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Download! 我們繼續web up!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25 17:47
我還想今天中午怎麼便利商店找不到Download!,下午在書店才買到,啥米?Download即將下檔不出刊了?說啥也要寫一點感想與感謝。
曾想過Download!是下載軟體的意思,在web2.0時代,因為許多好工具都成為線上版不必下載了,那麼可以改名叫web up,哈~而且,web up,也有wake up的諧音,提醒自己十年前初接觸網路時的感受「今日不做遨遊網路的自由騎士,明日將淪為漂流網海的受迫難民」。
每個月25日是我的下月之開始。也才一個月前寫的一篇,現在就要終結….百感交集,但我要說說自己想做的事。
我大致將工具與媒體型態分為文字、聲音、相片圖片、影片、動畫、電腦與網站管理等類型。其中對教師或學生教學有效的應用,就會多做些教學介紹,而且要中文、免費、直覺操作的。在數十期Download裡,上述三項條件都有達成。
也像施典志先生在本期的「期待更美好」感言所提:我也活用Firefox與共享書籤、RSS、剪貼簿等,在流暢地思維下將各種資源、工具、網站分類整理,再與大家分享。每個月玩得有點喘不過氣是因為一期的Download!就有好多好康的,但她卻即將停刊,是等我好好整理出來這些資源介紹與教學應用嗎?至少,我這麼期許與自勉。
有人說:教育無它,唯榜樣與愛。那麼,網路世界的美好與未來,也正是無私分享得以促成。「創造教學多樣性、添加網路教育味」,我要謝謝Download!這些年來相陪,讓我每月都有得能添樣加味的美好與創意來源。
放心,我早已wake up,也會繼續web up!
(註:自薦一番送上myshare~)
wink:輸出頁面與多種格式設定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23 21:10
這篇要介紹wink的輸出頁面大小與多種格式設定。
首先,在編輯wink時,常面臨抓取畫面與wink編輯視窗等大的困擾,所以可以先將屬性頁面關閉。
【檢視】→【屬性列】隱藏或顯示,如下二圖:
![]() | ![]() |
後來,我考慮呈現教材時,無論是網頁或影片,可以不必那麼大畫面,以前常把螢幕設定改為800*600來錄製,但視窗畫面視野變得小了,不甚恰當。而Wink,恰可以仍以1024*768製作,最後一次調整比例(通常我是將它縮小)。
【專案】→【縮放頁面】,如下三圖:
![]() | ![]() | ![]() |
在部落格裡,我後來利用Wink製作,反而少編譯為swf影片,而是利用wink匯出為HTML,可以直接獲得畫面圖檔(匯出時設定圖檔為JPG格式)。
【檔案】→【匯出為HTML】,如下三圖:
![]() | ![]() | ![]() |
還可以匯出為PDF檔呢! 【檔案】→【匯出為PDF】,如下三圖:
![]() | ![]() | ![]() |
最後,也讓人驚豔的是:利用文字框的註解,可以匯出為文字檔喔!
【專案】→【將文字匯出到檔案】,如圖,指定匯出的文字檔:
![]() | ![]() |
就是在每一幅裡的文字方塊內容喔!
![]() | ![]() |
厲害厲害,可以一兼多顧呢!
喔對了,這是開兩個wink,一個錄另外一個....
(我抓的是Firefox畫面,又在wink裡加許多文字方塊,畫面可能亂了些,不好意思喔!)
Intel E教師:Teaching Thinking with Technology網站簡介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23 20:21
Intel E教師「讓今日的學生準備好迎接明日的挑戰」,目標清楚,教學與科技應用的策略方法就明確可行。相信許多老師參加或聽過研習,由Intel公司贊助、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系所辦理培訓和推廣。幾年下來,國內有許多老師用心設計資訊如教學的分享教案和資源。
新版的Intel E教師,「Teaching Thinking with Technology」,教的主題是「思考」(您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在課堂裡教過喔!),利用網路工具來教(這次新版的Intel E教師的三種網路工具,用來引導三種不同層次的思考能力之學習與應用)。目前,師大教授們正進行教材與網站的中文化工程,相信很快大家就可以學習與應用。
以下先介紹從Intel教育入口來看這三項思考工具的概念與使用:
從入口首頁點選左邊的「Tools and Resources」進入,可以看到這三項工具。每個工具的介紹和使用規劃有其一致性的邏輯,因此我以兩步驟先介紹: 1.進入該工具、Overview and Benefits 2.簡介功能與網頁畫面 | |
Visual Ranking Tool 把心裡的想法,一系列的清單,在和小組討論後,加以排序,並能看見其他組的排序結果,並加以比較。 點選Enter | |
每種工具的圖示有四個選項: 概述與好處、試用工具 專題案例、教學策略 以下,我都先點選Overview and Benefits來介紹各項工具。 | |
這個項目清單是由老師先提供,然後學生小組登入帳號後,可以: 1.搬移清單項目,排出上下順序 2.項目裡可以寫註解 3.左圖是與其他組比較的相關結果 | |
