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元宇宙素養」檢視與補充「虛實整合創意冒險營」

      很期待下月中旬開始的兩天「虛實整合創意冒險營:從元宇宙創作到數位影音拍攝」,先分享課程規劃:

※課程目標:
1.結合世界博覽會(或自訂主題),進行實虛整合創作
2.學習 Delightex 虛擬實境創作基礎與進階技巧
3.掌握數位攝影棚拍攝技巧與流程
4.結合 Delightex 虛擬場景與實體拍攝,創造虛實整合作品
5.培養團隊合作、創意發想與問題解決能力

※課程對象: 中、小學生(以高年級為佳)
     課程主題與內容,兩天裡穿插著元宇宙創作到數位影音拍攝,這裡先分開:

※元宇宙創作
一、Delightex入門:虛擬世界設計、動畫製作
    AR、VR、MR簡介與體驗
    Delightex首頁介紹與體驗
    班級組成說明、派送任務、個人和小組協作互動
    場景、環境、演員、屬性與效果設定
    VR場景建立、360相片應用(含AI生成3D模型)
二、Delightex進階:物理作用與簡易編程、作品體驗與展現
    重力與運動路線(編程功能介紹)
    MergeCube實作(AR表現方式比較)
    編程積木、案例解析與實作
三、Delightex進階:程式積木與互動設計
    編程實例,演員表現、物件互動、鏡頭與場景切換

※數位影音拍攝
一、攝影棚基礎:攝影棚體驗、虛擬主播介紹(穿戴裝置體驗)、腳本與拍攝技巧
    認識綠幕、燈光與攝影機操作
    分組編寫短劇腳本(結合Delightex場景)
    練習基礎分鏡與角色扮演拍攝
    簡介世界博覽會網站與相關資源
二、討論實虛整合構想
    分享Delightex作品與創作想法
    簡介世界博覽會網站與相關資源
    探討結合虛擬空間表現與數位攝影棚應用方式
三、攝影棚實務:穿戴裝置應用、腳本與拍攝技巧
    建立虛擬主播
    多視訊聲音訊息合成
    實際拍攝與剪輯、後製介紹
四、成果製作與發表
    調整Delightex作品展現
    結合數位攝影棚真人與虛擬主播互動
    分享學習收穫與未來期許

      藉這機會,我利用元宇宙素養架構,檢核課程設計的完整性,也利用NotebookLM進一步整理活動細項。元宇宙素養包含三層次十項:

一、內在能力:
    1.自我認同
    2.公民意識
    3.自我管理
二、基本能力:
    4.自我學習
    5.數位能力
三、應用能力:
    6.基於資料批判思考
    7.數位溝通能力
    8.虛擬協作
    9.數位關係管理
    10.數位內容創作

    起個頭就有好發展,我再細細琢磨~期待七月精彩、認真玩真的!

attachments/202506/3687321581.png
對話:針對[課程]各項目,利用[元宇宙素養架構]進行檢核,課程規劃如何達成元宇宙素養各項指標,再進一步提供各項目活動建議。

元宇宙素養架構與「虛實整合創意營」課程檢核與活動建議

本檢核將依據「元宇宙素養架構:三層次十項」,對「虛實整合創意營」課程的各項目進行分析,闡述其如何達成相關素養指標,並提供進一步的活動建議。

一、內在能力 (Inner Abilities)

1.  自我認同 (Self-Identity)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鼓勵學生「結合世界博覽會(或自訂主題),進行實虛整合創作」,特別是允許「自訂主題」,給予學生表達個人興趣與觀點的空間。在「數位影音拍攝」中,學生需「分組編寫短劇腳本」並「練習基礎分鏡與角色扮演拍攝」,這讓學生能在虛擬場景或實體拍攝中,透過角色扮演與敘事,探索和呈現不同的自我面向。此外,在Delightex中設計虛擬世界、創造動畫角色,也為學生提供了建構虛擬自我形象與表達的機會。
       活動建議:
           虛擬身份設計與反思: 讓每位學生在Delightex中創建一個獨特的虛擬分身(Avatar),並撰寫一段文字描述該分身的特徵、在元宇宙中的「人設」及其與自身真實身份的連結或區別。鼓勵學生分享其設計理念,並探討虛擬世界中身份建構的意義。
           個人化虛擬空間: 指導學生在Delightex中設計一個代表自己的「虛擬房間」或「心靈空間」,融入個人喜好、夢想或代表性元素,並分享該空間如何體現其自我認同。

