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聶(Gagne′)學習條件論

      各式各樣的人類技能、喜好和推理、以及人類的希望、抱負、態度和價值之發展,均有賴於所謂的學習。                  ----------  Gagne′, 1977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老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從老師的角度來看:任何一次『出手』,若能更精確地牽引助孩子的注意力焦點,引動其內在思維,進而表現出外顯得學習行為;這樣的教學能力展現,我都喜歡以『心之技 』來自勉。

      『教學設計原理 』,是在1996年翻譯出版中文版(哈,原來我大學畢業時還沒這本書),蓋聶(Gagne′)學習條件論可以參考文件網頁 。他提出:

學習是將外在環境中的刺激轉化為習得之新能力所需之資訊處理階段的認知歷程。


教學為一組經過設計以支持內在的學習歷程的外在事件。

      在碩士班研究ASSURE時,我喜歡這樣的教師內在→外顯,先藉教學時光傳遞給學生外在感知→內在思考的交心活動。蓋聶(Gagne′)進一步提出學習九階段與教學事件之對應關係(請參考文件):

蓋聶主張「學習之九個階段」

描述

階段

功能

準備學習

1.注意

使學習者注意刺激

 

2.期望

使學習者預設學習目標

 

3.檢索至運作記憶

使學習者回憶起先備的能力

獲得與表現

4.選擇刺激特徵的知覺

使重要之刺激特徵暫存於運作記憶(短期記憶)

 

5.語意的編碼

將刺激特徵和相關資訊轉移至長期記憶

 

6.檢索與反應

將儲存之資訊轉回到個體之反應發生器並發動反應

 

7.增強

證實學習者之學習目標達成

學習的遷移

8.檢索線索

為日後習得結果隻回想提供額外之線索

 

9.類化

增進學習遷移至新的情境

學習階段與教學事件的關係

描述

學習階段

教學事件

準備學習

1.注意

利用不尋常之事件問題或改變刺激來引起學生之注意

 

2.期望

告知學習者學習的目標

 

3.檢索至運作記憶

刺激學生回想先前的學習

獲得與表現

4.選擇刺激特徵的知覺

呈現明顯之刺激特徵

 

5.語意的編碼

提供學習輔導

 

6.檢索與反應

誘發實作表現

 

7.增強

提供回饋

檢索與遷移

8.檢索線索

評鑑實作表現

 

9.類化

增進遷移


      換言之,一節課的40分鐘裡,發生在老師與學生們的所有腦袋,大概都進行著這樣的運轉。從大腦認知的事件描述,再衍生出『教學模式、策略、環境規劃與活動設計』,以及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媒體應用與操弄、系統觀點看實體、數位資源、工具平台的整體支持。這也是自己在看ASSURE時相通的邏輯理路。

      最近看NLP系列書籍,也有一本『教學革命 』,就是提及教學事件中,老師與學生們在視覺、聽覺與身體觸覺之間的互動、風格與實證結果,例如,『暫停說話』,『以眼神掃看全班』就是個不錯的誘引學生們『注意』階段發生的策略。我始終相信:聽其言、觀其行,只能某種程度地知其心,這在老師看學生、學生看老師都是一樣地,即便是講銷售與說服心理學等,原理也都相通。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