Seeing Reason Tool 利用文字概念圖呈現對事件的因果關聯,而在關聯線上還可以表達增加或減弱後續項目的效應 小組作品可以存多次檔案,保留討論或改變的歷程 | |
小組自己設定要表現於因果圖裡的關鍵字詞,然後建立關聯線,整張圖的版面配置,可以自由搬移調整。 | |
Showing Evidence Tool 呈現一個論述,利用老師提供做行蒐集而來的證據,表達其支持或減弱主張的關係。 每個項目可以添加註解補充說明,而小組之間可以互評,針對該組的作品給予回饋。 | |
右側的證據庫可由老師提供或學生蒐集,支持或減弱主張的關係可以給予權重。 整個操作是希望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主張論述,表達完整的看法。 | |
接著,我們再來看每個工具的專題案例,請點選Project Examples | |
單元教案:這是完整的教學規劃,從教學目標、活動安排與工具使用設計,完整呈現。這也是參與Intel E教師培訓時,老師們可以小組合力完成的作品。 專題構想:以主題案例方式呈現此工具的應用。 這些案例,教師可以引用到自己的工作區裡再加以修改使用。 | |
每個工具的登錄區分為教師和學生。 這個平台的帳號控管邏輯,是由老師申請自己的帳號後,自己建立學生的帳號。(我覺得這樣可以減輕網站管理者的負擔,更何況,這個網站是世界共用,只要老師們有興趣,就可以參與) | |
我們先按下 Teacher Workspace, 選擇If you are a new user,Click here to register 先註冊帳號。 | |
當然,您必須先提供電子郵件帳號,未來若忘記密碼,也寄至此信箱。 | |
申請完成後,就可以登入試試喔! |
現在,您想到什麼?或是認真地後設一下:您怎麼想的?往後,我們也一齊來玩玩這工具喔!我先提出三項觀點讓老師自行區別一下,或許將來在釐清概念時比較清楚:
1.教學生思考:上述三項工具可以發揮不同的應用與思考深度(坦白說,教學時間還是要先抓緊。)
2.利用科技工具輔助思考:例如我常用概念圖、Excel等軟體工具,上述三工具的教學思維,我發現幫助自己利用概念圖思考時「怎麼想」的層級上。
3.思考利用科技輔助教學:這是老師的資訊融入教學之教學設計。若以ASSURE來說,主要是在SUR階段的整體思維:依教學目標找到合適媒體和工具,實際使用並促成學生互動以獲得好學習成效。
到K12來作客!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22 23:04
坐高鐵到高雄玩,參加高雄市第12期K12教師網路進修開學典禮,今年正式開設學生網路課程呢!找找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可以旁聽的課程,即能進入該課程喔!歡迎到台北縣 、高雄市 K12作客喔!
這是目前進行中的網路研習課程:
台北縣第十期教師進修課程 | 高雄市第12期教師進修課程 |
E化教學easy go 電子繪本創意秀(暫時不可旁聽) | 悠遊科學系列─自然學習步道 |
高雄市學生網路進修課程 | |
資訊花園—非常好色學習站 |
在網路教學平台裡,有個guest參觀者帳號,不需登錄密碼,即可直接進入可旁聽的課程。以K12數位學校為例,利用參觀者帳號進入後,到全校課程即可看見與進入歷期開設的研習課程,其實有許多機會可以再利用的,無論是自修或辦理研習。而且,各縣市的K12 帳號都是通透的喔,方便縣市自行管理、又可以立即交流。
![]() | ![]() |
![]() ![]() |
畫說DNA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17 21:48
翻拍的老朋友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15 22:50
583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15 21:33
用腳算減法!
作者:塾長 日期:2007-04-13 21:42
「攝影其實是用腳在拍照」,「攝影是一種減法」。這次來比較鏡頭焦段、取景與構圖、以及曝光值的不同。
一般而言,鏡頭所見與我們肉眼看見的視野相同、大小不變的,稱為標準鏡頭(50mm);視野大、景物變小的稱為廣角鏡頭(<50mm),視野小、景物變大的稱為望遠鏡頭(>50mm)。
用腳在拍照,指的是您要到達那兒,才有機會拍到好相片;攝影是減法,指的是在您的觀景窗格中,必須取捨抉擇要放進什麼。
變換鏡頭的焦段,讓您可以少走幾步路,多幾種減法運算,就能嘗試出不同的相片效果,以下我們將比較介紹:
廣角鏡頭 | 望遠鏡頭 |
![]() | ![]() |
腳蹲低或墊高、鏡頭俯仰調整,都將改變構圖效果:
由上而下拍攝 | 蹲低平視拍攝 |
![]() | ![]() |
曝光加減一點,以往拍底片捨不得輕易浪費,現在利用數位相機
,可以多多嘗試:
曝光不足變暗 | 曝光過度太亮 |
![]() | ![]() |
在拍攝時,由於被攝體並非均勻亮度,您必須取捨要針對哪一部份做正確測光,否則,就必須另行補光(以閃光燈或是補光板):
針對綠葉測光 | 針對洞內測光 |
![]() | ![]() |
小結:
數位相機的好處:可以多多嘗試與立即體驗,所見即所得。用腳算減法,按下快門前,決定許多選擇,就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