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ing your proposal/paper 研究計畫及研究報告的撰寫

    這學期博士班修的『質的研究』,每週針對教科書的一章進行預習筆記,老師讓我們第一次先從最後一章寫起。現在學期結束了,我把各章當時繳交的作業整理出來,也再次回顧老師給我的評語和建議。寒假也正要好好利用『APA手冊附錄中的『Journal Article Reporting Standards (JARS), Meta-Analysis Reporting Standards (MARS), and  Flow of Participants Through Each Stage of an Experiment or Quasi-Experiment』來整理文獻,這篇也等於再次提醒自己呢!

『Writing your proposal/paper  研究計畫及研究報告的撰寫』
      初看這篇「Writing Research Papers: Sorting the Noodles from the Soup」,作者以自己小孩們兒時的故事做開端~撰寫研究報告,就像排列湯裡的麵條一樣~可以建立科學性的理解,但也可能只是無意義的胡言亂語。此外,看到這樣把生活裡的點滴,延伸到寫作規劃的啟示,也給了我對於質性研究與寫作有更多的期待~或許在生活點滴與正統的研究工作之間,本來就有相通的原則可連結與遵循呢!
      全篇的設計,意在協助研究新手建立寫作的正確概念,並提供可依循的指引。看完本篇章後,再與自己既有經驗加以整合,我利用寫作的『目的、規劃與行動』三個向度來呈現:
*寫作的目的
      為何進行寫作?心中要先預設讀者群的樣貌:他們看了你的作品,可以得到什麼訊息、學到哪些概念與經驗?換言之,你的寫作目的,一方面來自自己的意圖:想以怎樣的作品呈現給適當的讀者群,傳遞你的想法、協助你的讀者瞭解相關事物?有了這樣的『讀者期待管理』,就可以開始進行寫作的規劃。
*寫作的規劃
      這裡涵蓋許多事物必須關注:關於主題的內涵部份,你要決定談論哪些議題,鋪陳相關的章節順序與描繪重心。當然有時需要參考他人已發表的文獻資料,但一定要扣回自己寫作的初衷,同時遵守學術倫理規範地合理、有效引用,才不會落入作者所提的『有意或無意的剽竊、抄襲』陷阱裡。
      有關作品結構與格式的介紹,也是本章最多的篇幅:一篇完整的研究報告,包含『標題、摘要、介紹、文獻回顧、方法、發現或結果、討論/結論、以及參考資料、註記與附錄』各部份,作者逐一呈現實例與注意事項,並提供一些常見的寫作失誤來提醒我們。
      我常利用APA手冊附錄中的『Journal Article Reporting Standards (JARS), Meta-Analysis Reporting Standards (MARS), and  Flow of Participants Through Each Stage of an Experiment or Quasi-Experiment』,一來可以參考著閱讀既有的文獻,也藉以搭建自己寫作報告的大綱鷹架。
*寫作的行動
      有了寫作的目的做為目標方向、也做好內容與格式的規劃後,接著就是要親力親為~投入時間、給自己一個持續或接續的寫作環境,持續掛心、按部就班地寫作:從發想、資料蒐集開始,建立自己的論證邏輯,持續寫作與修改、再寫,有一定份量的產出後,也別忘了與同儕或指導的師長保持互動。
      經由這樣的心力與時間投注,你的作品也有更大的機會,獲得參與會議發表或期刊同意刊載的機會,繼而再與研究同儕進行交流。相信,這也才能呼應原本決定研究的意圖與寫作的目的吧!

標籤: 質的研究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