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行動之智慧造境(一):從模型圖交叉檢視出發
作者: 塾長 日期: 2021-03-01 17:24
昨天一早,先畫了一張孩子與實虛世界的關聯圖,但晚上找到「An inter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裡的「SLE Framework」,涵蓋學習者與科技各層面元素的圖像,索性先以此篇整理多圖比對,作為自己持續探索造境智慧的開始。
廿多年來探討教學現場,我都會畫好這個「教室傳播模型」,由教師與學生組成的溝通傳播模型來檢視,繞著主題目標,以環境、媒體促成對話。而一個老師、多位學生的組成,我以三角形開展來說明,兼顧個別開展與全班多元互動。
接著看老師的教學設計,以「ASSURE」綜觀全面,提供中小學教師個人,在教室內,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系統化教學設計,著重於在實際教學情境下,慎選與善用多媒體工具來幫助達成教學目標,並鼓勵學生互動參與,取其六個步驟的首字縮寫「ASSURE」以表達「確保教學成功有效」之意。主要包含六個步驟:A:分析學習者,S:撰寫學習目標,S:選擇媒體與教材,U:使用方法、媒體與教材,R:激發學習者參與,E:評鑑與修正,如圖:
之前利用Mural.ly 畫一張『學習環境系統觀』,從老師ASSURE教學設計出發,考量個人、小組與全班的各種學生活動樣貌,再看科技支持與媒體應用、教室環境的混搭,還有教師社群支持、家校相連的集成運作。對應全班、小組與個人,教室情境可大致分為三種,我再與前瞻計畫的教學三層次另外整理,您可先參考『第三類教室』。
最後這張,也是昨晚找到「Standards for smart education -towards a development framework」裡的一圖,基於自己對教學現場的探索、教學設計與ICT應用,進一步跨進「智慧教育 」的學習當前,這圖幫我打通「傳統現在,創新未來」是綿密交織演化,不會衝突或淘汰的!當然,我也深信:教學的『當下』:老師沒有用得好,學生參與度不高,都不能算是成功教學,更遑論智慧教學了!尤其,ICT提供更多協助老師展現心力的機會與模式,為的也都是在教學當下開放孩子的心胸與眼界,因此,『ASSURE~確保有效』,就值得也應該要做到最好,也是咱們享受教學的時光與意義之所在啊!
繼續造境探索!
利用Moodle建構教學專業輔導圈! (2013-08-13 21:32)
再探師生的資訊查找、訂閱註記與協作共筆 (2013-07-13 09:09)
外行人也能學會的App企畫法 (2012-07-27 11:32)
ASSURE2SP~看通想通不再搖擺! (2011-11-30 21:37)
老師的ASSURE教學經營~看NETS.T、蓋聶(Gagne′)學習條件與NHLP (2011-09-22 05:35)
教學設計思考創新與『自然99』教學歷程簡報 (2011-07-19 06:02)
NETS師生與校長指標,以及四本書目錄整理 (2011-07-18 04:50)
我的『I am me.~我是我』學習模型發想 (2011-07-17 05:20)
ICT in K12的四書五經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典範團隊」審查指標 (2011-07-16 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