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無縫玩!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4 20:29
玩了幾天Evernote ,愈加上手也愛不釋手呢!我可以流暢地在不同載具間使用,主要以寫下當時的想法為主,自由地開新筆記本、分類、加標籤,不必處理存檔的問題。只要網路通暢時,也即時同步地切換到不同位置而合用的載具,繼續寫作。
以今天早上為例,搭公車前,走路時看見什麼而想說點什麼,就拿起手機開檔來拍下、錄音與簡單打字。在車上,就開另一檔利用iPad打字。到了k書中心,無線上網後就可以在筆電上處理手機、iPad剛處理的資料。
因為不必處理檔案,若是先開好一個筆記本資料夾,每頁記事就等同於一個主題草稿,可以把段落大綱當成記事的標題,日後看一下筆記本各頁標題,想到哪個部份就直接處理,很方便也很有工作效率喔!
倒是發現自己有個小偏好~最喜歡用小螢幕的Android手機玩Evernote呢!原因無他~可以讓我把紙本草稿或眼前事物即拍進來,快速錄音,以及打字編輯。反而電腦、網頁與iPad的編輯頁面都沒這麼完整的多功能整合呢!這樣把多種媒體形式直覺流暢地整合在一起,彷彿腦袋也輕鬆愉快地玩耍起來!
我把近半年未用的Winmobile也拿來玩,但程式安裝後無法登入,只好先以無線上網方式呈現畫面。
利用瀏覽器或是Chrome WebStore | 桌面軟體的記事,每種功能好像只能 |
| ![]() 左圖的Android畫面那一小排工具鈕, 可以自由加多種、多個媒體喔! |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4 10:12
就在自己認真思考該收心好好做研究時,昨晚有機會到林口國中聆聽『下一站,普林斯頓』,主講者就是上次讓鍾主任獲獎的那位MIT女孩 ,她已獲得碩士學位,九月前往普林斯頓攻讀博士學位。昨晚,她對著林口國中十多屆來的校友、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研究歷程,也給予學弟妹們『找到獨特的自我、投入開展自己的人生』之期勉。坐在滿座的大演講廳後面,也勤記筆記、更加鼓舞自己。
早上先繳交註冊費,再看到這本『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適時出現,當成好的新開始也不錯。雖然這本書很明確地談做好研究的方法,但我好像都還在擺盪著『好,研究怎麼做』~看到有興趣的事,就想研就一番、以及,對自己說好~該認真做研究了。
整個八月,部落格竟沒有半篇『研究苑 』進度?!原本自訂暑假目標想投稿兩個中文期刊的,七月初就打消主意。而八月開始要宜家 ,也再因啟動精板神 專案而再次趴趴走(身、心都是)。每天,都把想看的paper帶在身邊,卻都少擺在眼前、心上。我總是想把『教學、研究、ict應用與生活』看成一體,應該就可以好好整合,成為自己的週臨常軌。再提醒自己一番:
*自然教學與科展,要提供孩子們探索、論證與建模,也能悠遊人際與人機之間的學習環境與時光。
*我的學思疑問探,寫文章、計劃與論文,也在『問題、方法、工具、行動與後效』的研究歷程中論證與論述。
*科技,怎樣幫上學習、研究與生活、擴散,本身也是個探索與設計、行動的過程,這也都讓自己持續批判思考著。
看來雖已一致,但各面向需要長足時間與心力來投入行動,也提醒自己持續前進、聚融,相信可以漸入佳境。
寫個好文章、經營教學好時光、都可以藉著論證思辨與行動時光的共同交織,一如書名英文原意~探究的技藝:我也相當於處在研究計畫初期,重要的是,有趣好玩且具實驗性~把自己的想法與行動、產出統統搞定!
利用『Moodle packages for Windows』,再玩可攜式Moodle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3 13:46
在大學塾『Moodle應用文章整理 』中,我主要以B2D和Xampplite架設Moodle。但這次要建置新的Moodle時,在我的B2D server中安裝到這個樣子,我就卡住了。(是我自己的功力實在有限啦!)

