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第六版APA格式與中文版

      借了Lab裡的『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第六版來看,也整理一些相關網站。

*美國心理學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APA Style :提供PAP格式的新版補充說明

attachments/201103/7876377240.jpg

*在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圖書館 網站有林天佑教授的APA格式第六版(中文版) ,對於中英文混合寫作的工程,一定要多多參考喔!

      翻看書本也逛了網站後,再看到這篇『Making Kids Work on Goals (And Not Just In Soccer) 』,再給自己許多鼓舞與提醒呢!

      就像在媽媽眼裡,我們都是大孩子一樣~讓自己有大一點的目標,好好研究、寫作,加油加油!


標籤: apa

利用VBA巨集自訂關鍵字建立索引之應用

      上回玩了『利用Word VBA巨集來玩文字格式! 』的變色大法後,現在比較常將待讀的paper文字複製到Word中。

      今天,再介紹『kradark- 點部落』分享的『MS Word 2010 中文版 VBA巨集使用範例 - 自動產生關鍵字文章頁數索引於頁末 』,可以自己設定關鍵字,然後幫你建立索引(該字出現於本文的所有頁數)喔!
      謝謝kradark站長分享~在文章最後有原始碼,您可以複製到自己新增的巨集利用即可。只要先對照格式寫出需要建立索引的關鍵字詞,接著在迴圈(For i = 0 To xx)的數字設定對應值即可。我把自己的碩士論文拿來玩,不到10秒就完成了耶!

attachments/201103/4501977031.jpg attachments/201103/3375218919.jpg

      接著,我也野人獻曝一番,分享應用的想法:

1.先從文章的摘要與結論中,列出自己需要參考的關鍵字詞,看看在全文哪些地方出現、出現多少次,相對地也提醒自己該字詞所陳述段落的重要性。
2.若想分析幾個關鍵字詞的關聯,或許以『同頁中一起出現』來參照也不錯。
3.接著,我把文章索引用的作者、年份(可能有多種形式,可先看文章的寫法而決定)當成索引字詞,看看本文如何引用該作者的文句。尤其我也正在看該原文時,讀起來也更有勁!
4.配合上次的變色VBA ,也可以把一些轉折語氣或舉例的字眼加以索引,這樣看到某頁時,也有提醒的效果呢!
5.認真K paper,繼續玩想!~

3個『Dis』接力玩,保證缺一(Dis)更好!

      寒假裡想到一個教學活動流程,符合我自己學思疑問探的流程,也符合探究與論證教學的階段。每個單字又都有『Dis』開頭耶!分別是Discover、Discuss與Distribute。

      Discover:來自有目的地觀察、搜尋檢索,或是意外地發現,從單一事件的表象到深層,再與多事物整體之間的連結,又發現新的想法。這段時間,通常是獨自進行。

      Discuss:接著,可以利用小組或全班的方式進行討論。對於自己的發現到組織建立結論,可以進行陳述,也接受其他夥伴的提問~可能再補充說明,或是針對質疑的反駁提出辯護。這也包含口語對話的即時互動,以及文字寫作的討論區都可以應用。

      Distribute:在設定的主題與期限中,由個人或小組完成一份作品,將發現與討論所得,在組織成為可以分享散佈的多媒體形式作品,針對實體夥伴或網路社群都可以交流分享,也建立成為portfolio。

      我也持續自己的學思疑問探之旅,更想好好架構一個流程出來,同時讓自己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可以派上用場!哈哈,這樣,就也像個『Meta 3Dis』不是嗎?期盼自己與學生,都因此不會Dislike學習!

