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ave 初玩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0-07-19 23:13
『如果今天才發明Email,你認為它會是什麼樣子?』這是Google Wave 一開始設計的初衷,在這樣的web2.0年代,再來思考一下,藉ICT的人際互動聯繫,該可以是何種樣貌。
整理了快兩個星期,我想以最初使用的角度來介紹:怎麼開始使用Google Wave 、操作介面的基本考量,以及思考和自己早已熟用的工具進行比較。
首先,利用的的gmail帳號,在Google Wave網站登入即可,你會有另一個像email的帳號:例如biglearner@googlewave.com。

接著,在通訊錄中(也等於是自己gmail裡的通訊錄)找個夥伴,發起一個new wave(就像寫封信一樣,卻又像即時通與討論區....),而右邊有些模板可以立即套用。

再來,看看有多次與多人的通訊聯繫(中間區塊),右邊則是互動內容(還有許多功能,您可以自行試試),如果想專心瀏覽或參與討論的話,也可以輕鬆調整版面:
![]() | ![]() |
當然啦,日後許多互動後,利用『搜尋』還是最方便的啦!
我先用了幾個gmail帳號交互測試,也看了一些文章、YouTube影片 與Wave說明,還是要等它中文化之後,比較有興趣找人一起玩。
想想看:老師與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可以如何應用?而我也思考著:在Google、Moodle、Fblog、Plurk、Facebook等各平台之間如何流暢混搭?
我很喜歡這句提問:Email通常只用來聯繫事情的進行,為何不能在上面就把事情搞定?
例如在Wave可以進行線上多人投票、地圖標記、檔案分享、文件合編、內嵌影片...等,可以完成相關成員共同參與(即時與持續皆可)的專案工作,而且這幾天我體驗了Facebook,也對照激發出異同與應用的想喔!繼續研究!
切錄音檔讓NotebookLM生成小段落金句 (2025-02-08 08:07)
NotebookLM聲音檔「生成摘要」心得分享 (2025-02-06 08:41)
從Google文件開展GAI助力三生有幸 (2025-02-04 18:56)
與NotebookLM協作再開寫「生活中的程式設計」 (2025-02-02 13:29)
自製Google街景路線(二):蛇來蛇去逛街景~ (2025-01-31 20:23)
B=MAP,腦中的目的(Purpose)就是地圖(Map)! (2025-01-24 08:40)
自製Google街景路線(一),試誤學習玩! (2025-01-11 10:57)
利用Google試算表玩GAI應用! (2024-12-31 15:02)
年末利用兩篇Keep整理回顧與街景期待 (2024-12-31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