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赴新職搶說(縮)籌
作者: 塾長 日期: 2017-08-20 20:51
最近看兩本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淺薄時代,個人成功的關鍵能力」、「創新拼圖下一步:把創意變現的成功心法」,第一本提到,有位作者特地買了美國與東京來回商務機票,利用搭飛機的時候,深入思考,搞定一本合約書~一路寫來回短短30個小時,可是就完成了草稿,4000美元的機票其實是值回票價的。第二本讓我學習繪製「價值藍圖」:以終為始,我預設目標有學生與教育局,不過最終都還是學生,所以規劃思考、教學與推廣都可以相通,此外,在我可以提供服務的範疇中,還要掌握需求者與我必須依賴的供應端。
呵呵,這篇是彷著整理自己北高來回的高鐵部份筆記~新學年職務安排。在高鐵上,真的有一種「我可以深度想出新解答方案」的fu耶~隨著車體高速前進,帶給思路推進、脈絡鳥瞰感很強很足!
如上所見,新學年起我以「每週二、五各減五節課」形式支援教育局兩天,表定「資訊科技創新應用(AV、VR專案)、資訊產學合作規劃、STEAM專案」等項目。從五、六月接洽至今,其實腦袋裡轉了很多層念頭演替,很多現實情境也變化快速,因此對於開學後的德音、局端兩邊往返,很是期待這樣的新挑戰。呵呵~雖然多年前也有過一段「裡外不是人」的慘痛經歷。
如標題所言,雖沒有「為賦新詞強說愁」,但真要限縮自己容易想太多的籌劃心態~每週兩天,許多業務推進與聯繫勢必會有斷裂狀態,因此一定要與局端業務承辦人做好默契與充分溝通。同時,在學校裡課務是相對單純的,包括自然教學和科展,我可能容易「不小心」一直掛念業務的繁複與系統探究,必須強制貫徹「深度工作」的週捷輪與臨致靈,專注、單純,相信更有高效率與品質。
I am Ready.所以有了這樣的支援形式:教師個人可為之AR、VR應用,這幾年來應該掌握的稍具全貌,然對於國家政策、產學專案,仍需再加把勁來統合,建立新北市的策略規劃。我以10月、12月、寒假、暑假,當成一年的檢核點,從AR、VR內容、作品、教學設備、推廣做個全貌監控,接著就看能影響多少人、花費多少時間、投入多少經費以及產生多少效應。
再從科教→STEAM來看,雖不完全與資訊科技相關,但我就是喜歡「巧妙不分清楚」,尤其兩個月來「iSTEAM」探究,有機會參與「全國初任教師研習」、玩「科教館360、VR共備!」,還希望見學下週的「台中市輔導團高美溼地大探索」....,以前的「以Moodlesphere架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理想,又開始在心裡擾動起來!
剛剛提醒不能再「不小心」:我把自己放在一層一層裡面,看清我可以服務的對象,或者協助設計被服務的對象、該有哪些供應端與合作風險,趁現在先自己都看過一遍,想攬在一起合併、整合的機會是什麼?有哪些部是非你不可的,就要力求精確拿捏:出手提案,研究報告、親身實踐。同時,我也有著「雙邊兼顧」的理由,想推辭來自外部邀約(在特定時間演特定角色、深度工作)~一切皆以德音、局端的學生與師長為優先考量。
明天起還有一週設計「106學年週捷輪與臨致靈」!呵呵,「本週不是 週捷輪,但玩得很臨致靈!」這篇讓我懷念起602孩子們~以終為始。
「攏總來玩NotebookLM」簡報、影片與生成分享 (2025-03-16 20:36)
吾三步成理,五張手稿為例 (2025-03-10 09:52)
Gemini的有趣利用 (2025-03-03 15:00)
Notion資料庫與AI助力「批次相片解析」與後續整理 (2025-03-01 14:21)
三生三世,百年人海~先玩 Gemini for Google Workspace (2025-02-28 11:07)
雙平方日子玩NotebookLM結合實體研習的規劃 (2025-02-25 16:02)
2025年大自由研究 (2025-02-08 09:02)
切錄音檔讓NotebookLM生成小段落金句 (2025-02-08 08:07)
NotebookLM聲音檔「生成摘要」心得分享 (2025-02-06 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