標籤: epbl

『何能永和』的『擁核自重』態度

      幾天來總有著『擁核自重』的無奈感~不是『擁有核武』國家那種權勢力,而只是那種身為『擁有全台一半以上核電廠』的新北市居民,自己多加保重的小提醒。
      日本的強震、海嘯、核電廠爆炸的接連災情,讓世人開始思考不只個人也他人、不只國內也國外的系統檢視與省思~核能可說是人類目前最可以商業發展的巨大能源之一,但也不敢保證可以完全掌控其安全:同時,加以無可預期的天災發生與全球氣候關聯,更增添了無法由我們可百分百操控與主導的後續發展。相較於此,地震與海嘯、火山爆發,吾人只能盡其可能地預測、警報與避險和互助、重建。對於核能的『載舟、覆舟』雙重性,有賴人類的大智慧來慎思面對。
      台灣既有的核電廠安全與否?位於斷層帶的風險如何?我比較以『現在是否可以改變』的角度來思考:對於目前依賴核能發電的生活水準、經濟發展可能停歇嗎?對於嚴厲天災的考驗,又是否做好防備與可能因應之措施?
      很不喜歡『擁核、反核』的論辯,只是在幾次的立委、總統大選其間炒作或批評、甚至政策的延續和監督不能貫徹。應該等同於面對無法預期和避免的天災或疾患般地謙卑與深思,以絕對的最高標準來達成國家級共識,甚至與全世界接軌,共同思考未來的能源發展政策。

      這樣的想法提醒了自己~態度:心能度,心可以的程度~人類(包含自己與世人)的心態與能力的交織,不只可以好好想、更要能在達成共識後貫徹實踐!

      這樣也讓自己開始想『何能永和』,再以新北市地名來期勉比喻~不只希望人類世界永遠和平,更盼人類智慧昇華、與地球萬物共生的和平境界。

      何能,如何能夠?或者把何拆成人與可~人可能如何?都該好好想如何做(how to)與未來前途(where to)。

以『倫理的腦』看日本強震

      週五下午看到日本大地震的新聞,想起前年八八水災帶給台灣的重創時,寫下的『生活,永遠承載著對自然的敬畏與生命價值的實踐 』,看看日本這回的強震,想必有更長的『珍惜互助、重建家園』之路要走。

      腦海裡總有許多想找尋出口的念頭:看電視畫面、報紙報導,除了日本的災難現場,也提及海嘯、核能安全等問題與台灣的關係,探討兩國的設施安全、應變機制與政府、民間作為。此外,還有網友的情緒言論與媒體的自我省思。

      清醒的腦袋一定得持續運轉,我選擇『倫理的腦 』的觀點這來看。作者以腦發展的科學知識,討論倫理上生命認定的起點與終點,全書分四部份:『生命歷程中的神經倫理學』、『腦部優化』、『自由意志、個人責任及法律』、『道德信念的本質以及普世倫理的概念」。

      思索著『道德信念與普世倫理』,也多認識自己與思想的情況。畢竟,在發生無法避免的天災後,開始考驗每個地球人的道德良知與普世價值感。同理心,是身而為人最珍貴的心理特質,我們才能人溺己溺,人飢己飢。天災無國界,唯連心攜手才能共渡難關。

      在Google網站看到中英日韓語版的『2011 Japanes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交流資訊,期能更有效率地整合災情訊息。日本朋友們,甘八爹!

標籤: 大腦 google

利用Word VBA巨集來玩文字格式!

       有了昨天收放 的想法,今天把念頭動到Word VBA巨集來玩。
       我們常用『Ctrl+H』的全部取代功能,把一些想要取代的字詞處理好。那麼,若是挑選一些關鍵字,加以標記格式的取代後,可以在閱讀文章時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我以英文的『is』和『was』試試,分別以取待格式文字的顏色來處理:

attachments/201103/4223517805.jpg attachments/201103/6249657631.jpg attachments/201103/8878983582.jpg

      接著我們可以從『工具』選擇錄製巨集,把剛才的動作走一趟,然後執行巨集試試~不理你ㄟ,完全沒改變。

attachments/201103/4426794251.jpg attachments/201103/6263606035.jpg attachments/201103/1419922448.jpg

      我找到這個網站 的介紹,編輯巨集,加上一行文字顏色改變即可。

attachments/201103/0803963985.jpg


       而且,巨集還可以匯出匯入運用來交流。看看昨天文章的『變色』~我把『是』、『可』、『想』,分別換色了。有需要的人可以下載巨集 匯入後,自己編輯、存檔,啟用

attachments/201103/0087448041.jpg attachments/201103/7939509935.jpg attachments/201103/7461190361.jpg

attachments/201103/6658541786.jpg

      這樣,日後用來取代翻譯或是進行相關檢視就方便得多了!我還想到,可以像AY 那樣的片語庫應用~自製多種常類型詞庫巨集來備用呢!

探索『收、放如何自如?』

      最近再把以前寫過的web2.0ipo流程google長堅定路線 再看一次,還想再突破一番。與現在研讀paper的流程,領悟到:選取關鍵字詞、拖拉放查找後,還得收、放!

