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研讀paper的玩法!

      開學不到兩個月,已開始享受那種生活充實而不忙亂、教學聚融而再統整的心流時光呢!原來,我把教學、研究、生活、休閒,都漸漸當同一件事來玩GAME 啊!而且,想通可以利用Keystone 來整併週捷輪與臨致靈想好就能愛不完喔!
      我的教學現場是五年級自然、在群組專科教室中,接著即將開始科展研究,此外,對於『基測考題 』整理,目前想以亞運和花博當串接主題,也繼續玩ICT的教學應用。

      原來在教學現場的教學相長,現在又多了教學、學教的雙循環:這兩天確立自己想研讀的期刊paper,以2007~2011為主(已有期刊開始2011volume了),我先把各期刊的網頁利用Scrapbook整理起來,先看各篇標題與摘要,再選定幾篇開動、抓大概念等等,這樣的研讀工程,希望可以建立成為好的讀書策略與習慣。我關切的主要議題是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電腦輔助合作學習(CSCL)與論證(Argumentation),有興趣的夥伴也可以一起玩喔!選看期刊如下,好像多了點,呵呵~

*Science Education
*Computers & Edu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ci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讀paper才發現自己的閱讀、筆記、思考習慣可以再精進,像今天看『Teaching and learning science as argument』,在書桌上讀一讀,也把它貼在牆上看,也有新奇感與發現呢!

attachments/201010/0435587905.jpg

GAME~Goal Assure Motivation Effective

      在這週上課過程裡,利用遊戲手把讓孩子們玩2P考試 (植物的根莖葉構造單元),讓我體會到這樣的想法:把Game的四個字母找一個單字來連結:GAME~Goal Assure Motivation Effective:目標確保動機有效!

      明明是考題,怎麼孩子們的興致如此之高?小組活動的遊戲過程中,雖說人人(兩人參賽,另一位為控制滑鼠的裁判)專注投入,但到了全班選代表拼比時,卻是觀眾比選手更激情吶喊地參與啊!(呵呵,等於同一份考卷,在遊戲的包裝下,考了好幾回呢!)

      我認真地思考,並提醒自己可能的隱憂:到底孩子們的專注,雖是由電玩遊戲的『感覺』引發,但對於學習評量的實效,有沒有提昇機會?或者說,在情緒高亢(競賽的緊張、愉快氣氛)的時候,是否有助於學習記憶的保留?

      如果只記得遊戲好玩,而忘了考題的回饋提醒(答錯了會暫停時間讓孩子們看正確解答),這樣就不是我想要的了;但如果是孩子的整體精神狀態提昇~既玩樂有趣,也輔助提昇記憶,這樣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啊!要不然,以後的兩節之間下課,讓孩子們自動玩這樣的考試遊戲也不錯!

      遊戲部份先談到此。我接著談教學設計:我買遊戲手把,本身也有種『玩心』~看看孩子們會怎樣參與。對自己而言,除了這次看到孩子們對於電腦式遊戲投入之外,在上回『校園植物地圖與撲克牌』、『水管模擬水分運送』與『顯微鏡探索』的活動中,也曾有這樣的學習投入時光。因而讓我有了這樣的連結:目標,可以確保動機有效(有力)~無論是老師設計或學生自發(小組共識)所建立的目標,都能驅使與確保當事人的動機與注意力調度,進而發揮最大效益~以達成目標或到達目的地。反過來,若是當事人沒有明確目標(且有適合的難度與能力挑戰),動機將無法凝聚、注意力也容易分散,不僅學習效果不佳、教室氣氛也不是那麼理想吧。

      okok,上午k書完,就下決心買給每人一片小板(各班輪用)~下週要教分類,讓孩子觀察與寫生,繼續玩GAME!

attachments/201010/6974077207.jpg attachments/201010/2150598415.jpg

      呵呵,每人一台iPad?想想就好啦!倒是真有師生人手一機的行動歷程喔!江老師有篇『蘇格蘭一所學校導入iPad 』介紹,我看了『Fraser Speirs 』的網站,也在噗浪 上分享一些發現:
1.每台ipad都長一模一樣,讓老師與孩子拿到自己的,需要好好規劃與標記。

