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巧地建成e學校!深思兩種HTC!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4 09:29
今天要到台北市建成國中,分享moodle的教學應用 ,我取標題為『建成e學校』,因為校名明明就是個『動詞』啊~有著進行、完成之意涵,而e學校,是以校本經營的觀點,來看怎樣把既有的教育系統運作,好好地加上數位槓桿力的重心設計,好好地串連起教、學的每一瞬,集智聚力地交織成心流時光。是大演講式,我也改用keystone試試,講義圖像:

台北市建成國中是獲得教育部典範創新學校的少數國中之一,今天的挑戰,自然也讓自己有更起勁地準備與學習。我把『面面俱到地策略思考 』拿來看moodle的應用,也很通呢!希望對於開學在即、認真備課的我們有個好的開始。
而看到「12年國教」北市試辦先行 的新聞:國中評量多元化,學生以報告取代小考。也要提供國中教師「網路版工具性資源」,包括課程規畫、教學與評量設計範例,協助活化學校教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偷學九把刀的),這不正是將『課程計畫文件』轉化成『教學實施軌道』 、『校本實體與網路教學平台混搭 』的School2.0理想嗎? 在擔心『開學在即所宣佈的政策,學校如何因應?』的同時,我想到把『I am me.~我是我 』、『面面俱到地策略思考 』,應用於學生的報告與演說,也可以利用這樣的『人物事時地』來開展。ㄟ,很像的音~人、物,適時地.... 。看來,有機會真的可以好好玩ePBL ~『網路主題式合作學習活動 』的『雙北合作』計畫呢!
為何去建成?是七月初在宜蘭遇到的廿年多年未見的師大生物系學長之邀,而今天也看到何榮幸先生的『屬於宜蘭的夏日感動 』,再勾起自己的宜蘭勁幸福冒險 回憶。
為何要建成e學校?活用數位槓桿,就能勁、更巧地建成e學校,原本就是自己『想好就能愛不玩 』的初衷啊~也是因為愛呢(再學九把刀常用語詞,也補上『精彩、漂亮 』)!
以上,認真與輕鬆地玩,也是自己認真生活與工作的精彩。但以下的整理,卻是很深沈的提醒~
先看這篇『Building the 21st Century: U.S.China Cooperation on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s 』,再看國內的『九二共識分歧 』、『兩岸人工地震合作研究 』的新聞。我不禁想到:這更是我們與孩子們真正要面對的問題啊!今天教給他們的知識技能與情意,真的可以讓他們面對與開創未來?誰許得了誰未來,還真有得瞧呢!
回想起當時我看ECFA ,提到大家不得不面對(FACE),而這次看美國報告書的考量角度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Policy (STEP)』 ,也提醒自己認真經營我的STEP (Sharable Teacher Electronic Portfolio) ~數位化教學歷程檔案的應用與分享。
心情沈重時,就得耍寶自我激勵一番~想起之前的USA與USB的笑話 ,那今天看到的若當成『USC,China』的話,依序要很久才輪得到『UST,Taiwan』吧!很奇怪的『人心距離』呢~為何對某些人而言,濁水溪南北就相隔這樣遠?台灣海峽比太平洋相隔的兩岸更遠?讓我們與孩子一起『HTC』吧!
H,從埋怨→想願,用Hope,希望台灣改變『Hope Taiwan Change』!
H,是時機與行動,全用上ing~幫忙思考創造『Helping Thinking Creating』~面對與解決問題、提昇滿足,開創未來!
啊,想起阿亮在相聲裡講過的『你不用想,我想到了』~按照字母順序,S、T、U本來就相連啊!暗地裡,CT也是啊!
呵呵,也想起阿亮校長、APK、ACER、ASUS,哈哈…..。暗地裡,您是說有人偷偷摸摸、心照不宣嗎?我是指『民族血脈、海底地殼』喔!
後記:
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喔!原來校長還是附中2xx班的學長啊!而且,建成也已自費採購多台iPad 2準備開學讓學生使用了!!!真的可以與孩子們一起變身為精板神 !
超短篇~一板一眼、衍、演、偃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3 21:33
這是在旅途中想到的『一板一眼』階段的演替。
一板一眼:先認真地看眼前的平板電腦,開始發想如何應用於教學中?
一板一衍:從原有的教學場域裡加上平板電腦後,會衍生哪些新的連結或待解決的新問題?
