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假期,要給自己來趟『虛擬旅遊(Virtual Field Trip)』,因為在香港有『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Hong Kong Summit 』,兩天滿滿的課程很是豐富,五月初曾想過:要是今晚出發,週日晚上回來,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跑一趟香港了。不過,當時也因為想著可能不會真的去,就自己玩虛擬一番~開始買多本Kindle電子書 (一趟的費用可以買好多啊!),其中的Retool Your School: The Educator's Essential Guide to Google's Free Power Apps ,就是為了想可以與兩天的課程做個對照。好啦,明天才開始課程活動,今晚先來玩「Google Maps Engine Lite 」。
說來也巧,從金門能源之旅 回來後想整理『台灣發電廠』資料,幾天來都沒有進度,但看到今天的『制服地圖 』新聞~製作完整有創意,還有Android App可以下載,正好用來督促自己趕緊動工,也正巧看到電腦玩物站長『Google Maps Engine Lite 用免費Google地圖引擎自製地圖 』的介紹,就參考維基百科『台灣發電廠』,一口氣做出初版的『台灣發電廠地圖 』了。
首先,以Google帳號登入『Google Maps Engine Lite』後選擇製作新地圖。可以利用搜尋框輸入地址或經緯度、或者利用關鍵字查詢後,看到出現於地圖上的地標圖示,點選後有個『Add to map』,就可以加到自己的左側編輯區中。這裡可以開設多層,每個地標資料也可以點選後編輯,還可以利用Data來以欄位方式輸入資料,很是方便,只可惜我還沒試出以HTML語法放入相片與影片的方式。
然後在Base map可以選擇不同的地圖底層呈現樣貌,但我也還找不到用中文地圖的呈現方式。不過,從資料夾圖示裡看到可以匯出成為KML,相信將來應用就很方便了。至於圖層的應用也很直覺,可以給予不同名稱,也方便顯現或隱藏的切換,讓清單與圖標可以單純些。但記得編輯地標時要先選好圖層,否則不易在不同圖層間搬移地標歸類。此外,製作時的Add line or shape可以畫線條或區域,也能附加說明喔!
每個地標圖示可以自己切換顏色或換圖式。在右上角的Share按鈕,可以設定公開或私藏這份地圖,提供網址連結,你也可以邀請夥伴來合作編輯這份地圖喔!
後續再好好補充資料,先回來談談一口氣逛完台灣的發電廠心得:
有些電廠還真的Google不到地址喔!例如蘭嶼發電廠(網路找不到就打電話問啊,哈~)。看到各電廠的歷來、文史觀光報導,也很有意思。此外,也常遇到在台電公司的連結裡看到資料缺少的回應,感到有些遺憾。
我想到可以好好據此來設計小問題,例如:哪個發電廠的發電量,換算電價後,還不夠付給廠裡員工薪水喔!
繼續玩!看到剛結束的Google I/O 2013,有結合縮時攝影的五分鐘影片 ,也希望香港的『Google Apps for Education Hong Kong Summit』,之後也有影片分享喔!
吾三步成理,五張手稿為例 (2025-03-10 09:52)
Gemini的有趣利用 (2025-03-03 15:00)
Notion資料庫與AI助力「批次相片解析」與後續整理 (2025-03-01 14:21)
三生三世,百年人海~先玩 Gemini for Google Workspace (2025-02-28 11:07)
雙平方日子玩NotebookLM結合實體研習的規劃 (2025-02-25 16:02)
2025年大自由研究 (2025-02-08 09:02)
切錄音檔讓NotebookLM生成小段落金句 (2025-02-08 08:07)
NotebookLM聲音檔「生成摘要」心得分享 (2025-02-06 08:41)
從Google文件開展GAI助力三生有幸 (2025-02-04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