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十年前後的心境與眼界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0-12-05 20:13
這是陶藝博物館『十年的約定 陶博館封藏陶瓷時空膠囊 』的新聞稿首句:如果有個時空膠囊可以直達2020年,您想跟十年後的自己說什麼呢?
手邊正翻著時代雜誌特刊『TimeFrames Issue: What Really Happened 2000 - 2010 』心裡則想著:現在要對十年後的自己說什麼,是否可先看看自己十年前此刻至今,對自己說了什麼呢?
2000年此刻,我辭去台東的教職,沒特別找工作,只是短期代課、上班、上網,頗為沈寂的一年。經過一年才教甄、回北縣、任教、借調到縣網中心,買了第一台數位相機、開始寫北縣教育電子報(舊文整理 ),之後,慢慢積累下來的整整十年,看著自己寫過與發表的,對照像之前天下的『超越六十 』,和此時的『TimeFrames Issue』,可也是自己與這個世界數十年來同軸多軌的交織呢!
用十年來看科技更有明顯的對比,尤其Gmail正好在這十年間風行的,也看得到Google對世界的影響,當然,我們都身歷科技帶來教育變革與學童學習與遊戲的衝擊。假日兩天都到資訊月會場小逛,今年主題是『擁抱智慧生活 』,看著手機、觸控與3D螢幕的盛況,想著十年來的自己、科技、社會、世界的種種改變,給了自己啥樣的人生智慧?而再十年呢?
看十年太長,五年或許有更貼近的可規劃展望:
我自己,上一個十年裡的一半,進行碩士進修,新的這十年裡,也正開展博士進修中;而繼上回看到『五年前的五年級小男孩邁向成功 』,上週五晚上也再遇到一個當年的科展小孩現在唸『中正高中』。
手邊還翻看『2010天下教育特刊:科學教育 』,和親子天下這期的『誰把台灣少年考笨了? 』和『別小看孩子的力量 』,試著想與現在進行科展的孩子們好好玩上一場!小五到國三這五年,我自覺很可以『給孩子主動參與的機會 』的呢!
若真要送給自己十年後仍想看到的一句話,應該可以和十年前的心情很像吧~莫忘初衷!(呵呵,寫到這裡才想到~廿年前也是一個STS科教理念,自己就填第一志願到台東任教呢!)這裡有大學塾的『十年 』搜尋。
再附上找到兩篇時代雜誌的中文報導:
吾三步成理,五張手稿為例 (2025-03-10 09:52)
Gemini的有趣利用 (2025-03-03 15:00)
Notion資料庫與AI助力「批次相片解析」與後續整理 (2025-03-01 14:21)
三生三世,百年人海~先玩 Gemini for Google Workspace (2025-02-28 11:07)
雙平方日子玩NotebookLM結合實體研習的規劃 (2025-02-25 16:02)
2025年大自由研究 (2025-02-08 09:02)
切錄音檔讓NotebookLM生成小段落金句 (2025-02-08 08:07)
NotebookLM聲音檔「生成摘要」心得分享 (2025-02-06 08:41)
從Google文件開展GAI助力三生有幸 (2025-02-04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