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推薦四城展會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8-01 20:08
一天玩想:無論是回顧或是預劃都想好好整理,想著或許大家有機會可以逛逛。我整理八月自己感興趣的展覽活動:除了大阪世博外,在東京有DIY展與玩具展,北京有世界機器人大會與醫用儀器設備展,上海的展覽很多,例如相同時段的就有上海書展、飛行汽車、汽車創新技術與智能建築展。
最近多利用「世展網」當搜尋展會資訊窗口,也利用展覽場館官網、主辦單位,盡可能找到展會的官方網站,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喔!以下為各網站資訊與八月的日期時間:
![]() ![]() |
※北京世界機器人大會 (8~12)與醫用儀器設備展 (15~17)
![]() | ![]() |
※上海書展 (13~19)、飛行汽車、汽車創新技術與智能建築展(三展皆為13~15)
![]() | ![]() |
![]() | ![]() |
以Google AI Studio看「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先へ:データが拓く教育DXの未来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7-31 21:54
先利用智慧鏡頭看拍書本的相片,再以 Google AI Studio看「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先へ:データが拓く教育DXの未来:
![]() | ![]() |
Google AI Studio看「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先へ:データが拓く教育DXの未来
始於2019年的GIGA School構想,讓日本全國的中小學在配備一人一台終端設備和高速網路環境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雖然這是教育數位化的一大步,但真正的目標在於實現以這些基礎設施為基礎的教育數位轉型(DX)。而掌握此關鍵的,正是教育數據的有效利用。
GIGA School構想的現況與下一步
GIGA School構想旨在為兒童和學生創造一個能像使用文具一樣日常活用數位終端設備的環境。[1] 藉此,可期待數位教科書的活用,以及根據個人學習情況進行指導的最佳化。
然而,僅僅配備終端設備是不夠的。日本文部科學省作為GIGA School構想的下一階段,著重於在教育現場有效活用這些數位基礎,培養肩負下一代重任的孩子們的創造力和問題解決能力。[2] 為實現此目標,正在推動設立GIGA School營運支援中心以支援學校,以及充實針對教職員的研習等措施。
何謂教育DX? - 與「數位化」的差異
教育DX與單純導入數位技術的「數位化」有所區別。數位化是將現有業務替換為數位工具,而教育DX則是利用數位技術改革教育本身的應有樣貌,以創造新的學習價值為目標。[3]
具體而言,透過活用AI的學習診斷、雲端上的教材共享、學習狀況的即時可視化等,將可能提供符合每個學生需求的個人化最佳學習方式。此外,校務的數位化可望提升教職員的工作效率,進而帶動工作方式的改革。
數據驅動教育DX的優點
有效利用教育數據,可望為教育現場帶來巨大變革。
-
實現個人化最佳學習:透過分析學習歷程和測驗結果等數據,可以準確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瓶頸和擅長領域,從而提供符合個人程度的指導和教材。[4][5] 藉此,可望提供「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公平且個人化最佳的學習」。[4]
-
提升指導品質:在過去多依賴直覺和經驗的指導中,加入數據這個客觀依據,有助於開發更有效的指導方法和改善授課內容。[5][6] 教師可以根據數據評估授課和教材的效果,並加以改進。
-
減輕教職員負擔:利用數位工具自動批改作業和收集學習狀況,可以大幅削減教職員的文書作業。[7] 這使得教職員能有更多時間與學生相處。[8]
-
培養資訊活用能力:透過日常接觸ICT機器,孩子們可以自然而然地培養在資訊社會中主體性活動所需的資訊活用能力。[1]
實現的道路與課題
為了實現教育數據的有效利用,必須克服以下幾個課題:
-
安全對策:在處理包含學生個人資訊的教育數據時,嚴格的資訊安全對策是不可或缺的。[7]
-
教職員的ICT素養:為了有效活用數位工具,提升教職員自身的ICT技能和指導能力是當務之急。[7]
-
數據的標準化與整合:為了整合、分析由不同學校和地方政府以不同系統管理的教育數據,需要統一數據格式等的「標準化」。[9]
針對這些課題,日本政府已制定了教育數據利用的藍圖,並推動基礎工具的整備、數據標準化的促進,以及充實研習等措施。[10][11]
在GIGA School構想所奠定的基礎上,能否成功開創數據驅動的教育DX這朵花?這個可稱為GIGA「第二階段」的新挑戰,將大大左右日本教育的未來。
Google Search Suggestions
退滿五年再勁曲!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7-31 19:21
一轉眼?退休五年了。問號來自於「點點滴滴都在眼前,豈是一轉眼就會逝去?!」的領悟,是上午到世貿逛展時閃過的念頭。
還記得那時的「退休好進取」想法,五年來也確實豐收精彩,尤其遇上「疫情停課、精進計畫、生成式AI」(以教育圈為例),也是自己「世界高中中(ing)」的親身經歷與可能作為之展現,每段歷程都留下印記,每次飛旅再拓展視野。今天來看,再有對於下一個五年的滿心期待,準備迎接未知但令人嚮往的可能。
我想著....就以「食醫住行育樂」六大生活面向:在日常中悠哉地讀寫玩想、學思疑問探,好好吃、保持健康、帶著好奇心持續拍拍走,續繼進取譜唱勁曲。
不想很難不想,很難不想很難,明天開始,繼續好好想,好好玩!