與組長討論後,想試試利用Window Server來架架看,一方面檔案管理與傳輸都方便、二來看大家對於LAMP、WAMP也各有擁護者,值得試試。(LAMP是Linux、Apache、Mysql、PHP,而WAMP的W是Windows OS)原本我先安裝Xampp 1.7.4版 , 再安裝Moodle,建立資料庫、資料夾,都一一加以處理。看到Moodle.org的下載區有個『Moodle packages for Windows 』我就下載Moodle 1.9.12+ 來玩,這下子,又有好多新發現呢!
1.解壓縮後看見『server』資料夾,以及Start Moodle.exe和Stop Moodle.exe、readme.txt檔案,接著是server資料夾的內容:
![]() | ![]() |
2.我猜這也和xampplite一樣,把他們都放到根目錄(C:,D:),執行Start Moodle.exe。
3.網站的根目錄就是moodle喔!例如http://localhost,第一次先開始安裝Moodle。
4.安裝時發現,這是從Moodle的安裝考量來出發,過程中,沒碰到各種相關程式不相容或版本更新的問題,也不必建立資料庫、資料夾就直接建好呢!
5.最最最重要的發現是:我先執行Stop Moodle.exe後,把這樣的server資料夾和兩個檔案打包,搬到另一台電腦後,改一下config.php,再執行Start Moodle.exe~哈哈哈,沒錯,又是個可攜版喔!我打包的『可攜版 』在此,請指教喔!
6.上課試了一次『德音網路學堂100 』,讓全班近30位同學同時登入moodle,效能ok!
7.想玩『Moodle 2.1+』的人可以自己試試,內容與安裝方式都與上述一樣~呵呵,因為我本來是安裝『Moodle 2.1+』版的,但在『課程中加入學員』的功能上,一直找不到批次選取學員加入的方式,得一個個帳號按下『enroll』,所以就改為Moodle 1.9.12+版了。
8.不過,我只式先把『server』改個名,安裝Moodle 1.9.12+來使用,以後還可以隨時接換上場呢!
9.不好意思偷懶一下,我先分享安裝過程畫面的pdf檔 ,就不再錄音或整理相片了喔!小筆記請參考:
a.下載安裝:http://download.moodle.org/windows/
b.放在根目錄(C:,D:)
c.Start Moodle.exe
d.http://localhost/
e.Stop Moodle.exe
f.修改server/moodle/config.php的網站IP、檔案路徑與管理者帳密
g.打包可攜版
h.管理者帳號是:admin,密碼為:Admin_123456
把綠色軟體擺在Dropbox資料夾,也開始玩Evernote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2 05:30
看到『Dropbox 雲端硬碟,基礎、進階、行動分享玩法 14招 』,藉以回顧自己這個暑假就用快滿的Dropbox的2G空間,到底是不是drop了哪些寶而不自知啊~提醒自己:
是你的檔案、文件管理習慣很不好,連帶地產出效率也受到影響;
或者是你的工作企圖太大,真能搞定這麼多想做的事嗎?
繼上回提到『利用Dropbox分享Keystone大圖(Google路線與學生科學探究流程) 』後,這幾天在安裝moodle時,我想到是否可以把常用的綠色軟體與其產出檔案,例如keystone、Freemind、Wink、Firefox加上Scrapbook等,都擺在Sropbox資料夾中,就等同於是自己的雲端工作站備份喔!若再與他人合作分享的話,也有點像協作私有雲呢!這樣也可以克服原本Dropbox只有檔案空間而無法編輯相關檔案的限制了。
再針對『無法編輯』的部份,要特別推薦『社群情報力 』這本書,尤其把Google Reader與Evernote介紹之詳細,提醒自己更該好好劍氣這樣的數位情報整理習慣。這兩天把各班教學紀錄利用Evernote當每天的教學memo,感覺不錯用呢!從Evernote的『單一帳號.多種設備 』介紹可知,各種載具都可以玩,包含到WinMobile喔!
我抓iPad上Dropbox與Evernote的畫面,也是抓完、上傳到Dropbox,再來上傳、寫部落格呢!
