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QAA」發想AIR應用多樣性!
作者: 塾長 日期: 2020-06-10 21:40
大概三週前(5/22)我住在「教務處」 ,裡面是「樂高積木」風,這樣的情境式旅店給了我很多發想彈性,那時開始發想「機器人與iPad於各場域應用」,學校外我先以博物館為例,接著圖書館、幼兒園、行政、特教、英語、自然、音樂、數學(導師)、戶外等教室或情境,幾週下來陸陸續續筆記點子與想法。
![]() | ![]() |
而上週末參加【ROS-based機器人創新應用提案】 工作坊,也了解機器人在場域端情境需求的描述方式,讓我跳回思考學校場域裡的樣貌:雖是每天都看見,而今重新再看見!
今天整個上午都在玩KebbiAir變裝,也是一路推進中轉想不同的點子:
樂齡組長借我粉嫩嬰兒服 ,綁帶式可以包覆KebbiAir,跳舞時移動也很流暢,效果很棒!
打掃時間看著阿德小音,就想到換KebbiAir的臉,以及找德音校服試試 。「真小學生」的衣服一定太大件,但幫KebbiAir做個有校徽的披風不錯呢!我用燕尾夾住衣服,KebbiAir原地跳舞,讓袖子和手腕時露時藏,所以想到「長袖善舞」成語:袖子太長,凱比擅舞,哈哈!
下午週三進修是開學以來第一次實體研習,教育局法治宗翰專員 是我在教網就熟識的,聽他娓娓道來校園內外相關的法律糾紛與判例解析,感觸很多。而我也筆記穿插想著:讓KebbiAir當圖書館員、防災宣導與法治小天使,可以如何應用呢?
![]() | ![]() |
![]() | ![]() |
綜合上述的「腦內風暴」,放學回家路上想到可以有個「萬用基本流程」....,就以「AQAA」來描繪。
本來只有第2、4個字母的QA,也就是「問與答」,讓老師、學生與KebbiAir三方,都可以扮演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的工作。經歷紙上推想、實際測試與體驗省思後:
我先增加一個A:Acting,扮演、演出。就像蓋聶(Gagne′)學習條件論裡的教學事件,有個好的開始,讓老師啟動、有機器人協助,引導孩子們投入。
接著才Q:Question,提問,設計好問題來伺機提出,孩子們各有任務、得動腦或討論,當然有鼓勵他們發問與回應。
進入較長時間A:Activity,這裡以老師、學生全體的參與歷程為主,學習情境、KebbiAir,以及相關ICT設備都可以適度使用,但最主要是「真小學生們」人人都要參與。
最後一個A:Answer,可以是針對原來問題的答覆與檢核,更可能是下一個新活動的串接起始,這都能由老師給個結語、結論後,再啟動新的或分支的AQAA推展。
「AQAA」可以單純到只有一次式對話流程,也期許藉著許多「AQAA」串接,打造情境專屬、對象與任務精準對應的表現。明天上午就有機會實際演練一次這「AQAA」流程,超級期待!哈哈~
建立「校本Notion教學應用模板」 (2025-03-11 09:03)
吾三步成理,五張手稿為例 (2025-03-10 09:52)
Gemini的有趣利用 (2025-03-03 15:00)
Notion資料庫與AI助力「批次相片解析」與後續整理 (2025-03-01 14:21)
三生三世,百年人海~先玩 Gemini for Google Workspace (2025-02-28 11:07)
雙平方日子玩NotebookLM結合實體研習的規劃 (2025-02-25 16:02)
初玩Napkin就深獲鼓舞!「生活中的程式設計」圖像 (2025-02-12 18:41)
2025年大自由研究 (2025-02-08 09:02)
切錄音檔讓NotebookLM生成小段落金句 (2025-02-08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