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認真開探「AI機器人在博物館的應用」
作者: 塾長 日期: 2020-11-25 10:58
幾周前逛科博館,對於這樣「智慧博物館」的圖像,想起自己「免交作業卻依然好奇」的探索。
翻看半年前寫的「博物館與AI機器人初探」,現在也更可落實才是。
隨著科技進展,人工智慧、物聯網的服務與應用愈見普及。博物館隨著時代的演進改變,不僅善用當前普及的科技應用,如行動載具,更要結合物聯網、AR、VR等新興科技,尤其5G時代到來,網路資訊的傳輸的營造新情境的能力,可稍彌補因為時空差距的現實, 而提供更逼真、且隨個人需求的精準服務應用。此時,機器人,在人與科技之間,扮演著重要橋梁,從協作到完全替代人類的光譜帶上,善用機器人的AI物聯網功能,可以提供貼心擬人的服務,也拉近遠距與現場之間的距離。搭配行動載具普及,數位資源方便取用、APP功能豐富,都可加值於博物館學習現場、線上與行動化應用。
我先探找世界各地博物館應用機器人之案例,從歐、美、澳各洲都有,機器人於博物館的應用方式多元,不僅觸及到館參訪遊客提供更多的互動參與,也可以運用網路方式,觸及未能到館的群眾。以下分享紐約時報三篇不同時間報導有關機器人在博物館的新聞。
※Let a Robot Be Your Museum Tour Guide March 14, 2017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ike a Robot, Enhances Museum Experiences Oct. 25, 2018
※You Can’t Visit the Museum. But Your Robot Can April 15, 2020
之前提過「AQAA」構想,雖然是從教學應用AI機器人的角度出發,但應該也能從各博物館的使命任務,服務型態與機會出發,思考機器人的登場方式、時機與互動應用,可以增添多少博物館利用效益?同時,館方投注的人力、經費,以及原來的運作方式,是否也面臨必需的調整因應?
我會繼續從上述報導,以及其他資訊接續整理,尤其從報導裡面提到的館方做了什麼?他們的考慮為何?以及館長或承辦人如何描述他們見到的觀眾反應,再帶給他們的回饋是什麼?
MQTT九宮格自由發送! (2025-08-02 14:47)
以Google AI Studio看「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先へ:データが拓く教育DXの未来 (2025-07-31 21:54)
凱比拍片準備 (2025-07-25 19:29)
分享石光「為心築獻時光」簡報 (2025-06-29 22:26)
陪伴國中生的「為心築獻時光」 (2025-06-15 09:05)
建立一份NotebookLM:原禎Fun四聊 (2025-06-08 20:29)
分享NotebookLM的資料與人際關係拿捏! (2025-06-07 22:31)
巧合在場相逢心舞肆:整理第114本格本 (2025-05-04 08:27)
建立「校本Notion教學應用模板」 (2025-03-11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