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來新北親師生網站七淘~「老師篇」

      身為新北市的老師與學生,都可以登入親師生平台。網站的操作手冊 有簡介如下:

      親師生平台(網址http://pts.ntpc.edu.tw)是由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規劃建置,提供家長、教師及學生使用,期透過此平台達成以下目標:

※訊息暢通:可立即接收到您關心的所有學校及單位發出所有公告訊息及活動資訊(例如:停課訊息、競賽資訊及研習資訊等)。
※市集:提供多元學習及應用工具(例如:校務行政系統、數位學習影音網、字音字形網及VoiceTube等)。
※學習歷程(尚未啟用):提供學生查詢自我學習紀錄,並且推薦適合的課程讓學生依喜好進行自我學習。
※單一帳號:僅需記得一組帳號密碼,即可暢遊新北市教育局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您再也不需要記住一堆帳號資訊了!

      經過教育局行政支持與教網中心夥伴多年來的努力經營,目前只需要在親師生登入後,老師有42個網站市集可使用,學生有35個。下面手繪的是老師端:

attachments/201910/9040484717.jpg attachments/201910/6271376293.jpg

attachments/201910/0009740605.jpg attachments/201910/4660380181.jpg

     我試著把每個圖樣點選後,再擷取各網站首頁,加上新北校園通APP(簡介PDF)的頁面,貼起來看很是壯觀呢!

 attachments/201910/7052101572.jpg

      很巧耶,剛好是七的倍數,但若要一口氣講完,可真會天荒地老吧!我想到先介紹自己挑選的七個,感覺像來逛玩,也像有淘到寶的感覺,所以就是這次的「親師生七淘」,先推薦老師手逛七站(群):

1、校務行政系統,成績輸入、研習報名與差勤系統,是老師絕對必要使用的網站。

2、電子郵件服務,公務電子信箱。

attachments/201910/1367579620.jpg attachments/201910/9864439461.jpg

3、康軒載即便、南一備課雲,教科書商的數位教材服務,希望還有更多連結引入。

attachments/201910/6666410444.jpg attachments/201910/7826068207.jpg

4、教學應用程式市集,提供各種行動載具常用的APP教學推薦、教學影片與主題課程設計。這在新年度新北前瞻計畫的智慧教室專案中,一定能再掀起一番教師集智聚力的熱潮。

 attachments/201910/9359880721.jpg

5、Google應用服務、微軟應用服務,BJ4,哈哈,這需要再另篇好好介紹。

attachments/201910/5211396420.jpg attachments/201910/7157700984.jpg

6、智慧雲盒管理、棒學堂、直錄播平台,這是今年前瞻計畫的整體服務,期待智慧盒陸續施工順利、完整上線後,希望還有更厲害的可以玩。

attachments/201910/8423560136.jpg attachments/201910/5896025768.jpg attachments/201910/7492162250.jpg

7、數位儀錶板、積點趣銀行、商城,針對網站行為歷程的紀錄,加以轉化,值得持續發展創新應用。

attachments/201910/6057772387.jpg attachments/201910/3507490599.jpg attachments/201910/6136171484.jpg

      還有相關的英語學習、教學平台,功能也都完整強大,這次七淘先,其他容後再整理介紹喔!

自閉12小時沒上臉書會怎樣嗎?

      最近每天的臉書第一篇,都標註自己幾點睡、幾點醒,大約4小時左右就會第一次醒來,然後滑滑臉書,東摸西摸,想睡就再睡一下,接著早早上學。

      昨晚是歷來少見超過12點睡的,0005-0411,滑臉書逛到設定時,有個「你在Facebook花費的時間」項目,不點還好,竟然上週每天我花了超過一百分鐘在臉書上?!就在「今天使用4分鐘」計時當下,決定自閉一番,等到下午放學後再開啟,看看我的人生是否沒臉書不行、世界有啥改變?

 attachments/201910/2556920191.jpg

      先談學校日常:週三兩節課,下午沒研習。讓孩子們開始操作數位相機,引導大家看我中秋節拍攝、前天颱風假那天完成的「德音360Tour Creator」, 討論小組想到那些景點拍攝。另外,也想著利用這樣方式呈現校園植物或相關主題導覽也不錯。發想幾個問題似乎都還不行:可以設定合作者共編嗎?可以複製主題另開新站嗎?可以直接跳接某一場景的連結嗎?

