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智慧教育的所有元素可視「科技如何輔助大班式個別化的自主學習」

      讓智慧教育的所有元素可視「科技如何輔助大班式個別化的自主學習」:一間教室、一群師生、一套實虛軟硬遠近支持教學的整合系統、一堂達成預定目標的精彩教學時光(四學與教學事件),實時據歷,數據生成與歷程記錄全展現。

attachments/202405/3273217167.jpg attachments/202405/2269960486.jpg

attachments/202405/8453113988.jpg attachments/202405/0118539255.jpg

      我參考COSPACES作品 玩想:重新組合、複製場景,開動!

attachments/202405/5268000272.jpg attachments/202405/4406386841.jpg

      彙整三年來「一堂課全數據」的發想與手稿,慢慢長成~
1、物理教室設備可數位連結規劃
2、由屏啟動(教師主導)、平板活動(學生主體)、教學活動推進
3、依時間切片、塊狀集成數據收納

      剖析一節課裡的事件切片、活動時塊,所有可調動的人己機際物境智元素參與雷達向度,找合適的模型示意展現,我發現自己先著墨「課堂」的總數據與歷程,應該可以同步搭建出教、學每個主體的行為表現數據和歷程,之後再擴散到行政維運的知識管理和智慧領導。

attachments/202405/9728322616.jpg attachments/202405/3195871376.jpg


      先勾勒描繪一節課裡面,對於教學數據生成的想法的總體架構。晚上來想悟、務、悟聯網的頻道建立與I/O規劃,達成跨層級與軟硬、實虛、遠近連動地收納動態數據生成目標。
首先就是有一定的教學目標,包含素養、知識、技能、情意。先掌握一節課的的進度裡,要達成的這個知識(專家)地圖,老師進行設計、切割為簡報,或者是切片的方式,來看這一節課的時間裡,怎麼同軸多軌: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主體的行動,由老師主導,在教室的主場裡面。
這些數據都能夠生成(也是我投入擷取的區塊),我用時間塊的方式來看,整個教室的活動中,師生行為的漂變光譜,從老師講述到學生完全自主,也想教師風格,以及觀察一節課裡的變化。
理想上,我們對於科技的期待,有各種的不同資訊融入教學的模式,現在學生有載具之後,連上雲端可以進行探索與互動,老師更希望有雲端儀表板,能即時看見數據的生成,也加上AIGC協助,這些資料就持續地因為有數位跟連結的方式持續記錄著。
回頭看教學實況,老師主要由大屏,或者是各種媒體、實體物品,藉由述說跟示範,以及人際之間眼神交流,可以同步從大屏派送內容,展現跟平板一樣,或者是藉由大屏跟平板之間,規劃互動。
從教室整體環境來看實體、數位、人際(DPP)的交織,同時大屏也多了分割,或者是老師看到儀表板、雙螢幕,而也能夠拍錄和軟體、歷程管理,跟平板,甚至頭盔都能搭配一起運作。
學生這邊主要從視、聽先接收了訊息感知之後,自己的主體活動也是由視聽跟人際交流。同時,動手操弄各種的媒體,以及利用平板,或者是實體的物品而表現所學。
這些表現包含了回答問題,以及學習單寫作,或者是跟人際的言行交互,加上科技載具的工具平台,以及將過程中實體或數位、人際之間的拍攝跟錄影錄音。
老師也可以規劃開放式活動,個人的自主探究,以及小組的協作活動,這時候就是真正同軸多軌的狀況,每個人有自己的進度,也有自我效能的發展,這就是輔助自主學習的時間塊的組合。
最後,學生由原來的圖像profile與時俱進,完善自己的學習歷程,同時還有學習的產出。

attachments/202405/8845671912.jpg

attachments/202405/6650227329.jpg

attachments/202405/3957000870.jpg attachments/202405/0591396462.jpg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