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心機』不大也不重
作者: 塾長 日期: 2009-04-26 23:50
雖說寫這篇的『心機(心裡的盤算)』,可能有點深(因為想了很久都沒寫...),但真的希望日後的『心機(手上的設備)』,可以小小地、不重,是部真能理解我心的隨身裝置!
應該說從iPhone和Android開始,我就期待那種『隨心所欲、無所不能』的手機出現(我把他稱為『心機』),而現在,以Android為作業系統的小筆電也已誕生。這兩天,看到Wimax(新聞 )即將開台運作,香港也將推動學童電子書(新聞 ),加上看到這篇『The weight of learning 』,從書本、書包重量,與成人、孩子體重來比較,進一步思考筆記型電腦重量與書本重量的消長(哈,有點不恰當的比喻,但筆電真的愈輕、孩子書本也真的愈重啊!
),將對教學現場與ICT應用方式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上學放學,書包背來背去,而當網路串通時,是否還有這樣的背負之必要?
我把手邊的設備排起來拍一張:12吋筆電、電子字典、PDA手機與數位錄音機。另一張是之前借了一台小筆電,加上3.5G網卡,在高鐵車上玩....。
![]() | ![]() |
香港報導的例子,就差不多像電子字典那樣,而日本任天堂的掌上遊戲機,我也看過日本、英國都開發了學習軟體系統的報導(大概去年六月吧!)。您可以想想:這樣的設備,是握在手中、端在手上、是放在膝上或桌上?光是閱讀與打字的需求與流暢就不盡相同了,若能多利用聲控與LBS(Location-based Service)更好!。而且還應以使用目的來考量:在何時,使用這樣的設備,可以做啥事?若再以教學現場來看,就要再思考整體網路環境與師生比、人機比,設備是自有或公用呢?學習內容的相關費用與授權模式如何處理?想著想著,看到這篇『解讀大腦的電子界面問世 』,讓人更加期待呢!
不過,我總喜歡玩『未來完成式』的發想:當人人一機於教室中(或戶外),我是否已準備好善用這樣的互動新境,來進行更有效率和效益的教學?又或者,應該整體地將教學環境和設備組合,認真思考契合學習互動與目標,做出最合宜的ASSURE調控?我深信:老師教學設計的『心機』若能愈深,就可以減少對新設備的絕對依賴!但若能在有合宜設備的環境下,一定也能善用各種『心機』,來連結與開啟孩子們學習與探索的最佳互動!
訂閱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標籤:


Gem分享:AI知識架構師(萬用提示詞產生器) (2025-11-20 13:52)
NotebookLM與Gemini新應用作品分享 (2025-11-20 07:47)
展望台灣智慧教育新藍圖(二)~「2+2提示詞產生器」 (2025-11-12 14:05)
利用Gemini撰寫Python程式,擷取NotebookLM影片摘要的圖片與文字 (2025-11-10 07:42)
Gemini深度研究「展會分析與產業創新建議」 (2025-11-02 09:42)
展望台灣智慧教育新藍圖(一)~以85届中国教育装備展資料為參考之例 (2025-10-27 09:21)
建立「主題研究報告章節規劃與提示詞公式設計」Gem (2025-10-26 14:44)
分享Gemini對話「014w_文獻分析專家工作流程與實例」 (2025-10-26 14:03)
關於Gemini對話紀錄的整理與期待 (2025-10-24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