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設計(Concrete Design)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20:25
定 義:在有限的資源、特別的目標下,進行空間的設計。
教學目標:發展一個領域下可供選擇的項目的知識(如不動產牽涉到的知識); 學習如何在有限制的條件下作好的解決方案; 提供學生練習計算與量化、法令、經濟的規則,以及其他權利活動的範圍。
適用方式: 發展一個可行的模式在一些已經被事先要求的條件下, 如修整一間房子、安排一個活動等。
限 制:必須要求學生向一個工程師或建築師一樣的解決問題。創作一項藝術品就不能放在這個模式下實施了。
Introduction
實體的設計專案開始於需求。是誰需要這個設計?為什麼?陳述一個令人信服的情境來描述需求,請學習者找解決辦法。
Task
清楚描述最終產品的樣貌(例如,一個美麗、結構堅實、多層次的天井),以及學習者實際可以學到並展現的技能。(例如只需要利用幻燈片描述設計方案,製作稍具規模的模型或是實際成品、提供藍圖與零件清單和費用表等)
Process
1、先看看解決方案的相似範例,並思考為何在這種情況下被需要。
2、集思廣益,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3、在符合制約因素的基礎上,評估解決方案 (提供一個工作矩陣,包含需求目地與限制項目,可依序填入評分值) 。
4、選擇一個解決方案和詳細說明實施方式。
5、學生將創造一個產品或活動,表明他們的概念的理解。可適當提供鷹架。
有紀念意義的成品(Commemorative)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20:14
定 義: 決定一個適合的方式來紀念一件事或一個人。
教學目標: 深入地學習一個人物或機構或事件, 並且慶祝; 判斷哪一個是重要面;學習如何呈現摘要在表格中。
適用方式:最適合用在社會學習領域。也可以用在語文領域的作家、特色、職業學習上。或是自然與科學領域的科學家、重要發現的學習上。
限 制:「紀念」一個人或一件事通常都是很複雜且多面的, 而且常常會有爭議。
變 化:小組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主題來紀念; 或者可以指派小組運用相同或不同的媒體進行「紀念活動」,或是讓她們自己選擇;也可以將學生的成果組合成一個紀念公園的形式呈現。
Introduction
誰/什麼是XXX呢?為什麼要紀念它/他/她呢?你如何掌握這個人/機構/事件的重要事項,把它變成一些故事加以講述呢?
教師可以將任務限制於指定的形式紀念(郵票,錢幣,壁畫,紀念碑),或是不拘形式地開放。
Task
你的學校/城市/國家已決定紀念XXX,您被分配到一個專責小組,將設計一個適當的方式來紀念XXX,雖然沒有設限,你的設計仍要描述相關的規劃:預算,大小,位置等。
向評選委員會描述您的設計,你需要列出說明,包含哪些方面是你不易表達的困擾,或者可以利用其他方式來呈現。
Process
1、第一步是要盡可能了解XXX~提供鏈接和其他資源。學生可分成不同角色,依任務來看XXX的各方面
2、建立有關XXX是值得紀念的各面向清單。
3、熟悉一些紀念人們/機構/活動榮幸的方法。 [插入鏈接到其他的例子。]
4、為您的設計產生想法。 [提供指導進行腦力激盪]
5、決定最佳的解決方案並描述它。
6、[提供其他細節有關如何描述他們的設計: PowerPoint簡報?書面報告呢?模型?等]
合作設計(Collaborative Design)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20:07
定 義:解決衝突意見, 並且在有限制的條件下一起工作, 設計出一個計畫、政策或明確的目標。
教學目標:學習議題中相關的訊息,如同將參與者的意見做關聯;學習建立共同看法;學習在有限制下發展一個計畫。
適用方式:可以用在發展一個有爭議議題的計畫, 如土地利用、建築興建計畫、政策制定等。
限 制:這個模式應該只被使用在當衝突會影響結果時。
Introduction
有人認為這件事很重要,但也有人以為然,甚至強力反對。到底事實是什麼?究竟有什麼問題呢?如果呈現了許多清楚的事實,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不同意見?我們能提出雙贏的解決辦法嗎?
Task
清楚描述最終產品的樣貌(例如:一套政策,一所學校的網站,重新設計規劃,市區街,規劃一個新的大球場) ,並告知學生們採取何種形式呈現: ( 利用幻燈片描述解決辦法?實際產品嗎?縮小規模的模型?藍圖打印?清單?一個網站? )
Process
1、學生需要建立有關事實的各種意見與問題。 (提供鷹架,使得正反意見顯而易見。 )
2、研究類似情況的國家或世界各地,看看他人在類似情況下的做法。提供鷹架,使學生能夠保持成功的紀錄,以及他們已獲得的。
3、檢視可以加強觀點的資源,讓學生為他們的立場建立好的論點。提供鷹架。
4、利用建立共識技術以解決衝突。提供鏈接到這些技術。
5、建立最後產品,依需要分派任務。
WebQuest各模式(Patterns)的模板簡譯說明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15:03
在WebQuest Design Patterns 中,每個活動模式都提供有學生與老師的模板,呈現這種WebQuest活動模式的架構(但WebQuest Taskonomy就沒有這種模板)。好像要趕『暑假作業 』的心情般,我想一個個把WebQuest各模式(Patterns)的模板簡譯起來。
![]() | ![]() |
每個我都先看前三項:
Introduction:引發學習動機與情境引導的介紹。
Task:學習(個人活分組的工作目標)任務的描述。
Process:探索過程的安排與指引。
這樣,就能提供大家針對這種模式,以及身邊可活用的學習主題加以配對來進一步設計了!
