項目裡中於找到「機器人」。除了女媧的凱比同學展出透明機殼版,也有華碩的Zenbo Junior 以及和碩的Aria

attachments/201905/1294236429.jpg attachments/201905/9632722386.jpg

      因此,以下的東京分享,圖片看來就比較多元壯觀,即便是5G與VR、AR、機器人的結合也都很酷喔!

attachments/201905/4927050770.jpg

東京奧運倒數,令人期待

attachments/201905/9784147599.jpg

機器人展場

attachments/201905/0778854079.jpg

 CEATEC展場

attachments/201905/7781751157.jpg

可DIY喔!

attachments/201905/7180995063.jpg

觀光導覽

attachments/201905/0619033883.jpg

球足平衡

attachments/201905/4366547656.jpg

體感偵測

attachments/201905/1515727890.jpg

虛擬操控

attachments/201905/3247010034.jpg

虛擬操控

attachments/201905/6363037427.jpg

虛擬操控

attachments/201905/3589889186.jpg

大型人型

attachments/201905/4369789619.jpg

桌球訓練

attachments/201905/4409231449.jpg

負重輔肢

attachments/201905/3700456439.jpg

擬真人型

attachments/201905/9642345956.jpg

5G虛擬旅遊

attachments/201905/0901382985.jpg

5G虛擬

attachments/201905/9327442095.jpg

5G觀賽

attachments/201905/6921155740.jpg

腦適能應用

attachments/201905/4494622920.jpg

腦適能應用 

attachments/201905/5247092202.jpg

腦適能應用 

attachments/201905/7610735319.jpg

機械觸感

attachments/201905/4803980684.jpg

WiFi應用

attachments/201905/3643016309.jpg

長者照護

attachments/201905/0842453042.jpg

Buddy機器人,但好像還沒出貨

東京、新北雙城同區看「板橋」

      適逢台北、上海將舉辦「雙城論壇」,我則是在備課整理日本東京都「板橋區立教育科學館」相片時,發現東京都與新北市土地面積差不多大,兩個板橋區面積大小與人口數也差不多呢!請看下圖:

 attachments/201608/8287466947.jpg

以下是資料來源;

東京都統計

      首頁有「中小學生統計學習網」,從「2016資訊」可以看到許多資訊,「區市町村」還有各區資訊,這個東京的一天也很酷:

 attachments/201608/5094692414.jpg


◎新北市民政局,人口統計各區面積

內政部統計查詢,查找台灣與各縣市資訊,統計處首頁有即時動態圖表:

 attachments/201608/2342263779.jpg

      在國際少年運動會時,我想過一個遊戲:將運動公園比擬為一大張世界地圖,以某定點當台灣後,模擬方向、距離位置來標記世界各國的相對位置,再讓孩子們行進到「各國」進行相關探索。將來找機會也要來玩這個「地理老師教學好工具 TheTrueSize 圖解台灣真實大小」!

備課~東京購書篇

      這次的東京行,是在確認擔任五年級自然科任後,刻意地挑選了書,這次先整理起來,供日後發想與應用參考。除了在蔦屋書店幫陳楊文老師買「海的寄生、共生生物圖鑑」外,許多就在新宿的紀伊國書屋與上野車站的明正堂書店購買。蔦屋書店棒!(即將來看展店新聞)

attachments/201608/6637910712.jpg attachments/201608/8073802527.jpg attachments/201608/7174758914.jpg

◎奧運類、博物館

      對於正在舉辦的里約奧運,雜誌有專刊介紹選手、賽事預測與電視節目直播時間。博物館書籍的整理介紹,以東京都來說,來了好多趟都還逛不完呢!   

attachments/201608/2397579543.jpg attachments/201608/8618172830.jpg

◎科學圖鑑類

      我喜歡翻看充滿新意與啟發的圖文編輯安排,日後利用到還會持續整理。

attachments/201608/1711324446.jpg attachments/201608/2702469414.jpg

◎科學散步、見學工廠

      文字陳述與工廠介紹都很精彩。

attachments/201608/7919826010.jpg attachments/201608/1373416860.jpg

◎兒童的科學

      這是在Maker Faire Tokyo 2016中文報導 )會場裡買的,即將返台前又加了五本,最後秤行李是18.8公斤,哈哈!

attachments/201608/9457387152.jpg attachments/201608/7415829027.jpg

◎科學實驗與玩具

      這類資訊收集很多了,可以好好分類整理分享

 attachments/201608/7238790794.jpg

◎發明類

      發明的點子創生與「最惡」發明,翻看著都很有意思~

 attachments/201608/9065842569.jpg

       日文我不懂啦~看圖說話聯想倒還可以,也歡迎有興趣朋友一起來共備喔!

      我把2月底至今,利用Theta S、LG 360Cam拍攝的全景相片,以地區方式:台灣、日本東京,還有港澳地區分為三本相簿,主要多為博物館。想找個比較好整理、分享全景相片的地方,目前決定先用Google相簿。幾項考量:


1. 可以批次上傳,但還無法建立子相簿。
2. 可以即時全景瀏覽,但還不能利用Cardboard觀看。
3.下載的相片仍可以全景應用(Cardboard可看),請參考操作影片:

      Google相簿、Theta S瀏覽與上傳全景相片

      Theta + App實作

4.這次先大分區處理,日後將單一式相簿建立並邀請共編。

      使用相簿上尚覺得有點困擾~

1.無法建立子相簿,但可以在一群照片上方加一個標題,當成小分類。
2.上傳後自動以時間排序,因此如果要整體拉動,或者同一個地方去了兩、三次以上,就不好在這裡做整理了,因此,日後將單一式相簿建立並邀請共編。像前幾天拍攝宜蘭幾米公園,直接當一個專輯相簿,即時整理與分享的效率就很棒!

