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學小子電子積木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23 21:27
2025香港玩具展:好玩就想玩、會玩就好好玩!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22 15:18
這兩年分別看了第五十屆東京福祉展,以及第五十屆香港玩具展,讓我有了「繁老玩童,ET趣味中」的生活心法。
玩具,從原理採用、造型設計、組織運動、自在玩法、樂趣盈生....,一整個就是老少咸宜,同叟皆欺!對,就是賺了我們的歡樂感情,哈哈!
香港玩具展 每年都有主題,看著文字也能大玩腦補想像呢!相片是去年的,我也要再與東京玩具展PK一番。
![]() | ![]() | ![]() |
![]() | ![]() |
2025
合家歡樂 老幼共融
專屬文具新意念
學習之旅 玩樂相伴
老幼皆宜的安全優質產品世界!
全新玩意 與眾同樂
2024
第50屆香港玩具展 - 創新玩意:玩轉古今未來
科技與創意
文具中的創意
品質至上
簡約 & 環保
大童世界 @ 香港玩具展2024
輕鬆出行
![]() | ![]() | ![]() |
玩具閒置一年為期再想望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22 14:46
南韓教育科技展(2025.1.15~17)主題類項整理分享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22 11:52
我一直都沒開始看魷魚遊戲影集,但昨天看到下個月南韓教育科技展 期間的機票,從高雄出發比桃園出發,對我而言更便宜與方便呢!
![]() | ![]() |
正巧從香港學與教博覽會剛回來,發現這次好像沒看到Google與微軟....,而南韓教育科技展協辦主力正是Google呢!
![]() | ![]() |
在登記參訪的網站選項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我覺得分類規劃得很不錯,整理一下供參:
分六大類:
A.教育科技、智慧學校
B.教育內容
C.教育設施、環境
D.職業教育、終身學習、認證
E.早期教育
F.全球教育、語言教育
![]() | ![]() | ![]() |
再各有次項:
A.教育科技、智慧學校
編程、機器人與AI、數位教科書與電子書、教育智能裝置、雲端服務、智慧教室解決方案、物聯網、智慧白板
B.教育內容
早期兒童教育、K12、大學與研究所、VR與AR、3D列印、區塊練、遊戲化、摩課思與數位學習、STEAM教育、替代學習
C.教育設施、環境
教室設備、兒童遊樂設施、學校餐廳設施
D.職業教育、終身學習、認證、安全設施、運動設施
工程與自動化教育、職涯選擇與再雇用、創業教育、自我發展、終身教育、實地考察
E.早期教育
自由學期方案、課後教室、體育教育、個性教育、興趣教育
F.全球教育、語言教育
英語教育內容、第二外語教育、海外學習、教與旅遊方案、全球教育內容與課程
![]() | ![]() | ![]() |
「教學相長」之「長即生成」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10 10:24
常說「教學相長」,也是「Teach 2 Learn」,教學的人先學好兩次。
我以在台藝大通識中心上課「生活中的程式設計」中,想到城市八段錦 (我自己掰的,哈哈!):城市、程式、成事、承適、乘勢、誠試、呈視、澄識。後來歸納課中介紹的九款工具與概念,歷經一年多,上週在中興大學師培中心分享時再盤點了一番,我分成三塊推進。值此年末盤點思行成果之際,發現藉此當思行參照框架也很棒呢!