這兩個就先掠過喔:
Evaluation:描述達成任務的要求與評分方式。
Conclusion:說明完成本次學習的意義,並可以提出新問題或補充連結,提供延伸加廣學習的機會。
另外,我也會持續加上對這些模式的主題構思或應用想法,之前的任務(Task)專區 也一樣會持續補充。
推動eLearning,從第七步開始走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14:31
翻看之前北縣k12『起跑的原點 』,現在又有配套整合思維(校本網路進修 與自在架站 ),我想到把『推動eLearning』規劃比喻為十步驟(包含人事地物),現在可以從第七步開始走了。
前三步分別是網路、主機與平台,因為這些才有推展eLearning的ICT機會。(我認為,北縣的k12是從這一步開跑的,阻力小很多。)
四到六步是對應在教育系統(eLearning裡也看這三類)中的人是否準備好了:
行政與管理者承諾的政策、經費與人力支援,教師、課程製作與呈現,以及學習者主動參與和投入。
第七,開始啟動:實體與網路混搭的教育運作,當然,初體驗時力求小而美,也要保有即時調整的彈性。
第八,進一步規劃行動方案,可以先從教師專業成長的混成、校本研習規劃開始,再到學生的數位學習。
第九、能持平常態地看待這樣善用網路科技所促成的數位機會,無須花費過多人力與設備投資,也不必寄予太多妄想和夢幻~玩真的也認真玩就好。
第十、親身領受教育現場、組織內部的變革和創新熱度,並能再展望真正可行的未來。
呵呵,如果起跑得順暢也快又好,那就有時間可以『幻想』第11、12、13步.....
此外也要好好坦白一番:從第七步開始走,絕不是躁進求快的考量!
*既有的ICT基礎串連與應用之多元、普及,都已具備推動eLearning的成熟條件,尤其,上網,對於教師備課與教學當下的師生活動,可說是開機就會進行的基本工作了。
*第七步,實際上正是對應著既有教學系統中,學校行政、教室課程與教師學生活動的基礎關係,可以藉著『貼合既有教育系統之綿密運作』而提供最即時適性的教學支持與服務(對學生和老師皆然)。大家看待這樣的實體、網路混搭,都可以用原來的關聯層屬來設計出最好的運作模式。
*也因體驗過這樣的效益後,我們回頭看前三步的需求,相信也能得到行政端的支持、更有教學端使用者的上手熟諗,對於IT夥伴的投入努力就可以看見彼此互助的最佳樣態。
*進一步我們還可以思考如何促成每間教室中上課的所有需求之滿足,在教師們備課階段就建立好互助互動的連結。
*報告完畢,加上lucky 7也不錯啊!哈哈~
看時間如吃飯、花錢與旅行之『六定一不定」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8-21 14:04
近日每天都是『自由時間』,可以完全依自己想去哪就去哪、想看啥就看啥,說真的,還是充實地過,只是全由自己『排程與行動』,得多費一番心。找到一些探討時間管理與行動效率的書,覺得有些比喻很貼切,也很能拿來說服自己:
*用吃飯來比喻『有許多事情想做,選擇太多』~
你一天的主餐是怎樣決定的?若已決定一道主菜了,其他都自然『不予考量』了不是嗎?這樣就能『定向』、『定心』,專心享受美味就對了,無須擔心過多選擇必須割捨!
*用月薪來比喻『固定時間與自由時間』的投資~
每個月的薪水,都會固定支付貸款、信用卡、水電、電話、網路費開支,也會定期存款或支付保費。剩餘的就當日常開銷、娛樂與自由支用。當然啦,愈能開源節流,就有愈多花費的自由。
每天、每週的固定時間也是~家庭、工作、交通等固定時間之外,有許多可以善用的零碎時間、自由時段,你也可以『有目的』地用來學習、逛遊,而有另番收穫。每天的時間存摺都會歸零再重新擁有廿四小時,投資報酬率就『定時」、『定程』存在心裡的幸福了。
*旅行前往一個目的地,用來比喻『行事流程與行動效能』~
你是邊走邊找路標、是手帶旅遊指南邊看邊走,或是利用GPS定位,規劃最短路徑,然後儘速到達呢?
一天之中有許多『無特定目標與進度』的時段,也沒特別的『趕路心情』,不過,若是有目的地『提昇工作效能、善用工具精進流程』,相信能學會不同的工作處理方法而『定力』、『定調』善用於各種情況中。
好好檢視上面三種比喻,六種『定』,我也獲得一個『不定』呢!無法得知一天下來,會有多少收穫呢?哈哈~既然不定,也就不必太認真算計,反正,每天還是要吃、要花錢也要旅行著,都『順便』提醒看待時間的『六定』~天天開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