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VR又是什麼?
作者: 塾長 日期: 2022-03-27 13:20
整理「在Meta元宇宙遇見MAKAR,創造屬於你的AR/VR實境體驗! 」:那VR又是什麼?(2130)。
我們期待:可不可以不是看到現在這裡的所有一切,而是看到任何一個世界遠端?
而遠端的部分,我們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我們現在在錄音室裡面,可是我想要去東京上野的博物館。但這時候我沒辦法到現場,可是只要有人在上野的東京博物館或者是科學館那邊拍了360相片,進一步製作導覽活動,那這樣我們就能夠在台灣現場,利用360沉浸的環境體驗,就好像我就在上野那裡。這是一種實境再現,就是真實世界有這個地方,但我們此時此刻到不了。
第二種VR,我們稱為 Virtual World,就是完全打造出來的虛擬世界,在裡面你可能是個遊客,你可能是一個主導者,那個世界就是完全跟你現在生活的真實空間之間是完全分開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就放在Virtual Readily 裡介紹。
常說VR是觀落陰,這是因為大家看到很多畫面:很多人集體帶著虛擬頭盔,很像我們在民俗中看到有人用紅布條把眼睛包起來,我們說他在觀落陰嗎?
這真的就有一種體驗的相對感覺:人坐在現場沒有錯,但他眼睛裡面所看到、身體所感覺到的虛擬環境,包括裡面可能提供聲音,或者是週邊再增加風聲、水滴,讓你真的感覺你就是在飛行,或者是你真的是在火車上的旅遊。
雖然講成觀落陰的感覺,大家覺得心裡毛毛的,但就是很忠實地描述那種「我人在這裡,可是我的心跟我的身體,是在另外一個世界中遊走」。
應用在教學
我從虛擬實境的探索學習,先帶著360相機,想把台灣的博物館都拍完,我把這些照片做成在虛擬實境中,讓我的學生在教室中,或者其他的老師都能夠去活用。他們可以看到不同的博物館展覽,甚至我們可以在裡頭增加語音導覽、互動。
因為我原來任教的學生對象是小學生,我們要把一個小小的發亮的螢幕,靠近這個小學生的眼睛前面可能不到3公分的距離,坦白說我對一開始對這種無論是用手機放進Cardboard或者是帶著頭盔,對小學生能夠整班一起這樣體驗VR的需求,需求並不是太高。
但反而希望期待孩子們如果能懂得利用360相片中做出虛擬世界,自己打造像孩子們很流行玩Minecraft,可以打造出他們的虛擬世界,只要利用電腦或平板,都能夠自己創作作品。
我對於頭盔的使用跟需求,大概僅止於於是體驗,因為對於學生來說,他們真的還是有沉浸感的感受的話,其實對於他們想要用虛擬實境的環境跟工具來說故事,或者是策展,甚至創造一個虛擬旅遊,可能帶著他的爺爺奶奶去體驗不同的我們所謂的平行時空與虛擬世界
雙平方日子玩NotebookLM結合實體研習的規劃 (2025-02-25 16:02)
2025年大自由研究 (2025-02-08 09:02)
與NotebookLM協作再開寫「生活中的程式設計」 (2025-02-02 13:29)
自製Google街景路線(二):蛇來蛇去逛街景~ (2025-01-31 20:23)
自製Google街景路線(一),試誤學習玩! (2025-01-11 10:57)
年末利用兩篇Keep整理回顧與街景期待 (2024-12-31 10:04)
「教學相長」之「長即生成」 (2024-12-10 10:24)
大人的自由研究:在場 (2024-11-08 09:27)
COSPACES Local editor~免帳號直接創作! (2024-10-23 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