2.  公民意識 (Civic Awareness)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明確要求「結合世界博覽會」進行創作,這促使學生去了解並思考世博會所代表的全球性議題,如科技、文化、永續發展等。透過「簡介世界博覽會網站與相關資源」,學生能接觸到公共領域的資訊,並思考如何將這些議題融入到「虛擬空間表現與數位攝影棚應用方式」中。這培養了學生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及在數位空間中表達社會議題的能力。
       活動建議:
           元宇宙公共服務設計: 選擇一個全球性或在地性議題(如環境保護、文化傳承、社會公平),讓小組在Delightex中設計一個具備公共教育或互動功能的虛擬展區或場景,並說明其設計如何提升公民意識或解決社會問題。
           虛擬倫理與規範討論: 組織一場關於元宇宙中「版權、隱私、數位禮儀」的辯論或討論會,讓學生思考在創作與互動中應遵守的公民責任與道德規範,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實踐。

3.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強調「培養團隊合作、創意發想與問題解決能力」,這要求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具備良好的時間管理、任務分配和資源協調能力。無論是「分組編寫短劇腳本」、進行「實際拍攝與剪輯」,還是「調整Delightex作品展現」,都需要學生進行自我規劃與進度監控。在面對創作中的技術或創意瓶頸時,學生也需要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建議:
           專案管理日誌: 要求每組學生建立一個「專案進度管理日誌」,記錄每日或每階段的任務分配、完成狀況、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並在組內進行定期檢討與反思,提升對自身學習與創作過程的掌控。
           數位資產組織與備份: 教導學生如何有效組織和管理Delightex中的虛擬資產(如場景、模型、音效檔),以及數位攝影棚的拍攝素材。強調定期備份和檔案命名規範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數位檔案管理習慣。

二、基本能力 (Basic Abilities)

4.  自我學習 (Self-Learning)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涵蓋從Delightex入門到進階的虛擬世界設計、動畫、物理作用、簡易編程等內容,同時也教授數位攝影棚的基礎與實務操作。這意味著學生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數位工具與技術。特別是在「編程積木、案例解析與實作」及「程式積木與互動設計」環節,學生需通過實踐來理解和運用知識,鼓勵他們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探索解決方案。
       活動建議:
           進階功能探索挑戰: 提供一些Delightex的進階或不常見功能(如特定的物理效果、複雜的編程邏輯、外部資源導入等)作為挑戰任務,鼓勵學生自主查閱Delightex官方教學、網路資源或相互討論,並將學習成果應用於作品中。
           錯誤排除與除錯日誌: 鼓勵學生記錄在Delightex編程或攝影棚操作中遇到的錯誤訊息和除錯過程,分享其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

5.  數位能力 (Digital Competence)
       課程如何達成: 這是課程的核心目標之一。課程內容直接教授多項數位工具與技術的應用,包括:「Delightex虛擬實境創作基礎與進階技巧」(如虛擬世界設計、動畫製作、VR場景建立、360相片應用、AI生成3D模型、編程積木、互動設計);以及「數位攝影棚拍攝技巧與流程」(如認識綠幕、燈光、攝影機操作、穿戴裝置應用、建立虛擬主播、多視訊聲音訊息合成、實際拍攝與剪輯、後製)。學生會實際體驗AR、VR、MR技術,並將「Delightex虛擬場景與實體拍攝」結合,創造「虛實整合作品」。
       活動建議:
           多媒體工具整合實作: 除了Delightex和攝影棚外,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其他相關的數位工具(如圖片編輯軟體、音訊處理軟體、簡報軟體)來豐富其元宇宙作品的內容或提升展示效果,例如為虛擬場景製作專屬背景音樂或特效音。
           數位安全與倫理實踐: 在教授數位技能的同時,融入數位安全(如帳號管理、版權觀念、網路釣魚防範)與資訊倫理(如資訊篩選、虛假訊息辨識)的教育,要求學生在創作和分享時應用這些安全原則。

三、應用能力 (Application Abilities)

6.  基於資料批判思考 (Critical Thinking based on Data)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要求學生「結合世界博覽會...進行實虛整合創作」,這需要學生查閱並理解相關資料,並將其轉化為虛擬世界的元素或短劇的內容。在「討論實虛整合構想」時,學生需要分析並評估不同表現形式的優劣,例如如何有效結合虛擬空間與數位攝影棚。引入「AI生成3D模型」也需要學生判斷AI生成內容的適用性與合理性。
       活動建議:
           主題資料分析與詮釋: 針對選定的創作主題,要求學生收集不同來源(文本、圖片、影片、新聞)的資料,並分析這些資料如何支持其創作理念,以及如何在作品中呈現這些資訊。鼓勵學生說明其資料篩選與解讀的過程。
           AI生成內容反思: 讓學生嘗試使用AI生成不同風格或內容的文本、圖像或模型,並進行比較分析。討論AI生成內容的優點、限制、可能的偏見,以及如何批判性地選擇和修正AI提供的結果。