 attachments/201910/9043660980.jpg

      和同事互動:慶哲老師來還空拍機、帶科展孩子來查資料,我也邀他玩拍Merge Cube (連結曾俊夫帥哥的劇情發展....,兩位好友別見怪啊!)。資訊組長幫我整理印表機,清了好幾次噴頭,電腦教室冷氣排水故障,報修也立即修復完畢。 和輔導室夥伴一起外買午餐(乾泡麵加COCO)。

attachments/201910/7171919671.jpg attachments/201910/9704380594.jpg attachments/201910/2607653728.jpg

      再看一天下來,自己不上Facebook,那做了啥呢?

※紙本書看TRIZ,買了幾本Kindle電子書

※下載了一些文獻

attachments/201910/3139169352.jpg attachments/201910/4069316371.jpg attachments/201910/0904155691.jpg

※研究「微軟教育家社群 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在Google相簿裡發現一本「Google達人」手稿

attachments/201910/4770035513.jpg attachments/201910/9646577115.jpg

      這12小時中,爾有Messenger聯繫還是照常,全推掉上課期間的研習、會議邀約,整理資料還是偷用了Facebook的個人留言(這個叫工作習慣不是逛臉書....),檢視一天下來很是豐富精彩。

      繼續自問一番:你也每天來個一百分鐘(零碎積累)來達成特定專案如何?我將參考「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來設計一番。

我的「開箱文們」上

      最近看到各式各樣的「開箱文」(Google蒐尋相片),讓人大開眼界,我也把自己曾經寫過的「開箱文們」做個呈現。

      最早是在2002寫的耍寶聚寶賀新春,邀聚當時被我日也操夜也操的寶貝們亮相。之後2016耍寶聚寶再賀新春,這次從行動學習的角度整理家裡的週邊輔助工具和玩具。

attachments/201909/1110741354.jpg attachments/201909/9943020593.jpg


      接著開一箱文,當導師時衝動拿即將發的考績獎金買平板給班上孩子們使用,擺放起來很像太陽能屋頂吧!

attachments/201909/1635290562.jpg attachments/201909/1861126877.jpg

      再來是科學玩具闖關,檢視當年設計兒童節活動,以及科展作品「微振式磁浮發電機之精確電壓測量與討論」,也以開箱文方式呈現工具與材料。

attachments/201909/4744371119.jpg attachments/201909/8655697945.jpg

      最近的科學玩具地攤,則趁著整理時方便檢視:聲音、樂器,以及動靜皆宜、熱電動機

attachments/201909/1795358301.jpg attachments/201909/9320436123.jpg

      我想:開箱文呈現的是某種主題的元素組成,同時也代表著擺放者他們的心意。這樣的整合呈現,讓每一個開箱文,雖有一致的風格,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呈現。此外,我也以為,關於概念、流程或是內容集結的呈現,也是能概括為「開箱文們」:
 



當Roundme Failed更對Tour Creator期許

      這幾天使用Roundme,發現在上傳了360相片後都出現「PANORAMA IS FAILED」 ,無法上傳成功,但原有作品可編輯、展現都沒問題。持續再觀察看看。

attachments/201909/9938775510.jpg attachments/201909/3448450609.jpg attachments/201909/1372447198.jpg

      相對如此,對Google的Tour Creator 期待就更多了。近日製作「新北豐年季備課」,也成功使用Google Expeditions即時虛擬導覽 (FB),今天來製作「德音國小」導覽,在操作時看到最多的詞就是Add Scene:上傳預覽時確認,以及新增場景時,每船一張就會看到兩次。

attachments/201909/3849729517.jpg attachments/201909/9669429970.jpg attachments/201909/1809871719.jpg

      各類360相片的互動網站 各有優點,對於Google Tour Creator ,我建議可以結合Google 相簿,將專屬的360相片的相簿點選多張或整個相簿一次上傳給Tour Creator,若能再依相片檔名直接作為每個場景的預設標題,那就更好了。

