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程計畫談教學績效支援
作者: 塾長 日期: 2007-01-02 23:04
今年課程計畫改為校內自審,那就更有機會用部落格玩RSS來派送和教學進度同步的資源了!
課程計畫撰寫與備查 因應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的落實,北縣教育局實施課程計畫電子檔上傳核備方案,由各校彙整校內教師設計之課程計畫與學校本位課程方案後,上傳至縣內平台,由督學與輔導團共同邀請專家教師進行審查並提供建議,同時包含修改要求與優良計畫推薦 在這樣教師→學校→教育局的教育價值鏈串聯之共同基礎上,實已具備科技支援、行政督導與教學績效保障的基礎。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再進一步提升轉化,從教師、學校與教育局中,各司其職、擅所長,有更好的作為,以達致更高境界的教學創新實踐?以下將從教師、學校與教育局三方面,分別探討課程計畫與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知識管理與局端績效支援系統(包含傳統與科技面)的系統化思維與行動建議。 教師個人依要求在期限內撰寫課程計畫,檢視自己對於課程教材的了解,預劃教學活動,同時整理相關資源清單與教學環境配套考量,接著在新學期的真實教學中,這份計畫具有即時提醒的作用,做為檢視自我教學行動的省思依據,同時也能進一步作為教師專業評鑑與教學檔案的架構,以及檢核學生學習評量的對應。課程計畫成為教師個人與學校共同的課程地圖,期能提供學生一個整體的學習脈絡。 以學校本位觀點來看,學校是課程實踐的所在地,有教師學生、社區家長的綿密組合,行政方面可以掌握目前校內老師與學年即將進行何種教學主題,進一步協調人力來協同設計,而課程的實踐,乃是在教師持續地專業教學展現,在和學生、學校、社區所構成的整體脈絡中持續開展。 學校建置課程發展委員會,訂立課程評鑑辦法,可以有效整合校內的教師社群,促成更多的專業對話與分享機制。在課程計畫上傳與公佈的同時,形同教師先將自己的教學推畫作初步的外顯知識分享,接著在整學期、每週每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有機會促成更多的內隱知識的產出與建置分享,將各學年、領域使用的教材版本資源彙整,利用校內網路教學平台與全縣授權之虛擬光碟系統,讓教師在教學中獲得即時適用的數位資源,無形中也提供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的行動機會與專業知能之提升,也讓老師投入專業成長與實踐交相運作的良性循環。同時可以建立校內每位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歷程檔案,建置整體人力的智慧資產,保障學習的最大權益。由此看來,進行知識管理、轉化為學習型組織,以「學校」的本位觀點來看,實乃迫切需要,也有確實可行之條件。 除了課程計畫核備之外,還可以將教學案例與教學演示、配合課程計畫建置加以整合,同時加上教師設計理念說明,教學現場演示的重要精華、省思札記,以及開放網路互動討論版,如此,從校內個人到全校整體,即可進行專業持續的課程經營、實踐與對話。此外,行政方面必須配合校內整體教師的共同需求,提供適切的軟硬體環境助力與使用協調,研習規劃方面可以結合實體與網路進修,如此也進一步凝聚校內共識,創造教學創新的文化。 從行政效能上,課程計畫E化核備,已大量減少計畫文件的印製耗費、傳輸成本,也可以藉由檢索再利用來活化教師之間的知識分享。現在,則要思考如何更能促成課程實踐與教學績效提升,無論是行政與教學,都要在課程理論與實踐之間反覆辯證,並且善用科技支援來促成有效率的資源分享與經驗交流。 北縣幅員廣大,各校編制差異很大,局端可以多加促成校長、主任對話交流機會,藉由會議、工作方與研習,建立領導與行政面的知識管理與網路活動、對話論壇,以協助跨校之有效整合。關於教材商的版本資源,應由局端進行合作邀請,以獲得連貫完整的資源庫授權,同時與國立教育研究院、各大學學程中心,都可以進行專家請益或是合作方案,導入更多社會資源。在經費與設備普及、維管問題方面,本縣已進行相關軟體授權、電腦教室更新方案,未來的建置維護案,也應做好完整的統籌規劃,目的就是提供學校和師生最大助益。配合教育部各項推廣方案,也應匯集縣內優良學校與教師之力全力爭取計畫與經費,並落實全縣推廣應用。 教育局有行政運作的課程領導權責,有研擬政策、經費分配、規劃研習課程或召開各項會議的籌碼與互動機會,重要的是,可以統籌規劃全縣各校專業人力網絡、國教輔導團以及教育網路中心以及產官學界的資源整合。在人事經費、行政運作與科技應用的整合上,發揮兼具效益與效率的力量,卻無需耗費更多的人力與物力。 本縣從電子公文系統、到學生能力檢測、校務行政系統,都秉持教學支援的理念,現在更有機會利用建置全縣的電子績效支援系統,提供教師整合服務。從行政的E化效能出發,更可以思考匯聚全縣教師的智慧資本,提供協助教師提升教學專業和更好的實踐平台,傳遞共同的教育大愛。在本學年實施的校務行政系統運作上,已看見全縣教育同仁在行政督導、科技運用與人力投注的決心和魄力,相信在未來教育發展中心和教師入口服務網的運作上,可以更臻圓滿。 課程持續不斷實踐的,吾人都應以「提供學生最豐富的學習體驗與成長」為最大努力標的。結合e-Learning、知識管理、電子績效支援系統到教學專業評鑑,讓科技與教育理念整合運作,才能促成教師專業成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達成教學創新。此外,對於數位落差的議題,我們也要從教師自身與學校本位觀點持續關注,確實檢核,善用資訊槓桿點發揮更大的效益,才能在數位時代中,陪伴孩子永續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