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Or ID:Identify~識別、鑑定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1-06-26 22:16
面對數以萬計的Apps,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或者,你只是增加許多時間來挑選、觸控遊玩,你的心真的被感動(Touched)了嗎?之前在iPad的經驗有設想過:數十萬種App,光是只要每個試玩一分鐘,你就無法負荷了,加上,你的選用速度,也可能追不上網路眾多開發者的貢獻!
這樣看來,真正活用、巧用為自己有幫助的,才能真正享受這樣的數位槓桿效益吧!一方面得好好識別、鑑定各式各樣的Apps,也得認真思考一下,你有機會藉由這樣的智慧型手機應用,『脫穎而出』地被他人識別、鑑定出來嗎?上回的『And Or ID~帳號、即時傳遞 』,先看看自己利用了智慧型手機後,該有所不同;現在,可以進一步思考:自己可以再怎樣與眾不同!
我想過兩種策略:混搭各種Apps,玩出新花樣的整合,進而可以分享或提供客製化的整合服務。另外,就得多磨練功夫,直接依『解決問題』或『提昇滿足』的角度來思考與開發自製的App,目前我鎖定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RSS Feed與Augment Reality(增加資訊層的擴增實境)三個領域來研究,應該可以位教學提供協助才是。
在這個面向的『ID』,也可以視為Idea Diffusion~創意、想法擴散,若利用創新擴散模型 來看,這回從iPad引起的風潮,擴散速度可是快得很、社會系統也是正向迎合喔!而且幾乎少遇到固守者呢!(除了某些時候考慮價位或上市時間....)
或許因為擴散快速與Apps的豐富多樣,讓人對於載具與應用仍處於享受消費期,尚未見到能夠系統地加以整合到教學現場,期待大家一起加油喔!看到『第二届 Android 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 』,值得逛逛!
GAI時代的工作流創新~讀書心得感謝 (2025-10-01 13:47)
數位自動化時代:個人「未來完成式」升級 (2025-09-28 14:44)
NotebookLM 操作心法 (2025-09-26 20:50)
回顧再出發:運用Gemini與Google Apps Script建立Google文件清單 (2025-09-22 07:21)
「以IoT串聯Node-RED與Webduino玩GAI」 (2025-09-20 16:04)
「政府層級智慧教育轉型策略規劃」AI 知識架構師與提示工程師 (2025-09-20 10:14)
兩個半小時的「Firebase就差一步成功?」放手回顧 (2025-09-20 10:10)
甲方三部曲:莫名其妙、墨明奇妙、默鳴齊妙 (2025-09-18 06:25)
文獻查找流程 (2025-09-17 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