一板一演:看過、想過,更要真正行動,才能體驗自己經歷了哪些師生教學互動模式之演變?
一板一偃:取『風行草偃』之意。或許不會『非平板不可』,但一定能發現好的推廣與應用方式,在夥伴間分享擴散!
看平板電腦,常會與『one to one 』一對一學習的概念相連,但我相信,這是相對於傳統教師對學生的一對多的單向傳播教學之概念,老師仍可以發揮創意來找到最適合自己與學生們的運用平板方式~創造教學多樣性,可以無限延伸。
這樣思考,也有著『餐巾紙的背後 』那種觀看、觀察、設計、分享的思考與行動階段,用來提醒自己一番。
謝謝九把刀,提醒我今年夏天追到了鑽石般的眼淚!
作者: 日期:2011-08-22 18:15
不騙人,今天自己多次地又笑又哭了一個大白天。先看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電影,還有『再一次相遇 』的電影創作書,才發現自己今年夏天、人生歷來回憶之巧合,原來都在拐了大彎後,有個圓滿的橋接。藉九把刀的話來說明自己的深刻領悟~『人生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意義。』我自己看『Meaning』(意義是三小 ),很早也有這樣的提醒:Me an ing(我,一個進行式)。頭一次看著模糊了字樣的鍵盤打字,卻又可以飛快打出,模糊的原因是嘴角笑著頂住了眼眶裡的淚。
巧合真的很多,一口氣寫出,看可不可以『把玩九巧』,哈~就從一頁筆記開始,在環島出發 的上午,在竹圍捷運站等石門國中的主任來載我前寫的。
*要跳過台北市到竹圍,就成為搭公車經過我就讀的國中、目前服務的小學,也想起當年小學時搭車睡過頭 、畢業典禮的景象。也巧遇許多上了國中的德音校友,一起搭車上學。
*準備發想平板電腦的教學應用,想到這個『如果沒有故事,人生豈不太平板了?』 (哈哈,這樣想平板應用好像很簡單呢!)
*一早張貼時,回看了自己寫過的句子,才領悟到文筆的字句(文末附上1),是真有感動人心到掉淚,鼓舞繼續前進的力量呢!(不只是自己寫的或他人的作品)
*所以,這個『淚(TEAR)』 的點子就出現了(紅色數字編號是這次出遊的點子編號。)
T,接觸控平板的延續,所以是『Touched』,當人們被某些人事物景觸動到心底時
E,自然地會投入『Engage』
A,付諸行動『Action』
R,而後得到報償或者尊敬(但我今天想改成為Release釋放)
真的讓每個人遇上觸動自己的點,自然就能投入行動、生命得因開展釋放,無論是辛苦、豐收、感動自己或他人,都可以掉淚。此外,在高雄看到『幸福便當 』電影,也提到『會掉淚,就表示自己變堅強了』。
*因夢想而偉大,也在今天看電影與電影書裡再次印證。而許多夢想的開始(離鄉唸大學),也從火車站展開新的人生旅程。
*九把刀提到『淚是演員最寶貴的鑽石』,而我自己倒是每看電影就會感動得流眼淚。不過,自己的附中畢業留言是;
星星、月亮、太陽
淚水、歡笑、附中
以及我喜歡的『Forever Young』歌詞裡:青春像鑽石,鑽石即永恆。這部電影,也給了自己回顧當年狂傲青春歲月的機會。
*旅程中 我還想到『一板一眼』~平板的眼睛彷如天燈般看著你與孩子 ,而電影裡也在放天燈時許願呢!(文末附上2)
*九把刀幾次引用馬克吐溫說的『真實人生永遠比小說還要離奇,因為真實人生不用顧及到可能性。』而電影書裡描述選角、以及故事主人翁本尊來探班的感覺,和自己這一趟環島旅途中,經過哪些地方就想起當年的人事情節,也都可以在時隔一、二十年後在腦海裡迅即重播呢!
*17、32,九把刀向15年前的自己說聲謝謝(電影書中那段回看畢業紀念冊之巧合與印證更是一絕!),我也巧有『18、43 』的25回顧呢!電影最後十分鐘參加婚禮的橋段?我也有啊!只是是當年教過的學生喔!哈哈~
上次『謝謝五月天,讓我相信生命有一種絕對的放肆而知足! 』,這回要謝謝九把刀,提醒我今年夏天追到了鑽石般的眼淚!