      插入Point of Interest,我也希望聲音的應用可以有方向範圍感(Roundme例子),內嵌的相片可以加上超連結(可以在VR模式中失效沒關係)。

      最後是瀏覽中,似乎無法預覽整個作品的小縮圖,用來隨意點選(我記得曾有過?或者再用不同載具試試) ,當然,若是可以像其他網站製作任意門:在各360場景中拉入另一張來做為指向與連結,那就更美妙了。

attachments/201909/4573144713.jpg attachments/201909/7940714643.jpg

    
 

標籤: google 360 VR

第二個十年軌跡(2005~2016)

      第二個十年軌跡(2005~2016),配合角色變換共有11年,從歸建後在德音現場,歷經自然、資訊科任,再擔任教職生涯裡唯一帶畢業的小學班導,認真地「開一箱平板」、「陪孩子做過什麼,知曉生命不平板!」,期間還三度借調教網中心與環教中心,經歷與學習不同科室對於學校運作的局端規劃、決策與支持,舉凡節能減碳、太陽能屋頂、教師ICT行動研究、行動學習,這個十(+1)年,也有頗多學以致用、共襄盛舉發揮教學創新擴散的軌跡。

      自2010(99自然)開始,陸續建立各年的專屬資料區,現在回顧也很方便,十年大表還是以Google試算表呈現(檢視分享),請選擇「2015」工作表頁,專案精彩回顧還會細細品味整理,請多多指教喔!

起手式看廿年ICT與教育發展

第一個十年軌跡(1996~2005)

※第二個十年軌跡(2005~2016) Google檢視

attachments/201909/3298168646.jpg

attachments/201909/1164127027.jpg

試想如何打造109年新北智慧教室?

      在接連整理探索「前瞻基礎建設國中小智慧學習教室建置參考指引」、「新北市教育局推動數位教育計畫四年計畫 」與對「新北智慧教室系統整合」開玩前再期待 文後,說我沒對今年新北要採購班級電腦以及各校智慧教室的規劃感到好奇是不太可能,加上也被稍稍諮詢(局端)與打聽(業者),索性我也主動出手:問問其他縣市與相關業者經驗與建言,寫在這篇來想清楚、說明白我的好奇、疑惑與期許.....。

      首先是發現了美國這個「K-12 Blueprint」網站,竟然已經成立了二十年我如今才發現?!提供的Ed Tech Solution Planner可以設定條件後,比較各家產品的規格,我截圖呈現國內應能買到的各家系統與產品,我們可以建立類似的表格作為需求比較參考,或者,由局端或委請相關公會邀請有意願的廠商辦需求說明與服務規劃來共襄盛舉PK也不錯。

補:原來四年前看過此站,而且當時也想「找個和新北市相似規模的地方,看看如何推動1:1科技應用方案」 ,實在太巧了!

 attachments/201909/8111745675.jpg

attachments/201909/2123814334.jpg attachments/201909/4858798157.jpg

attachments/201909/5486550128.jpg attachments/201909/7490771104.jpg

      另外,我建議再從學校(資訊組長可能優先)的管理便捷性、教育訓練推動與導入來思考,尤其新北教師在教學現場,接續108年的智慧整合器與109新班級電腦,在親師生平台的基礎上,加上學科領域仍以教科書紙本與數位資源整合運用的實況,增列一些參數來作為考量基準。

      此外,若可能的話,在學校端雖普發班級電腦與一間(為主)智慧教室(教師與學生人人平板)組合,每個學校怎麼發揮這組智慧教學載體的最佳運用策略呢?我會建議初期先將學生機加上老師們的平板,盡可能讓校內所有老師都能體驗與實踐教師應用平板於教室教學的樣態,之後可能有自願、校本重點或團隊協作的教師出現,再漸進導入小組、每生一平板的教學運用。

      同時,新北自雲世代以來,數十所行動學習學校的經驗一定要好好集結做適當傳承,並且,當年由新北研發而推廣到全國的「教學APP市集」,也一定要善用活用!還有,也可以漸進導入BYOD,可否跨平台而仍流暢運用呢?