![]() | ![]() |
不過,還想貪心點~這兩個可以與gmail、google日曆或文件相通嗎?不是說『凡走過必留下痕繼』,那麼,曾記錄過的(evernote)也該早日搞定產出(endnote)啊!哈哈~
沒有方向?也還保有倒退空間!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9-01 05:46
這是個野人獻曝的發現與領悟。
當我漸漸習慣了觸控螢幕裡的鍵盤後,仍小小感到不便的,除了數字與標點符號的切換外,就是「沒有上下左右方向鍵」最覺得不方便了。
雖然這可以利用手指觸控任何位置,但就是在字裡行間,想一指點準時,難度頗高。再來,我發現各式載具的觸控鍵盤就都有倒退鍵(Backspace)呢!一寫錯的字可以立即處理,而前幾個字的話,就還是得費時一些。
接著就是耍寶卻又嚴肅的領悟了。
我們的教學與科技的應用、政策推動,是否一定要跟隨最新與流行的科技?是否可以不必太自由點選(平板電腦為例)、但可以一步步地一需要明確地方向性移動(方向鍵),多向度地保持彈性?
我隨時提醒自己:絕不是用了智慧型手機,我就一定更聰明了;當然也不是用了平板電腦後,所有的桌機與筆電就被淘汰、無法整合利用了!
不是提醒我們都還有「Backspace」嗎?新,不一定真好,但若能用心地與既有運作體系整合交織,就一定可以加值與創新!
真還有不便的,也是缺少了TAB鍵,是不是缺少「定位」,就更別提想怎樣多工(Alt+TAB)了!所以我也不斷問:平板(Tablet)又將如何?都要先定位(TAB)好,才能讓(Let...)好事發生。
再加上沒有滑鼠的左右鍵可以按一下或兩下,那就早些釐清與建立新習慣~不必再左右搖擺地,好好地定位、掌握方向,也在『記得有倒推空間』的心態下,持續與時俱進、認真教學相長!人機,都不比人心、人際更需要定位與彈性的啦!
是太超過,還是輕鬆平凡?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31 20:15
先用兩張相片夾擊呈現一天的樣貌。第一張是早上到自然教室、裝上大電子鐘的時間,第二張是小小慶祝今天豐收探索的點心(當然分好幾天才嗑的完啦!)
![]() | ![]() |
『是太超過,還是輕鬆平凡?』,指的不是相片內容喔,是指今天利用噗浪紀錄一天學思疑問探的歷程,主要有兩篇:
1.這學期的週三整天,我有研究所課程,今天還沒開始,可以也為日後的『週捷輪』預想一番20週的模式。平行時空的想法,可能涵蓋了自己的教學、學習、參與專案等。按照學校作息到放學後、返家的所有流水紀錄。也許,哪一天想到,可以再整理分析吧!
2.早上三、四節時的氣候主題探究網站整理 。
原本想放學後好好玩一下,先到師大圖書館取書『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乖乖,竟是兩大冊、銅版紙印刷的厚重?!只好先搭公車回家~一不小心,也在車上『速翻』整理想法,就略翻完一大本了?!

還有些在車上利用手機寫在google日曆的感想:
*看書想法
怎樣有效掌握重點?目標為何?整理書目錄與網站、圖像、staff層級觀,加上研究與創新。
公車上速翻,抓記重要標題與圖、表。這些文章的先驅地位?你自己的掌握又如何?把staff各面都談到,雖由不同作者串聯,我還是自成一體地全觀啊!
*超過或輕鬆平凡的自我回饋:
看似一天之壯觀,也無需在晚上成格時表現得多偉大或沉重,終究是一瞬一事地前進,而今天看見了刻意積累的成就而以。這樣想,也才可以持平地常續前進吧!
呵呵,剛剛買冰棒時,還先貼在額頭上,『模擬』讓今天過燒的腦袋降溫些,早點睡了,晚安。
熱鬧開學與尋寶,玩想造雲造山與落地生根放送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30 21:15
才說昨天安靜,可以認真備課,那今天開學日的熱鬧,就讓自己備課得『玩瘋』 了~想玩『造雲造山』計畫,還想研究『如何自製棉花糖機 』,不只DIY棉花糖,更可以自製一台棉花糖機呢!阿簡也有一篇綿花糖機DIY 。
整個早上看到好多小朋友,認識的不認識的,讓自己更認真尋寶~先是器材室裡的洋菜膠、萬能糊、透明塑膠盒、吹泡泡機、簡易風向計、包裝教科書的大張牛皮紙、棉花團、過期該丟棄卻全新的口罩、長條海綿板、保麗龍盒....。
![]() | ![]() |
哈哈哈,加上又翻到幾年前跟著畢業旅行到台中科博館買的『側看台灣』、『水的故鄉』海報,期待自己與孩子們開始拿著調色盤般,以手邊可以想見與取得的材料來發揮創意,揮灑展現學習的彩虹般多彩喔!

