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Or ID~帳號、即時傳遞智慧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1-06-24 20:27
『And Or ID』乍看之下,很像Android吧!最早有這個想法時,也是因為沒看清楚ro或or,就想了以下的觀點,後來也將錯就錯了。
從Windows Mobile→iPad→iPod→Android以來的使用經驗,在Android上,才有個強烈警覺或想望:在你手上這個隨身裝置,可是把手機號碼、Gmail帳密、各種社群網站帳密都整合在一起呢!警覺的是:若是手機掉了,那可也把你許多的個人資料、人際網絡都讓人取得了呢,所以我的Andorid先設定了開機密碼。想望的是:當這樣一台智慧型手機,性能可能超過1969年登月時的控制電腦,你還可以隨時帶在身邊、即時連網,那總該可以做點很不一樣的事吧!
And,與,我看成『交集』,而Or,或,可以看作『聯集』,And/Or,再看成一種主被動下的『與/或』切換機會。ID,先看成帳號,在某個網絡裡代表著你的本尊之延伸,讓人可以找到你,讓你可以與人聯繫。
所以,當所有連線都帶在身邊時,你少有藉口或不分心地把即時傳來的訊息擱置不管,或者更該學會:怎樣處理真正重要的緊急事物。而且,想通人際互動中『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的運作機制,加上時空跨越、延伸的能力,既然買了智慧型手機,咱們也該認真鍛鍊應用的智慧才是。
ID,另一個涵義:Instant Distribute,每個人都可以站在收、發端,公平地運用這樣的即時傳遞便利。『可以、需要、想要 』做什麼?著實考驗個人智慧。我個人的『自保、心安』之道是:覆水難收(而且還永流傳...),可以享受即時快速,也更要修煉事緩則圓的心法。
GAI時代的工作流創新~讀書心得感謝 (2025-10-01 13:47)
數位自動化時代:個人「未來完成式」升級 (2025-09-28 14:44)
NotebookLM 操作心法 (2025-09-26 20:50)
回顧再出發:運用Gemini與Google Apps Script建立Google文件清單 (2025-09-22 07:21)
「以IoT串聯Node-RED與Webduino玩GAI」 (2025-09-20 16:04)
「政府層級智慧教育轉型策略規劃」AI 知識架構師與提示工程師 (2025-09-20 10:14)
兩個半小時的「Firebase就差一步成功?」放手回顧 (2025-09-20 10:10)
甲方三部曲:莫名其妙、墨明奇妙、默鳴齊妙 (2025-09-18 06:25)
文獻查找流程 (2025-09-17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