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Wave 初玩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0-07-19 23:13
『如果今天才發明Email,你認為它會是什麼樣子?』這是Google Wave 一開始設計的初衷,在這樣的web2.0年代,再來思考一下,藉ICT的人際互動聯繫,該可以是何種樣貌。
整理了快兩個星期,我想以最初使用的角度來介紹:怎麼開始使用Google Wave 、操作介面的基本考量,以及思考和自己早已熟用的工具進行比較。
首先,利用的的gmail帳號,在Google Wave網站登入即可,你會有另一個像email的帳號:例如biglearner@googlewave.com。

接著,在通訊錄中(也等於是自己gmail裡的通訊錄)找個夥伴,發起一個new wave(就像寫封信一樣,卻又像即時通與討論區....),而右邊有些模板可以立即套用。

再來,看看有多次與多人的通訊聯繫(中間區塊),右邊則是互動內容(還有許多功能,您可以自行試試),如果想專心瀏覽或參與討論的話,也可以輕鬆調整版面:
![]() | ![]() |
當然啦,日後許多互動後,利用『搜尋』還是最方便的啦!
我先用了幾個gmail帳號交互測試,也看了一些文章、YouTube影片 與Wave說明,還是要等它中文化之後,比較有興趣找人一起玩。
想想看:老師與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可以如何應用?而我也思考著:在Google、Moodle、Fblog、Plurk、Facebook等各平台之間如何流暢混搭?
我很喜歡這句提問:Email通常只用來聯繫事情的進行,為何不能在上面就把事情搞定?
例如在Wave可以進行線上多人投票、地圖標記、檔案分享、文件合編、內嵌影片...等,可以完成相關成員共同參與(即時與持續皆可)的專案工作,而且這幾天我體驗了Facebook,也對照激發出異同與應用的想喔!繼續研究!
訂閱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標籤:


展望台灣智慧教育新藍圖(一)~以85届中国教育装備展資料為參考之例 (2025-10-27 09:21)
建立「主題研究報告章節規劃與提示詞公式設計」Gem (2025-10-26 14:44)
分享Gemini對話「014w_文獻分析專家工作流程與實例」 (2025-10-26 14:03)
關於Gemini對話紀錄的整理與期待 (2025-10-24 08:21)
在 Google 簡報插入 Google 相簿相片 (2025-10-13 19:19)
回顧與Gemini協作的美妙歷程提示詞 (2025-10-12 19:32)
Google AI 三寶陪你一起研究! (2025-10-10 10:09)
兩項工作流思行分享 (2025-10-04 17:18)
GAI時代的工作流創新~讀書心得感謝 (2025-10-01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