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啟動『追雲拍照』模式!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11 06:40
連假自己先玩這樣的2P~PISA與Plurk一小時!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10 20:43
利用三天時間,要好好把『探究』、『論證」的資料整理起來,投入新學期的研究計畫。原本準備整理的paper已重新歸類到Dropbox了,怎料一早想到逛逛PISA網站,就看到這篇『PISA 2009 Results』的『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 Key Competencies in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先看看裡頭談的科學素養與評量設計,有pdf檔 可下載喔!
我利用早上在k書中心的一小時,以噗浪接寫一小時於兩篇中:看科學素養怎麼認定、設計評估題目,以及分析呈現方式。頁碼即PDF部份。
1.第一噗 ,從名詞定義到評量框架規劃。也有抓下重要圖表喔!
![]() | ![]() |
2.第二噗 ,問題範例設計到最後。
![]() | ![]() |
PISA談科學素養,也把探究與論證能力定為重要部份,那麼評估能力的題目與計分方式是怎麼產生且為大家所接受的呢?
我想到『設計』自己收到一個任務~這樣玩起來比較有勁吧!
『你受委託幫科教館研擬一套可行於科展與科學探究活動都可適用的評估指標,再據以設計科學活動與科技支持....。』
此外,雖然利用freemind整理段落、句子或加以翻譯筆記都很方便,不過,利用噗浪,就感覺有在『直播中』,真的會比較好強地認真呢!同時,順著頁碼整理,中英夾雜且有字數限制,這樣也呈現出少而勤積累的效果,讓自己更有玩心地認真呢!
先期許自己教學:看『探究指標』與『科學方法過程』,從指標到評鑑之間,看孩子的成長、師生共享時光,再以科技幫忙數位槓桿,就是要一瞬一生地Game Assure、培養孩子到有高PISA成就的實力喔!相信,研究也能水到渠成才是。
後記:想到用2P,是因為這期的e教育,好多人用了CrazyBrenda 的2P挑戰遊戲啊,感謝感謝喔!我也期許自己再多玩另一組2P~PhET 和Phidget !
冰、霜,鹽與糖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9 21:14
本週的『製霜』實驗,幾個班進行下來,試著讓孩子們自己來看看:
1.這次實驗需要哪些材料
2.用到哪些器具、工具(我區別此的原因是容器與放大鏡、溫度計之別)
3.想達成某個目標,或是需要紀錄哪些數據?
ex:
a.碎冰,比整塊效果如何?
b.先量水與鹽、水與冰、再加鹽的溫度比較?
c.攪拌多久時間、需要紀錄溫度多少次?
d.討論數據、統計繪圖...
除了鹽之外,還有其他可以當冷劑應用嗎?最佳比例如何?
以下就是手機拍攝相片的紀錄:
*各冰塊的內容也有差異呢!

*敲碎冰的工具

*孩子的實驗成果(這是最成功之一,也有許多霜還結不成,冰塊就融化光了)

接著是自己先小玩的測試,探索玩賞一番:
*觀察煙在不同溫度區間的移動現象。

*玩煮了一下『膨糖』,模擬『地裂』也想到可以把糖漿假裝成岩漿(當然得先冷卻才用!)~哈 !

先玩App Inventor範例碼學寫APK!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8 19:38
利用App Inventor for Android的程式碼,一起來學寫APK。
之前買的這本『App Inventor for Android: Build Your Own Apps - No Experience Required! 』,網站裡就有範例碼可下載,而且還加送一章pdf喔!我以第九章的『藍芽聊天室』為例,介紹開啟範例檔的樣子。
1.將下載的範例檔 解壓縮後,可以對應章節目錄 ,看看您喜歡哪一個應用程式,zip檔已有apk可以直接用了。
2.開啟自己的App Inventor,在我的專題中『More Actions』裡有個Upload Source,找到各章的原始碼中的zip檔,開啟上傳即可。
![]() | ![]() |
3.這樣就可以再設計視窗看到整體的規劃了。

4.開啟『Block Editor』,也有程式積木群喔!

5.雖有點偷懶沒把書看全,但這樣改成中文介面應該不難才是。
6.呵呵,該先找『兩台』Android來對玩才是。
7.我買的另一本『App Inventor: Create Your Own Android Apps 』也有程式碼網址,這兩本書的程式碼網址都是公開的,不必帳密登入喔!您也可以多多參考官網的Tutorial 。
8.這個『How to Build Your Own Soundboard App With Android App Inventor 』例子,我就想到做個點名板或者情境音樂板呢!
認真拼貼一次School2.0圖像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7 11:43
再一個週三 ,博班還未開學,重看多年前介紹過的School2.0 、介紹說明 ,裡頭的人物對話與場景、科技網絡,可都自然地貼近現今無所不在(ubiquitous)學習的氛圍喔!用來規劃自然探索、發想平板電腦、行動學習應用也很有意思。索性把整張圖貼個標記來細看。以下輔以圖說:
1.事在人為,有人才有事,有事必有人的當事人中心提問 。
![]() | ![]() | ![]() |