附1.無論瞬間轉向、急飛或是緩緩優雅地飄降,總是高潮迭起,令人思緒起伏。孩子們用那雙巧手,真真感動每位現場觀眾也秒秒撼動著心弦....。
附2.好想坐天燈,在天上看地上,欣賞每雙遙望祝福的美麗的眼。(影片 )
對3D、Touch Area的AR期許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2 06:59
大家開始有許多看3D電影的經驗吧!但利用不到5吋的小螢幕看3D相片或影片時,雖感到不過癮,但也對於可以不帶眼鏡地『裸視』看3D畫面,也給自己不小感動呢!加上可以利用雙鏡頭來拍攝、錄影自製3D作品,相信將來的應用與大螢幕裝置一定更多。另外,我也看到全3D 立體介面,好像很有意思。您可以參考『HTC EVO 3D 』、『ViewScene 3D 」。
Touch,觸控,目前都在『2D』螢幕的玻璃面板上動手。我稍稍『偷想一下』,有所謂的3D、體感Touch嗎?我用『捕蠅紙』打個比方:手觸及螢幕要離開時,有視覺或體感的那種『拉起黏絲』的感覺,進而操作畫面裡不同的應用。
呵呵,不好意思,小有噁心。我再重提一個:可以在手機背後動手角 嗎?這樣也可以『兩面夾擊』地3D操作了。
而Touch Area,主要指觸控的螢幕面積。以iOS和Andriod的機型而言,不論載具面積大小,各種App的操控使用,多能在整個面積範圍,而且以畫面中心區域進行處理。但若是Win7系統的平板,就好像被限制到邊邊角角的機會多(功能表、關閉、縮小等按鈕區),雖然這與原本使用桌機和筆電的習慣一樣,但也期待善用多點觸控功能的App應用呢!
最後是AR,有兩個涵意:談一點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以及多一點期待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無論是載具的研發、使用者操作,到教學上的應用,在Horizon 2011報告 裡,3D、Touch與Augmented Reality,都是幾年裡將普及也廣為應用的科技趨勢。對每個當事人而言,一定是在既定運作常軌裡,進行一些行動調整,建立小改變,省思,從而激盪與開展創新。
*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行動應用中的擴增實境,最常見的就是拍攝眼前事物,載具裡的畫面就套疊一層資訊Layer。或者也有擴增實境的虛擬影像呈現在載具上。不過,我期待的是:可以為『載具』提供一個擴增實境嗎?
1.單或雙邊視訊鏡頭,可以像Kinect般進行影像偵測(像Webcam Game),這樣就能捕捉手勢了~可以免Touch就3D地控制平板喔!
2.利用微型投影機(可以內建、外接與無線感應),投射於一個範圍,成為『虛擬鍵盤』或延伸畫面。
3.有藍芽功能的『紙張』鍵盤或是穿戴在身上、手上的小裝置,利用定位計算距離,來發揮作用。
4.直接利用雙機或多機合作,或者一些簡單的感應裝置,更期待發揮創新應用喔!
哈哈,這樣的期待或許有點『超過』,但突破邊界之限,Area的大小,就看我們的心有多在乎、腦袋有多敢想喔!
我是指像憑空揮動或者
心機,可以愈來愈隨心了!
脖子角度與手寫視線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2 06:19
看十多年來的科技普及變化,也有著家庭、學校之間的差異。當時單槍還很少,主要以電視接視訊轉換盒,將電腦訊號提供給全班學生觀看。而現在看平板電腦,反倒是觸控手機或平板,先已普及於家庭與生活中。
這十年間的差別,我發現看孩子們『脖子』的俯仰角度,以及手寫時『視線』的改變,可以當作參考的觀察指標呢!
看教室前上方的電視,孩子們得把脖子上抬,所以當時看到許多人直接托著下巴。而現在看平板或手機,若非為了拍照或玩遊戲,大部分都是脖子一直往下俯看,說真的,我這趟環島,雖少用iPad,但偶有長時間看一下文件,加上『車震』中,脖子真的稍感不舒服呢!
接著談手寫時的視線。以前看教室前方的老師上課,無論黑板、電視或單槍,流程多是抬頭看看,然後低頭寫寫。現在若是利用平板閱讀同時書寫的話,偶爾需要『多功切換』(卻又是有些平板不易做到的),而以手觸控書寫時,又容易自己的手擋住自己寫字位置的視線。
同時,別忘了單槍應用,多是『老師整理過而提供學生看』,平板的話,就得多轉換為『學生個人或合作地蒐集、整理、討論與創作、分享』喔!當然,再利用單槍時,由孩子們上場!
