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攏總來玩NotebookLM」簡報、影片與生成分享

      分享與文盛、之婷老師一起在「0316-科技教育聊聊天」裡的「攏總來玩NotebookLM」簡報(連結)、影片(連結),以及15分鐘分享的聲音檔,再以NotebookLM整理:


1. What
      NotebookLM 是一種由 Google 開發的工具,用於匯集和整理各類資源。講者提到使用 NotebookLM 來整理包括音訊檔案、徐新逸老師的演講錄音、教育部的計畫文件、以及教學設計範例等多種資料。講者個人經驗是曾創建了 100 個 NotebookLM 檔案來管理不同資訊。這是一個協助使用者整理人的知識和所有資源的平台,可以將不同格式的資料集中在一處進行分析和探討。

2. How
      NotebookLM 的運作方式是讓使用者匯入多種來源的資料,例如電腦檔案、Google 雲端硬碟、開放的網路連結和 YouTube 影片。使用者可以針對這些匯入的資料進行提問,並與之對話,從而獲得摘要、洞察和解答。講者分享了他將錄音檔匯入 NotebookLM 進行整理,並結合 Notion 等工具進行後續處理的流程。其核心流程包括輸入來源、透過對話進行處理、以及輸出筆記。

3. Why
      開發 NotebookLM 的初心是為了協助使用者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它旨在解決資訊分散、難以快速掌握重點的問題,並協助使用者提升對資料的理解和應用。透過 NotebookLM,使用者可以更便捷地從大量資料中提取關鍵內容、發現潛在的關聯,並創造新的價值,例如在教學創新、專案研究等方面。

4. WIIFM(What's in it for me)
      對我及我們而言,NotebookLM 的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強大的資訊整理和分析工具,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學習深度。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它可以快速處理教學錄音、分析課程資料、並結合相關政策文件,輔助教學設計和反思。我應該開始嘗試將手邊的資料,例如會議記錄、研究文獻、教學素材等匯入 NotebookLM,並積極與之對話,探索其分析和摘要功能。我的表現可以根據我是否能更快速地從大量資訊中找到所需內容、產生更深入的洞察、並將其應用於實際工作來評估。現成的工具有 Google 帳號和網路連線,支援則來自於 NotebookLM 本身的功能和使用教學,以及像講者這樣的使用者經驗分享。

5. What if
      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思考 NotebookLM 的應用,例如將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同儕回饋、甚至田野調查的記錄都匯入其中,或許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需求。如果我們能嘗試不同的提問方式和組合多樣化的資料來源,例如結合學術論文、新聞報導和訪談記錄,或許能發現更深入的跨領域關聯和創新點子。如果我們將 NotebookLM 的輸出結果視為新的輸入,進行迭代式的分析和提問,也許能逐步深化對問題的理解,並產生更具體的行動方案。透過不斷嘗試和探索,NotebookLM 的潛力將被更充分地挖掘。

6. Why not
      為什麼不開始使用 NotebookLM 呢?以提升資訊處理效率和深度理解為最終目標,NotebookLM 提供了一個便捷且強大的工具。現在就可以開始規劃將哪些資料匯入 NotebookLM,並思考希望透過它解決哪些問題或達成哪些目標。例如,可以從一個感興趣的主題或一個正在進行的專案開始,逐步熟悉其功能和操作. 積極嘗試不同的功能,例如摘要、問答、筆記整理等,並將其融入日常工作流程。正如講者所言:「為什麼做不到,那我們就來行動嘛?」,現在就行動,體驗 NotebookLM 為我們帶來的便利和啟發。

attachments/202503/6810139451.jpg attachments/202503/3822402096.jpg

標籤: google NotebookLM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