昨晚到今早,一塊塊慢慢寫,以下依三區整理:
真實世界,數位寫真:Google
收納放送,玩轉即呈:Notion
如你所擬,全知織緻:生成式人工智慧(B=MAP)
![]() | ![]() | ![]() |
所見所得,言行全錄:動靜態螢幕錄製(OBS)
圖文影音,信手拈來:Canva
原元宇宙,操之在己:CoSpaces
![]() | ![]() | ![]() |
物連務悟,無所不在:物聯網(Webbit & Google三寶、NFC、QRCoding)
數位分身,移情人味:人型機器人(Kebbi)
迅即動員,集智聚力:Padlet
![]() | ![]() | ![]() |
近日開始準備「生成式人工智慧教學應用」校本共備研習,我領悟到自己當下的備課過程,也正是一段「生成」時光呢!原本開心與大學生探索科技與生活結合的工具介紹,現在卻能發想得更開闊,可以上位地從概念角度深入探索,「生成」個人更全觀的思行框架,也靜觀世局演變的從容態度。
回顧2024格文,展望AI數位教科書(AIDT)與智慧教學課程包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07 20:14
看著近一年來寫的文章 ,想對2024做個回顧。
明天將參加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學習,上週自己先對AI數位教科書以及智慧教學課程包,有些相對觀想玩的比較,先寫著待明天學習也持續精進。
![]() | ![]() |
從暑假因材網講師群聚活動的過程裡體會到:我們要AI數位教科書(AIDT)、還是想要智慧教學課程包呢?當然兩者都要最好。
從AIDT來看,韓國的AI數位教科書就有一個願景:讓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個別化的學習最佳發展。可是,如果說以教學現場來看,目前的大班式教學裡,善用智慧教學課程包,是比較接地氣的。而且,由老師主導現場發生的學習,從大班式到小組到個人,而且還有自主學習以及留下學習歷程記錄的完整規劃來看,加上老師可以斜槓共備、共同規劃課程包一起玩。
課程包的概念,從以前的moodle到學習吧、到現在因材網,裡面有數位內容,而且經過三、四年來的開發,再加上E度,開發團隊與學科專業教師群,還有這次群聚過程裡,跨領域、學制的老師集體創作的課程包,能夠展現與創造更多既有因材網、教材裡面,可以發揮更多元的應用。
也期待教育部既有的多個網站,還能夠整合運用。
同時,對於因材網或者是數位學習精進計畫所開發投資的課程,能夠對應學習單元課程地圖,來做一個中央餐廚的供應者:從課本課程包的開放規格,理想上可以提供非因材網的內容跟平台整合進來加以混合使用。同時,再進行有E度或者是民用版AIGC的組合,都是很好的發揮。
2023香港學與教博覽會資料回顧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01 19:51
傍晚綁架相機拍夕陽,想著這時我也不能亂跑,那就把去年的香港學與教博覽會資料做個回顧,也為下週即將出發再學習先暖身。
相片很多,我先以FB連結提供 。
學與教的博覽會的手冊非常豐富,我會先從地圖挑好展攤再出發見學。會展現場數百個廠商攤位,琳琅滿目,我關注較多的是人工智慧生成式應用與數據智慧平台,以及元宇宙應用、STEAM教學產品與教育機器人。
論壇的演講也很精采,尤其有了「大灣區架構」,可以聽到香港與內地(深圳居多)的分享喔!此外,DM也很豐富喔,也整理一些分享,待這次回來再繼續玩~
今年的博覽會時間時間是12月11~13,聽說明年將改在暑假第一週辦理(香港書展是七月下旬),這可是個很大的轉變呢!
預講「創造教學多樣性添加宇宙教育味」說錄7分鐘
作者:塾長 日期:2024-12-01 15:32
週日上午搭高捷、火車、騎ubike趴趴走後發想:分享完三場簡報跟文字檔摘錄後,勉勵自己每次看展回來,能盡快整理分享。那同樣地,若是每一次演講之前,先把簡報的準備想法跟規劃做個流程介紹,也應該是不錯暖身分享吧!
這是下週二要在中興大學分享的主題「創造教學多樣性添加宇宙教育味」,讓自己先做個整理,順著走一趟,影片大概7分鐘。
以下利用NotebookLM整理摘要(應該是我講得還可以,整理得讓自己都感動了!哈哈!):
根據您提供的資料和之前的對話,講者分享的內容主要圍繞著科技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從傳統教學到元宇宙: 講者回顧了過去20年教學方式的演變,從傳統課堂教學到網路教育的興起,再到近年來元宇宙概念的出現。 他認為元宇宙包含了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為教育提供了許多新的可能性。
●智慧教室與自主學習: 講者強調了智慧教室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他認為科技和工具的發展,讓學生能夠更自主地學習和進行合作探究,而老師的角色也轉變為引導者。
●數位教科書和個人化學習: 講者以韓國和日本的數位教科書為例,說明了AR、VR、MR等技術的應用,以及AI和數據分析如何幫助實現個人化學習。 他認為,透過科技的輔助,可以更有效地追蹤學生的學習歷程,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
●實境體驗和物聯網: 講者分享了如何利用360度環場相片和物聯網技術,將真實世界融入教學現場,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互動和體驗。 他還介紹了如何結合Google應用程式、QR Code等工具,讓學生能夠更便捷地獲取資訊和參與課堂活動。
●機器人和跨平台整合: 講者希望將手機、平板、教室大螢幕、機器人等設備整合起來,創造一個更加互動和智能化的學習環境。 他認為透過跨平台的整合,可以打破傳統教室的限制,讓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
●科技發展與未來教育: 講者以日本未來科學館的展覽為例,探討了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和教育的影響。 他認為科技可以幫助人類超越個人局限,但也需要關注科技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
總體而言,講者分享的內容展現了對未來教育的展望,他相信科技將會持續改變教育的方式,並為學生帶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
分享簡報連結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