呵呵,體會到這樣的異同與轉變,就容易把各種ICT混搭應用的『物生心靈』原則想通了!
開個『搖擺觸動』版,為營造優質課堂教學而努力!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1 18:54
這個百年盛夏,自己有許多關於大腦、學習與科技應用的領悟與整理。對於Google 雲端程式開發、Android App設計工具的直覺便利,讓自己有了許多想望,我稱其為『心想事成,觸動就好』~能利用智慧型手機來為自己的生活與工作提供助益,一定很棒。
再從電子書包、平板電腦的應用,一趟『精板神環台之旅』後,加上這本『宅行銷:網上經營「我」媒體的第一本書 』的觸發,讓我想到『搖擺平板,觸動真心』~怎樣應用平板電腦於教學中,真可以觸動孩子們認真投入有意義的學習,也該都是為師者的真心想望吧!
所以決定開個『搖擺觸動』版,主要探討智慧型手機與觸控式平板電腦的教學應用,範圍涵蓋STAFF各成員,學生學習資源、教師教學應用、行政與科技支援的策略規劃。此外,我在旅途中觀察許多家庭的親子互動,所以也想把F加上『家庭』,一來可以為家長提供資源與學習訊息,二來也讓孩子的學習可以連貫起來。
我先把『iPad』、『Android』兩個目錄搬進來,再慢慢整理曾寫過的,也要趁開學前,趕緊寫完受託、受訪與受感動的分享。
近一個星期沒進台北市,到光華商圈八德路口,一兩家店面可就把國內市售的各式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逛過一趟,怎樣把這個硬體載具,連到網上雲端與觸動師生教學心坎,真得好好修煉與實踐一番。
『當你手上的工具是鎚子時,眼前的所有東西都會變成釘子』,附上一張讓自己很有feel的相片:這是屏東火車站的技術員在細焊手伏欄杆的環節,我在火車裡看他仔細端詳、小心施工,也提醒了自己: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與現有生活、教學場域結合的設計與行動中,一定也有許多環節需要加以磨合、串接的,都該確保有效才是!

看到這本『怎樣上課才最棒︰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很值得參考喔!十項特徵:
1、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
2、高比例的有效學習時間
3、促進學習的課堂氣氛
4、教學內容清晰明確
5、創建意義的師生交流
6、教學方法多樣化
7、促進學生個體發展
8、“巧妙”地安排練習任務
9、明確的學習成果期望
10、完備的課堂教學環境
成績單與證書、學生票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1 14:03
今天收到博士班成績單,很奇特的感覺,加上暑假參加『第八屆台灣地區認知神經科學暑期學校認知神經科學跨領域研究人才培育入門研習營』(專案網站 )的證書,以電子檔形式送達,這些都代表自己目前關注的主題領域吧!
![]() | ![]() |
似乎參與三天研習、或者整個學期的修課過程,就在這樣的證明文件裡『交代完畢』?自己深深覺得:好像不只如此吧!
我也需要幫學生打分數,但總有許多同分的孩子,你仍知曉他們的個別差異,是無法用單一分數來代表的。更何況,一整個學期的相處互動,期間的精彩豐盛,有一起相處或者個別對話的回憶,又怎可能只剩下一個數字或等第呢?
此外,我也深知還沒有對自己教學績效打分數的機制,不過,總也在每次的assure中,確保自己能與孩子們一起教學相長,相信也有一定的成績才是。只是提醒自己:還可以利用多元機會,多認識與幫忙每個孩子,當然也更加認識自己。
剛結束的環島行 ,有一點好玩的誘因是看到台鐵與高鐵的暑期學生優惠,台鐵五天票,莒光號以下任你搭乘,599元,我藉以從花蓮開始,經台東→高雄→新烏日車站,昨天的後半段其實可以繼續搭回板橋,但就在烏日下車後搭高鐵回家。等於把火車廂當k書房了~一路想平板,也一路持續備課。
![]() | ![]() |
即將開始新學年,在快速的回顧與展望中,再一步步前進,慢慢地認真經營。
完成我的『精板神』環台五日遊
作者:塾長 日期:2011-08-20 1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