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 Or ID:Identify~識別、鑑定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1-06-26 22:16
面對數以萬計的Apps,哪些是你真正需要的?或者,你只是增加許多時間來挑選、觸控遊玩,你的心真的被感動(Touched)了嗎?之前在iPad的經驗有設想過:數十萬種App,光是只要每個試玩一分鐘,你就無法負荷了,加上,你的選用速度,也可能追不上網路眾多開發者的貢獻!
這樣看來,真正活用、巧用為自己有幫助的,才能真正享受這樣的數位槓桿效益吧!一方面得好好識別、鑑定各式各樣的Apps,也得認真思考一下,你有機會藉由這樣的智慧型手機應用,『脫穎而出』地被他人識別、鑑定出來嗎?上回的『And Or ID~帳號、即時傳遞 』,先看看自己利用了智慧型手機後,該有所不同;現在,可以進一步思考:自己可以再怎樣與眾不同!
我想過兩種策略:混搭各種Apps,玩出新花樣的整合,進而可以分享或提供客製化的整合服務。另外,就得多磨練功夫,直接依『解決問題』或『提昇滿足』的角度來思考與開發自製的App,目前我鎖定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RSS Feed與Augment Reality(增加資訊層的擴增實境)三個領域來研究,應該可以位教學提供協助才是。
在這個面向的『ID』,也可以視為Idea Diffusion~創意、想法擴散,若利用創新擴散模型 來看,這回從iPad引起的風潮,擴散速度可是快得很、社會系統也是正向迎合喔!而且幾乎少遇到固守者呢!(除了某些時候考慮價位或上市時間....)
或許因為擴散快速與Apps的豐富多樣,讓人對於載具與應用仍處於享受消費期,尚未見到能夠系統地加以整合到教學現場,期待大家一起加油喔!看到『第二届 Android 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 』,值得逛逛!
日文書整理:Google相簿、Chrome智慧鏡頭、NotionDB (2024-09-05 16:34)
再開寫「生活中的程式設計」! (2024-09-04 16:52)
趁COMPUTEX 2024前發想「生生用平板」還缺很大嗎? (2024-05-31 14:05)
日本「Google for Education GIGA2.0」手冊裡的QRCode整理 (2024-05-14 16:12)
Letmestayforaplay~小二孩子以COSPACES打造元宇宙 (2024-04-25 20:34)
利用Google Slide 與IoT跨載具串玩COSPACES元宇宙 (2024-02-15 09:36)
ePBL科技工具混搭百玩 (2024-02-05 16:30)
對於打造我的AI助理、數位分身之想望 (2024-02-04 09:12)
利用Google工具翻譯PDF (2023-07-31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