2.給小學部孩子們限制多,中學部有些開放(主要還是在app取得部份),另外也給老師一些經費可以買自己教學需要的app
3.特別提到讓孩子帶回家時,先由家長簽同意書,而小學生回家只可以充電就好,不要連上itunes。這樣『在家充電→到校使用一天皆可不必插電』的優點,作者也提到以後筆電沒有那種撐十小時的電池,大概很難賣得好了。
4.他們原先考量買ipod touch,而正好ipad上市,後來就轉向買ipad了。當把此消息告訴老師們時,這位資訊專家自嘲說:難得一天中有一堆人來問ipad到了嗎、何時可以用?哈哈~
5.他們利用Mac主機系統的同步化,我看不太懂,但似乎是有好的作法了(雖然還是很耗時間),而作者也對這樣的同步化系統的未來版本有些期許。

      像我自己也對iPad或iPod遊戲的設計與教學可能關聯玩想很投入呢!一樣是GAME~Goal Assure Motivation Effective的體現吧!!

標籤: assuire game iPad

老朋友陪我在iPod Touch上『放煙火』!

     新買的iPod Touch,想比較看看螢幕大小的呈現,就拿這個『iLoveFireworks Lite 』來試試。想起擺在防潮箱多年的DV,在1998年買的,當時的,電腦都還沒有IEEE1394端子呢!電池早已沒電了,還好可以用電源線,藉IEEE1394端子線接上筆電,直接錄在Movie Maker裡。

attachments/201010/5331673150.jpg attachments/201010/6148484116.jpg

      說來也巧,第一天買iPod Touch,先試拍煙火看錄影效果 ,而這次首拍iPod Touch上的App影片,也是『放煙火』耶!而且啊,這台DV可也陪我征戰過多年煙火秀喔!老朋友,就是這樣巧緣!

*首次操作,在Movie Maker裡把影片轉直立:


*正式『放煙火』!

1104 ,再補幾張『拍煙火』~也是挑戰快門時機呢!

attachments/201011/5838475689.png attachments/201011/2779533074.png attachments/201011/5663898156.png


後記:我對科技產品的名言是『先買先享受,早買不要後悔』,現在,真可以再利用老朋友一起玩新,整個人的玩心,早就再享受一番,哪需要後悔呢?

標籤: IPOD

『落地生根』初登場!

      今天,終於到了適當時機,讓孩子們看到一個月前栽下的『落地生根』。在ASSURE確保有效的設計裡,這樣『未來完成式』的小確幸,從孩子眼裡看得見喔!以下,也把相關準備的部份,以圖片說明:

      配合教學進度,當然也預先做好準備,也該謝謝這些落地生根夥伴『搏命演出』:

attachments/201010/0875974596.jpg attachments/201010/5984188576.jpg attachments/201010/2447338555.jpg

      不過,今天取到教室時的根系較密,我想泡一天水試試:

attachments/201010/7292488399.jpg attachments/201010/6216407758.jpg

      當然,沒忘了『母株』,當時折斷的枝幹位置也長了一些小芽:

attachments/201010/9182297680.jpg

      接著分享整個實驗與觀察活動:

      我有一節課提供一堆塑膠瓶罐管子,讓孩子們設計一些連通管與虹吸遊戲~想想高於五樓的小葉欖仁們,怎麼把水送上去啊!而利用莧菜觀察植物吸水現象,但可能因為是冷凍蔬菜,效果不佳。

attachments/201010/4958619625.jpg attachments/201010/2211923144.jpg

      因此將已發芽後的綠豆苗放在紅墨水盆裡繼續嘗試,另外,也讓孩子們比較泡水與否的綠豆種子發芽情形,還有提供各組觀察用的樣本與工具:

attachments/201010/8182848736.jpg attachments/201010/6365978091.jpg attachments/201010/2269042989.jpg