主要藉由天氣與地質主題活動,與孩子們一起探究、建模與表徵『雲、颱』(造雲)與『地質地貌』(造山),考量各種材料的組合應用,並且發揮小組合作、針對主題進行研究與分享報告。
另外,想小小地發起個小活動:玩落地生根放送。
去年的落地生根 ,帶給自己與孩子們很多討論與想像空間,擺在陽台一個暑假,有些掉葉後,自己開始長芽了呢!讓我想到這樣的玩法:若您有教學需要的話,我可以送給您喔!我們可以約在台北或台灣各地,我可以假日順道去玩,或者來個小小聚會也不錯,意者請與我email聯絡喔!
![]() | ![]() |
網路、雲端應用?當然也會一起玩到喔!我也正整理一次2.1版的可攜式Moodle安裝筆記呢!
藉大創小物促成AV屢優!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9 18:23
今天的校園好安靜,小風小雨的,雲飄動好快,讓自己專心地在自然教室裡,想像明天起,孩子們在這裡的精彩熱鬧。
之前介紹『怎樣上課才最棒︰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
1、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
2、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
3、促進學習的課堂氣氛
4、教學內容清晰明確
5、創建意義的師生交流
6、教學方法多樣化
7、促進學生個體發展
8、“巧妙”地安排練習任務
9、明確的學習成果期望
10、完備的課堂教學環境
我特別對『2、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認真思考與研究,以下整理書中所提:
定義:有效學習時間(time on task)是學生為達成既定目標所實際使用的時間。
*衡量指標
o 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認真地參與課堂教學
o 學生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分心
o 學生在上課時不會感到無聊
o 學習成果內容豐富,與學習任務的要求相應
o 每課時、每日教學計劃、每週教學計劃遵循其自身的、有教學法依據的節奏
o 積極活躍的學習階段與休息放鬆階段相交替
o 很少有違反紀律的情況出現
o 學生不濫用自主學習的機會
o 教師不偏離主題
o 教師不干擾學生學習
*行動策略
o 教師做好課前準備
o 師生都守時
o 排除組織上的瑣碎事宜的干擾
o 課堂教學過程規劃清晰
o 每日和每週的課堂教學節奏安排適宜
o 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佈置學習任務時給予細緻或寬泛的引導
o 課外整治違反紀律的行為
o 課堂教學過程安排注意力訓練環節、熱身練習以及收尾放鬆練習
同時,把暑假在宜蘭冒險的AV屢優 再翻看一次,在此先以最近買的『大創39元小物』來準備一番~營造『最大比例有意義的學習時光,教室常規與默契,學生之間的正向互動』!
![]() | ![]() |
拍按一下亮燈的小夜燈,我可以拿來當『別人在說話、但我有想發言』的小訊號,來取代高舉手臂也影響他人專注的情形。磁感開關與一般的防盜器很像,只不過是亮滅來取代聲響。影片:
黑白小板、塑膠盒與袋子~順便也為『平板電腦』應用尋找靈感。還有像ipod造型的計時器?!哈~可愛!
![]() | ![]() |
讓我可以想像每個物品在教學當下的獨特地位,並協助串連師生互動、每個人的工作記憶,隨著時間之持續前進、同軸多軌,都可以樂見其往好的方向推進。過了一個暑假,可以提醒六年級的孩子們回想兩個月『就這麼飛逝了』,那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每一節課的相處時光。
或許有些耍寶,但總期盼可以在這樣輕鬆氣氛裡,與孩子們建立與實踐好的學習常軌呢!(大概就是把1、2盡可能準備好,才有往3邁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