2.各面向開展『學習環境 』
![]() | ![]() | ![]() |
3.策略規劃、科技基礎建置 :
![]() | ![]() | ![]() |
5、6各種人際組合與活動
![]() | ![]() |
![]() | ![]() |
7戶外連線裝置
![]() | ![]() |
8、9這個圖像不只一個學校喔!
![]() | ![]() |
10、11戶外教學與學區辦公室
|
12 戶外連線示意
![]() | ![]() |
13、14家長、圖書館與媒體資源中心
![]() | ![]() |
15~18 我喜歡這種『掀屋頂』看的感覺~有教室、有專業對話,真真實實的教育現場之精彩豐盛啊!
![]() | ![]() |
![]() | ![]() |
Nanogane錄音模組是一定要的啦!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6 19:49
裝好新可攜式Moodle,開始上『天氣』單元,有安排讓孩子們玩玩『氣象播報』活動,錄音錄影都ok。今天也把Nanogane錄音模組搞定。
之前的『跨年前夕的禮物 』是為了1.94版安裝,在這次的moodle裡不能用,所以我今天準備兩份與大家分享:
1.若您已開始使用『100學年可攜式moodle 』了,可以自己試著安裝Nanogane錄音模組(zip )、解說pdf 。
2.重新下載玩這個裝好Nanogane錄音模組的可攜式Moodle zip ,使用細節請參考『前篇介紹 』,但這次要解壓縮放D槽喔!
接著介紹如何安裝Nanogane錄音模組,請參考『解說pdf 』:
0a.您已經安裝與啟用『可攜式moodle』了,像德音網路學堂100 已用了幾天,就直接新增模組即可(您可以聽聽我的氣象主播邀請聲音喔!)。
0b.若怕不成功,記得先自己另備份一次喔!
1.在官方網站 填寫申請表,分別下載檔案。
2.我先把上面的檔案整理好了,您可以下載(zip)解壓縮應用,複製到moodle目錄裡覆蓋即可。
3.在管理者端會看到『通知』,點下後自動安裝新模組。
4.在『模組』→『活動』的『管理活動』可以看到Nanogane已開啟,而在『模組』→『文字過濾』的『過濾器設定』部份,需要自己開啟喔!
5.另外,我也把網站的時區設定好了,之前的張貼時間都不吻合。
6.在討論區的使用者端錄音示範。
7.換您與孩子們一起『留聲』喔!~

ever是曾經擁有,note記下造雲想法!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5 21:31
這是利用手機、Evernote紀錄一早發想實驗器材準備的過程。
早上進自然教室,想把講台前的桌面、地面整理一番,看到之前的保溫水壺,想到裝點熱水、蓋上透明壓克力板,就可以看到蒸氣凝結的過程,效果應該不錯,很『臨場』喔!偶爾掀開板子,還可以看蒸氣竄跑的樣子。
![]() | ![]() |
接著,就開始兜各種東西,再準備成五套,除了冰塊在冰箱(製霜實驗)、孩子的手臂(讓他們自己體驗皮膚表現水分蒸發的過程),其他的該都算準備好了。
![]() | ![]() |
至此,我想到『把水三態的關聯調一層來看、溫度尺度也平移』的概念,就試了這樣的造雲:熱水比擬水蒸發、凝結的再現,人造棉與棉花於水中浮沉狀態的如雲感,還要多試試不同呈現方式。我還拿了大創玩具與沙漏,比喻『分子』的概念讓孩子想一想:準備了18cc的水量給孩子看,『水分子』的數目,超過了6後面放23個0那麼多......。
![]() | ![]() |
哈哈,曾經收集的器物,可以即時發揮創意成為實驗材料呢!最後是放學後再加一朵雲,讓我也謹慎地想Evernote同步的方式:
1.早上利用手機拍完相片,就同步到自然教室的電腦,打了這篇的草稿後,同步。
2.一整天手機都未連線,而繼續拍了一張雲的相片。
3.等到在家裏電腦要同步時,突然想到會看到什麼?
因為有所顧慮,我先把手機無線網路關掉,先同步了學校版,把文字留下,再開啟手機的無線、進行同步,結果....哈哈,出現兩個~也是不錯的結果呢~如果擔心,日後就另建新檔比較可以放心吧!

想精板到多神?還是為了學習好時光啊!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4 21:27
連續兩個週末假日(這週與下週),台北市光華商場的八德路段封街,展示各類平板電腦與週邊。看各家廠商施展行銷功力,提供民眾實機體驗。逛在現場,大太陽下只有帳篷可遮蔭,看著每塊平板,幾乎都是『見光死!』地暗到慘黑~呵呵,讓我想到可以做個『遮陽套筒』來玩。
![]() | ![]() |
而各家廠商的擺攤、DM創意,加上看著電源與客戶使用不同載具時的互動對話,還看到有台『鍵盤式主機』,比一般鍵盤重些,直接接螢幕與滑鼠就是台桌上型電腦喔!QRCode的應用,也愈來愈普及了。
![]() | ![]() |
這些,都讓我還是想到教學時光:
我的教室現場與我的學生呢?可以因為平板而有不同的情境機會嗎?開學一週,看到每個孩子後,我也多了『某某班或孩子在使用平板時可能如何如何..』的貼實想像。
我自己是這樣想:看平板、觸控風潮,希望能更貼近學生的大腦與工作記憶、專注的回饋圈,希望把工作記憶與實虛桌面做個大串連,讓每個人都能因此體驗到心流!
得趕快整理『精板神之旅』筆記,從手稿、心智圖、doc再到部落格分享,透過一次次地提煉,真想一次次都能touch孩子們學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