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架構簡單,更要好好規劃『實際』時間!

      從孩子的行為表現預想來設計WebQuest任務,並利用Moodle課程結構來引導與支持。

      當孩子們知曉自己的任務後~『要做哪些事、行動中與誰互動、行動成果的產出如何保存、發表與省思』,可以利用Moodle課程結構加以引導和支持。當然,還有很大一部份的成功要素,是在上課中全體師生的共同互動!尤其老師的引導,甚至,連『何時到Moodle操作』,也都在老師的指引規劃中喔!

      善用Moodle的『標籤、網頁』,提供孩子們『任務、過程』的訊息,即使在教學當下,老師都還許多彈性與處理空間,例如:
*可以依需要設計一個人(只與老師互動)或一組、全班的互動機制
*可以善用標籤!大塊訊息也以小單元處理,再利用區塊與節點的顯現、隱藏、調整順序的功能,以利更流暢地運作WebQuest活動。

      而真正運作WebQuest活動,最大的常態與變數都將是『時間』~想要讓一個班裡的所有參與者運轉著『同軸多軌』,是一項很大的挑戰(當然也期待是老師感覺最有成就之時),例如:光是全班認領或分配任務,也表現了不同孩子的偏好與企圖心,看看孩子們認真地『爭取』自己想要的任務時,老師也能藉機仲裁,讓大家學習到『體諒與妥協』的心態(我覺得很像『心智習性 』呢!)。這些,都需要『時間』啊!

標籤: webquest moodle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