      從網路找到的資源,可以收到哪裡?

      若是網頁,多用scrapbook(包含網址),若是檔案(doc、pdf),可以擺在硬碟、usb、網路硬碟、google文件。我把這個稱為收,也有receive的意思。終究還沒開始閱讀、消化,再多的資訊也只是外部儲存著。
      這樣,只是小安心,還是可以真放心?
      我想的『放』,是以output來看,不只是擺放的收存(這就像上述的收),要看的是『放出』~擺到你自己的發表中某個位置。

      在這收、放之間,能不能像講『收放自如』這個成語般地簡捷流暢呢?我更想搞通的是:在日後持續的思考、寫作時,都能讓每次的『查找收』,貢獻『適即放』的應用。


      試著這樣反問自己~Why Not?既然可以迅速查找很多,也可以迅速高效地建構自己的見解嗎?

      我不怕花時間專心細讀,但總想可以激發自己統合與創新的想法。

      寒假以來,慢慢從『訊息處理(包括電腦、網路與大腦)』、『鷹架』、『模板」、『工作流程」的各種模型開始整理,也期待對『語意網路』、『專家系統」、『混沌模糊」學習與涉獵(可能得等到暑假有空來好好研究),持續玩想,一定會慢慢磨出好方法!

抱著書睡著

      兩天假期裡買了多本書,昨晚吃完火鍋,想和各書好好對話一番,把書都搬到床上,和自己裹在被窩裡,準備開始『暖身、溫存』時,就一覺到清晨了,呵呵!也好,現在腦袋更清醒!

向博士生學K書真本事:人人可用的讀書搶分秘訣
      介紹國內多位博士生的學習經歷、讀書方法,讓自己也有個參照,見賢思齊,也可以整理一些自己的小秘訣再來分享。

99年散文選
      可以在一本書裡看到多位作家的人生體悟和故事敘述,在文字的鋪陳上展現出來的風景,尤其令人大開眼界。

      因為上頭兩本書,所以上週末才有『散步』,帶著錄音機說了些『週末下午的博士生在壓馬路.. 』心得,哈哈~

Power!:面對權力叢林,你要會耍善良心機

      當時看到這段話『社會心理研究顯示,階級無所不在,令人憎恨嫌惡卻又甘之如飴。身陷階級嚴明的權力食物鏈,就算你還沒吃到或被吃掉,至少也要看懂權力!』,心有淒淒焉。
       我自己也能印證:小自課堂裡與孩子們的互動,到親身經歷的縣市、國家專案,或是國內外政治經濟、外交國防等事例,都可以在書中找到合宜解讀的提醒喔!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

       一般我們常說『晨間時光』的腦袋清醒,有利於好好學習,而作者提到的睡覺、工作之外,多是在下班後的八小時,若有心經營的話,也是促成日後你之所以是你的重要經營時間喔。
       哇,昨晚的八小時被自己睡光了,但清早此刻多了三小時可以用,應該划得來喔!

網路行為的關鍵報告
      『報告』怎麼做的?『網路行為』有哪些?是『關鍵行為』?或是『行為的關鍵報告』?之前翻了幾次都沒買,這回買了要好好拆解學習~自己的行為、與人互動的方式,以及看到大眾行為趨勢,讓自己再能學思疑問探的關鍵行為!

超級關係
       作者之一是《80/20法則》作者,這次再以親身(包括本書的完成)或他人經歷,將「六度分隔理論」、「小世界觀」,以及「長尾理論」整理提出獨到的觀察與看法。
       本書探討了網絡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各種影響與運作模式,也探討如何影響個人生活。我相信:該如何形塑自己的網絡,參與、經營多重網絡,該都是數位時代廣義的『資訊素養』吧!

『牛頓雜誌』41期 ,主題是『人類~Homo sapiens』,尤其針對『人類擁有超群的頭腦,它的機制是什麼?』加以介紹。文中訪問了Vilayanur S. Ramachandran 教授,國內曾翻譯他的著作『尋找腦中幻影 』。而我在Amazon也找到他的新作『The Tell-Tal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Quest for What Makes Us Human 』,對於我們如何成為『人』的探究,相信不只是神經科學家有幸去,你我也都很感興趣吧!

      okok!還有兩小時可以認真玩,然後再快樂上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