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世博會探究提示詞的通用結構

      四月初,「我想這樣「搏、攬」世界博覽會!」,我推薦大家利用合適的Google工具進行世博會探究學習,也利用「主題、教學、科技」三軸方式來架構ePBL活動設計。

 attachments/202506/2610122777.jpg

      五月下旬(FB),我整理一份NotebookLM「世博會的教育意義與價值」,是陸續從網路查找、媒體、網友、各GAI提問的集合,加上自己Fun肆聊中的「世博原 × 元宇宙自由行」分享後,我設想了八個面向,將這份NotebookLM作為對應探索世界博覽會可設計的提示詞公式,八個面向與說明如下:

1.世博會本體資訊的探討
2.科技帶來的創新與展望
3.對於社會5.0的典範案例
4.教師教學設計PBL活動框架,如GRASPS、WebQuest
5.自主探究與素養關聯,學習歷程檔案展現
6.考題模擬與跨學制學習關聯
7.大學科系與各行各業相關
8.教育政策與教育科技應用創新

      套用「主題、教學、科技」三個面向,1~3主要就是世博相關議題,4、5則從師生角度出發,6、7再與教育系統、學業與工作職涯串聯,最後8則是是對教育政策與科技的創新展望。

      NotebookLM進一步幫我歸納出「設計世博會探究提示詞的通用結構」,但仔細看,不僅可做為GAI提示詞,我發現也很適合給予老師和學生們多元的思行參考呢!

      世界博覽會作為匯集全球科技、文化、社會議題的盛會,是進行教學探究的絕佳場域。透過結構化的探究活動,尤其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 (GAI) 等數位工具,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素養發展。設計有效的探究提示詞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的關鍵。
      以下歸納世博會可提供的教學探究提示詞類型,並針對各類型說明設計新提示詞的結構化方法,這些方法借鑒了來源中提及的問題導向學習 (PBL) 框架、GAI 輔助探究模式以及活動設計步驟。這些結構通常包含:

1、情境設定 (Context Immersion / Situation Setting / Curiosity Introduction): 引入與世博會相關的具體情境、觀察或疑問,激發學生好奇心。
2、問題/挑戰提出 (Problem/Challenge Posing / Question Generation / Problem Analysis): 提出一個需要探究的核心問題或待解決的挑戰。
3、探索與分析 (Exploration & Analysis / GAI Initial Prompt & Iterative Query / Information Gathering & Analysis): 指導學生運用資源(包括 GAI)進行資料收集、分析與初步探索。
4、整合與創造 (Synthesis & Creation / Knowledge Construction / Solution Design): 引導學生整合資訊,形成自己的觀點、解決方案或創意產出。
5、反思與分享 (Reflection & Sharing / Application & Transformation / Outcome Presentation): 鼓勵學生反思學習過程,並以某種形式分享成果。

      藉由這樣的結構,我還要整合以前的「執簡馭繁ePBL設計發想流程」,繼續整理,勇敢想,認真玩!

attachments/202506/3287375349.jpg

attachments/202506/3526007837.png attachments/202506/8386894652.png

標籤: 世博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