7.  數位溝通能力 (Digital Communication Skills)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包含多項要求數位溝通的活動,例如「分組編寫短劇腳本」(文字與敘事溝通)、「分享Delightex作品與創作想法」(口語與視覺溝通)、「建立虛擬主播」及「多視訊聲音訊息合成」(多媒體整合溝通),以及最終的「成果發表」(綜合呈現與表達)。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將想法以數位形式表達,並與他人有效交流。
       活動建議:
           元宇宙導覽與解說: 讓學生在Delightex中創建一個虛擬展覽,並錄製一段以虛擬主播或自己的聲音進行的導覽,解說其作品的設計理念、功能和互動方式,練習在虛擬環境中的多媒體表達。
           短劇腳本數位化呈現: 除了編寫文字腳本,鼓勵學生利用分鏡圖、預覽動畫或簡報軟體,更視覺化地呈現短劇腳本的構想,提升團隊內部溝通的效率與精準性。

8.  虛擬協作 (Virtual Collaboration)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明確強調「培養團隊合作」及「個人和小組協作互動」。在Delightex中,「班級組成說明、派送任務」及場景、演員設定等,都涉及了多人在虛擬空間內的協同作業。此外,「分組編寫短劇腳本」以及在攝影棚中進行「實際拍攝與剪輯」,都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的緊密分工與協作。
       活動建議:
           跨組虛擬協作任務: 設計一個需要兩個或多個小組在Delightex中共同完成的複雜任務,例如「共建一個虛擬城鎮的不同區域」,考驗他們在虛擬環境中的協調、溝通和資源整合能力。
           遠端協作工具運用: 除了Delightex內部協作功能,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外部的線上協作工具(如共用文件、線上白板、視訊會議軟體)來規劃專案、分配任務、即時討論,模擬真實世界的遠端協作場景。

9.  數位關係管理 (Digital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課程如何達成: 課程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數位關係管理」這個詞,但其目標中包含「培養團隊合作」,並且在課程內容中涵蓋「班級組成說明、派送任務、個人和小組協作互動」、「分享Delightex作品與創作想法」和「分享學習收穫與未來期許」等。這些活動都要求學生在數位環境中與同儕互動、溝通、建立並維護合作關係。在協作過程中,學生會學習如何有效率地溝通、解決衝突、相互支持,這正是數位關係管理的體現。
       活動建議:
           協作回饋與互評機制: 在每次小組任務結束後,設計一份簡單的數位問卷,讓組員彼此匿名或實名給予合作表現的回饋,包括溝通、貢獻度、問題解決等方面,幫助學生反思如何在數位環境中建立正向的協作關係。
           元宇宙禮儀與社群規範: 透過案例分析或討論,引導學生思考在元宇宙中建立友善、尊重和安全的互動關係的重要性,例如避免網路霸凌、尊重他人創作、保護個人隱私等,並將這些原則應用於實際的協作與發表中。

10. 數位內容創作 (Digital Content Creation)
       課程如何達成: 這是課程的核心輸出。課程目標即為「進行實虛整合創作」,並明確涵蓋了大量的數位內容創作活動:
           元宇宙創作方面: 「虛擬世界設計、動畫製作」、「VR場景建立、360相片應用(含AI生成3D模型)」、「編程積木、案例解析與實作」、「演員表現、物件互動、鏡頭與場景切換」等。
           數位影音拍攝方面: 「分組編寫短劇腳本」、「建立虛擬主播」、「多視訊聲音訊息合成」、「實際拍攝與剪輯、後製介紹」。
           最終的「成果製作與發表」更是將所有數位創作能力整合並呈現。
       活動建議:
           多樣化創作形式探索: 除了既定的虛擬場景和短劇,鼓勵學生嘗試創作其他形式的數位內容,如:為Delightex場景製作互動式數位海報、設計虛擬角色的專屬音效、創作元宇宙專案的宣傳短片等。
           原創性與版權意識: 強調數位內容創作的原創性,教導學生如何運用開源資源、如何適當引用並註明來源,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創作版權,並在作品成果中明確標示。

標籤: 元宇宙素養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