     包括上回撿到的台灣欒樹落花與楓樹刺果:

attachments/201010/7904581245.jpg attachments/201010/6120165596.jpg

      走廊陽台花台長出可愛小蕈傘,先請孩子們光看別摘摸...

attachments/201010/8781276840.jpg attachments/201010/0940770954.jpg

      此外,可以拿遊戲手把的透明外殼,給各班孩子們開始種綠豆與落地生根,真好!

attachments/201010/5186050729.jpg attachments/201010/4035381513.jpg

     還有還有,加上iPod,我就多一台可以玩QRCode的載具了!利用『KAYWA』網站產生的QRCode,字多一些圖也變大喔!

attachments/201010/7839663989.jpg attachments/201010/1359556129.jpg

標籤: qrcode

      晚上找了一些iPod Touch的應用,看到有趣想進一步研究的,就直接推薦到Facebook上,很方便。對於這個『Vernier Video Physics 』印象最深刻~以前在研究Probeware 時就看過Vernier公司 ,網站上也有課程與產品應用的介紹喔!

attachments/201010/3099983722.jpg

      從產品介紹的網頁中,看到的是在影片上,畫出運動軌跡點,然後也能產生xy座標圖。自己試了一下,發現可以拿自己拍的影片來玩耶~有意思!明天找學校壘球隊教練看看!

      這與自己想玩『花博模擬考』的方式很像,我還找到一個『Strawbery Banke Museum 』,反而更希望看到未來的花博導覽應用呢!

attachments/201010/5812642903.jpg

      此外,10月份的科學月刊 有『芙拉兒博覽會』特輯喔!看看Flower,美麗的力量!

attachments/201010/9849191336.jpg
標籤: ipod

如何讓孩子們忘情鼓掌?

      我深信,孩子們在上課中忘我地鼓掌歡呼,是他們自覺精采奇妙的時刻,相信更是為師者可遇不可求的自我報償。在自己上課的印象裡,有三次孩子們忘情鼓掌叫好的時刻。

      第一次是在介紹Firefox的Scrapbook,將剪貼後的網頁文件畫重點時,已有孩子嘴裡喊酷,而利用橡皮擦功能刪去文字時,就響起一片掌聲了!
      第二次是玩Google的Sketch Up,先利用滑鼠滾輪放大縮小模型,接著翻轉模型的那一剎那,再有掌聲響起。
      雖說科技工具有趣好玩,但孩子們的反應,也讓我學會鋪陳活動與醞釀高峰體驗的時光。
      然而,第三次的掌聲是這週自然課裡,自己很意外的體驗,請先看這幾秒鐘的影片:




      沒錯,就是我把上回颱風天揀來的楓樹果實 輕丟到桌面,那噴落出種子的一瞬間,也讓幾個孩子像是被驚嚇到而鼓掌呢!接著,是利用顯微鏡拍這些種子的放大200倍樣貌,呵呵,有孩子說很像蛀牙~

attachments/201010/0554155272.jpg attachments/201010/0538744333.jpg




      這也鼓舞我想認真思考與設計:這樣充滿於大自然中的生命精妙設計與驚喜,怎麼放到教室活動中,讓孩子們體驗感受呢?繼續加油!