      接著,先以全景相片認真玩「自己的虛擬旅遊自己來真實創造!」、「虛擬實境教學運用」、「博物館行動心創玩1Know )」啦!


      相簿清單分享:

香港、澳門展館、公園 

香港九龍公園
香港科學館
澳門科學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

台灣展館、公園、書店
台灣博物館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台灣科學教育館
高雄美麗島捷運站
高雄台鋁書店
萬金石馬拉松
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
蘭陽博物館
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
袖珍博物館
馬崗潮間帶
駁二貨櫃藝術節
國家寶藏密碼
台南公園
台灣文學館
台灣歷史博物館
馬祖蔣經國紀念館

宜蘭有幾米

日本東京展館、街區
東京都水的科學館
東京臨海廣域防災公園以及防災學習「東京直下型地震72小時」專區
瓦斯科學館
地下鐵博物館
國立新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
東京玩具博物館
Arts千代田3331
FUJIFILM SQUARE
國立科學館
科學未來館
TEPIA先端技術館
巨蛋後樂園
江戶博物館
教文館繪本展
淺草道具街
現代美術館

      最後,附上建立Google相簿過程:

1.先上傳相片再建立相簿(比較順手)

attachments/201607/8062954420.jpg attachments/201607/1364182011.jpg attachments/201607/0099897967.jpg

2.建立相簿,但這裡的時間是以相片拍攝期間建立,好像無法更改,按右上角繼續編輯

attachments/201607/4480675128.jpg attachments/201607/1328736047.jpg attachments/201607/1581560266.jpg

3.添加文字標題

attachments/201607/0008175688.jpg attachments/201607/5017890495.jpg attachments/201607/2000156182.jpg

4.可以拉動相片(但無法多選?)與文字標題到適當位置

attachments/201607/7828645204.jpg attachments/201607/0542321460.jpg attachments/201607/9909925643.jpg

5.分享網址,另一張兩段時間相片一起傳,但,還是不好組織啦!

attachments/201607/8211075606.jpg attachments/201607/0025258404.jpg

5日15萬步東京自由行見學清單

      上週請了頭、尾兩天休假,安排東京博物館自由行,即便有兩天是搭機往返與半日行程,在東京市區走路的步數超過15萬步,先整理流水帳式的見學清單,用腳印下的回憶再後敘。

第一天

      清晨出發,從桃園到成田機場,先到上野逛一下再搭地鐵到日本橋,靠著Google地圖導航,拉著行李箱散步到淺草橋的「東京日本橋(Tokyo Nihonbashi Villa Hotel)」Check in。下午先到新宿Bic CameraTheta S相機,傍晚逛一下涉谷後,晚上到秋葉原、之後六本木,朝著東京鐵塔夜景散步。

attachments/201603/8991554179.jpg attachments/201603/3916737723.jpg attachments/201603/5038661363.jpg

第二天

      一早出發先路過「科學技術館」、「國立近代美術館」、「國立代代木競技場」、「築地市場」,但這天以台場為主場。

attachments/201603/8994514563.jpg attachments/201603/4154253990.jpg

      東京臨海廣域防災公園以及防災學習「東京直下型地震72小時」專區

attachments/201603/3781634804.jpg attachments/201603/2997342506.jpg attachments/201603/3028075715.jpg

      國際展覽中心Big Sight展場的「東京馬拉松Expo」

attachments/201603/3390622649.jpg attachments/201603/5671696782.jpg attachments/201603/0199263753.jpg

      東京都水的科學館

attachments/201603/8404704952.jpg attachments/201603/0748420076.jpg

      台場鋼彈廣場

attachments/201603/3092841800.jpg attachments/201603/8283481132.jpg

      望著不遠處的「船的科學館」、「日本科學未來館」,這次就沒去了。

      傍晚逛淺草東京巨蛋

attachments/201603/7527773180.jpg attachments/201603/5027600372.jpg

第三天

      228這天是十週年東京馬拉松,我搭地鐵拍拍拍。

attachments/201603/5309242250.jpg attachments/201603/9818193284.jpg

      中午後到瓦斯科學館

attachments/201603/3761019122.jpg attachments/201603/3764798014.jpg

      地下鐵博物館

attachments/201603/1132941370.jpg attachments/201603/7408686352.jpg

      TEPIA先端技術館

attachments/201603/3056473150.jpg attachments/201603/1138266316.jpg

      傍晚路過文部省辦公大樓,再到六本木參觀FUJIFILM SQUARE相機歷史館與攝影展

attachments/201603/1835773080.jpg attachments/201603/7928267267.jpg

第四天

      到六本木可以參觀四座美術與設計館,我逛了「國立新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還有「森美術館」、「三得利(suntory)美術館」沒去。

attachments/201603/2775592229.jpg attachments/201603/0406758000.jpg

attachments/201603/0313980298.jpg attachments/201603/2053522423.jpg

      利用舊四谷第四小學校舍改而設立的「東京玩具博物館」,路過「消防博物館」,但周一休館。

attachments/201603/8522348179.jpg attachments/201603/0314170217.jpg

      利用練成中學舊址改建而成的藝術中心「Arts千代田3331

attachments/201603/5546102842.jpg attachments/201603/2697917644.jpg

第五天

      返程,再拉著行李逛「上野恩賜公園」,這次「國立博物館」、「國立科學博物館」、「國立西洋美術館」、「上野動物園」都沒去。

attachments/201603/3019893990.jpg attachments/201603/5745216701.jpg attachments/201603/9769627253.jpg

      日後想再一館一館呈現,需要慢慢發酵發想與整理,也藉機再回味享受那千絲萬縷所帶來的感動跟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