attachments/201909/0631547214.jpg attachments/201909/6531301227.jpg

      我也獻策供參:是否先做一份現有各校平板種類、數量與使用概況,以及選用新載具類型之意願調查,至於統計結果後,是以大多數決而統一採買呢?或是依各校意願提供?就有賴局端決策與招標可行性而定了。畢竟,少於一萬的經常門與多於一萬的資本門,還有保固服務、教育訓練都是需要謹慎考量的條件。最後我以自己曾參與較多的兩次標案經驗分享,提供建言。

1.96年8月的「tpc96ict專案」(第二度借調教育局),我們規劃自主教師提報行動研究構想,並邀請老師們參與培訓,而後統計大家需要的設備種類、數量而形成標案(超級行政後盾!),總計達八種品項之多。

1.1若可以同步開展行動載具的教學模式與常用APP整理清單,等明年初發下設備後就可以立即上手。
1.2各校也可趁這學年給予教師相關資源與鼓勵,從中找到校本推廣擴散的方式。

2.104年8月開始的「新北市105年度行動學習學校發展實施計畫」(第四度借調教育局),我則是集結各家平板資訊與充電車,再有行政夥伴支援,奮力拼到12月30日開標,有驚無險一次就過....。
2.1以現在九月下旬仍未定案,今年真的要卯起勁來既要好還得快才行。
2.2趁資訊教育成果展也整理一次部級與市級行動學習經驗很不錯。

      在109年計劃中電腦與智慧教室外,還有個指標是培育 300 名資訊科技師資(是資訊組長、資訊教師、資訊融入教師?),這可能作為標案中的項目嗎?或者行政與輔導團隊及早因應開展規劃呢?好奇地拭目以待。不負責的野人獻曝,本篇還會持續補充喔,哈哈!

「AI You Sure?」演講簡報與錄影檔分享

      開學初寫著「AI You Sure? 」,直到昨晚在國北數學與資訊教育演講完成,感謝Roger Yen教授 的邀約與多位教授到場指導,也感謝葉丙成教授 幫原禎的書寫序。

      分享「AI You Sure?」簡報(PDF)、 錄影檔(YouTube)請多指教。

                           
attachments/201909/6213749500.jpgattachments/201909/5777831118.jpg

      分享「AI You Sure?」簡報(PDF) ,一開始我就寫著,這是尋找答案的小學教師之旅….,從美、中、日、港、台書推探索兩極問題:

強的高恐懼問題:「人工智慧將取代很多人類的工作、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嗎?
弱的無力感問題: 「可是,我不會電腦寫程式,也不懂複雜的數學模型,我可以學習人工智慧嗎?」

      在兩個問題之間擺盪,藉由自問、探索與書寫,完成這本書,持續地整理脈絡,也利用這次演講分享,請多多指教喔!

      在國北未來教室的多機攝錄輔助下,完成的錄影檔(YouTube)是三畫面合成在一起的喔!另外開心實驗成功:我全程開著雅婷逐字稿,雖然收音與辨識大約六七成,不過錄音檔是完整的,哈哈!

 attachments/201909/1697138264.jpg




 

標籤: Google AI

動靜皆宜、熱電動機「玩具地攤」

      下雨天的早晨,繼續整理「玩具地攤」:從單純外型促使彈性、重心平衡、旋轉飛舞,再到機構連動以齒輪、馬達(電力)、磁力、熱能驅動,一次整理八箱,這次附上大圖,方便日後挑選玩、送。

attachments/201909/7231513803.jpg attachments/201909/2467256332.jpg

attachments/201909/7933600996.jpg

A.平衡、重心、慣性

attachments/201909/6730089539.jpg

B.彈性、旋轉、竹蜻蜓、陀螺

attachments/201909/2638453096.jpg

C.齒輪玩具

attachments/201909/2666036125.jpg

D.雜項湊箱

   

attachments/201909/4739275076.jpg

E.仿生獸、達文西橋、牛頓球、
液壓手臂、視覺暫留、浮空投影

attachments/201909/8192938337.jpg

F.TT馬達與材料包

attachments/201909/7830939992.jpg

H.熱主題與馬德堡半球

attachments/201909/3250725681.jpg

磁鐵車、人到磁浮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