數位學習的定義與教育應用

      隨著科技進展,人類的生活與社會早已覆蓋於資訊與網路連通之下,科技的發明與應用擴散所帶動的社會進步,也賦予新的教育目標~提昇更好的公民素養與競爭力。同時,思考藉由科技助力來達成教育新目標的作法,也連帶必須調整既有的教育運作模式。於此,『數位學習』領域的探討應運而生。
      我對數位學習的定義為『以數位化形式(包含軟體、硬體與網路與人機互動的統合連結)傳遞訊息、呈現教材與進行教學互動,以促使學習目標之達成,並能記錄、保留與分享學習成果。』藉由科技與網路提供更多的學習體驗機會,可以涵蓋教學中的ICT應用(即傳統所稱資訊融入教學),與網路教學應用(利用網路跨越時空限制的同步或非同步教學互動)。
      以下,將從各面向提出為何教育服務需要活用數位學習:
*資訊化社會的趨勢與機會
      資訊無所不在,各級學校與家庭的資訊基礎建置普及,支持了數位學習的推廣。教與學的時機、地點都有更多元的樣貌且持續混成:一方面提供學習者主動探索的機會,也讓教學者善用多元合宜的教學設計資源與工具,甚至延伸整合課堂之外的學習機會。
如何善用科技媒介力、嫻熟地掌握科技應用,當是教育服務相關人員(尤其是教學者)必須同步因應的機會與挑戰。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派典移轉
      隨著大腦研究領域的開展,吾人對於學習機制的瞭解:認知、思考與行為歷程的認識,都有長足的進步。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支持同儕互動』的學習環境規劃和教育派典,漸漸獲得認同與支持。然而,如何在既有大班制教學體系下,達成這樣的個別化學習理想、或者善用合作學習機會呢?
數位學習的應用,必須考量既有教育系統運作的脈絡,同時,若能整合學習理論的研究發現,應用於數位學習之採納與規劃中,也有助於在實施與推廣過程中提供更有效與可實證的論據。

*教育系統運作調整與演化
      數位學習的發展,必需依循『政策研擬、課程規劃、教學設計、學習設計』的系統化思考與實施步驟,才能藉數位科技之助來達成學習目標、提昇學習成效。
新型態的運作形式,對於原有的行政管理聯繫與教師設計、執行,都帶來不小的變革與調整的挑戰。再好的科技與機會,仍需教學系統的所有當事人改變觀念而創新行動,才有機會看到這樣理想境界的達致。
      因此,必須做好『學習同儕、教師社群與行政管理』等層級的整合:藉由數位學習來提供科技助力與串連機會,兼顧層級內平行與跨層級間垂直的整合、監控與即時調校,做好整體規劃並認真經營運作,藉由績效評核與確保,方能為教學精進與永續營運,提供持續進步的常軌。

結語
      吾人期許能在願景領導、策略規劃之下,促使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合作,投入規劃設計數位學習與傳統教學混成應用,繼而落實支持教學當下,確保每位學習者投入與支持同儕互動學習的學習新境界。

買18隻遊戲手把,準備玩2P 遊戲式題庫!

      國慶散步第三篇~到光華商場,是為了買遊戲手把,來玩『瘋布的玩CAI』2P 遊戲式題庫

      這是在暑假日月潭『教育噗浪客年會』挖到的許多寶中,陳榮坤老師 發展將搖桿、跳舞墊結合即時挑戰測驗遊戲,很讓我心動。

      原本自己先買兩隻,左右手對玩,倒還沒啥感覺,找了一班孩子試了一次,果然『全班瘋狂』啊!加油吶喊、歡呼哀嘆聲此起彼落,也提醒自己該好好設計活動才是。
      呵呵,自己買了iPod Touch,就想說搖桿給每組電腦兩隻的話,不到廿隻(自然教室有九台學生電腦),一隻不到百元,總價還不到一台最便宜iPod Touch的四分之一價錢啊!這樣想著,就快樂地逛遊光華商場,買搖桿~老闆聽說我要讓學生玩,還楞了一下,哈哈。

attachments/201010/2813564324.jpg



      以下,也要感謝許多老師們的分享,讓我可以在最短時間搞定題庫產出、應用:

0.準備好題目(我以康軒題庫光碟匯出的csv檔為例)
1.下載『2P 遊戲式題庫 』執行程式。
2.這篇『建議2P(遊戲式題庫)中的A_QuizBase資料夾下的題庫名稱,建立統一命名 』中,有國雄老師針對[南版題本DOC、翰[部]版DOC、康版CVS to 2P題庫]分享的xls快速轉檔程式
3.接著看簡老師的操作畫面分享
4.最後是利用阿欣老師的2P遊戲式題庫系統 題目產生器 ,這樣建立題庫名稱的 _para.txt文字檔很方便!

attachments/201010/9318801659.jpg
標籤: 噗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