凱比拍片準備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7-25 19:29
近日益師傅的線上課程中,利用Canva AI設計一個MQTT工具,很方便利用IoT方式整合凱比與多項工具。加上上完苗栗縣XR實境創作小主播體驗營後,以及下午在米倉國小遇上班級凱比群....,讓我心動地想帶凱比一起登場拍片。先回顧三年前的簡報重點。
這是當時凱比「創意影音作品」的賽前說明分享,我以四個重點探討結合凱比拍攝影片的構思:
※你有多想機器人可如何運用?
接觸不多或不熟操控?
先觀摩、觀察人機互動
轉化創想拍攝企劃
參賽過程PBL:
素養實踐,讓學生學習、練習、展現與創作
※觀摩、觀察人機互動
現場展現,對話,有多少人多少機器人
機器人進場退場、場景切換即在
手勢、表情還有背景、音效
第一人稱、第三人稱視角,機器人眼裡的世界?
凱比群舞、高通創新大賽、語音互動介紹
消防小尖兵、帶媽媽遊嘉義、最美機器人...
![]() | ![]() |
※從原有真實生活現場出發
從常效應用情節開始:
校園與生活應用,宣導、圖書館、校長室、博物館...
邀請合作演出,與當地、當事人結緣
凱比自述、凱比教授、凱比報導、街頭訪問
凱比帶你搭輕軌遊高雄,實體或360...
※轉化創想拍攝企劃
分鏡表:畫面構成與文字描述
誰拍攝、演出,學、用凱比...
設計應用:對象、服務、效果...
地點、時間的人事物的鋪陳
讓人與機器人、整體綜合表現,神、豬隊友?
讓鏡頭說話...故事、策展、虛擬旅遊
腦補:演員表現、觀眾感受、你與學生們...
![]() | ![]() |
等今晚上完益師傅課程,一定又有滿滿創意,八月來好好認真玩真的!
分享石光「為心築獻時光」簡報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6-29 22:26
上週「陪伴國中生的「為心築獻時光」」,其實是....
為心築獻時光
為新竹縣石光國中分享
哈哈,有機會與大學玫君學妹再相聚,來到新竹縣石光國中「全體在校生」分享。感謝孫校長到高鐵接我,車上聊許多,我才知道每個年級一個班,新學年國七新增一班...,看看學校佳績您就了解: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頒獎以及新竹縣推動課程領導與教學創新「典範學校」。
我帶著凱比,來到石光的社區共讀站,一看到閱讀桌我就想到「在SLD(智慧學習書桌)前LDS 」~我還跟校長毛遂自薦,一定要繼續來玩,哈哈!
配合學校上午三節課,每節介紹一個主題:GAI、AIoT & Robot、Metaverse。以下先參考NotebookLM建立的摘要,後續再整理來玩夏日自由研究,「為心築獻時光簡報分享」請指教喔!
我透過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思考這些新興科技如何融入日常生活與學習,並探討其潛在應用與倫理考量。也引導學生們實際體驗了AI工具生成文字和圖像、物聯網訊息傳遞,以及虛擬空間的創造與互動。同時,我也分享了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現況,並預測這些科技將如何形塑人類的未來生活,包含長照、醫療和娛樂等領域。
![]() | ![]() |
![]() | ![]() | ![]() |
夏日樂學「居家照護檢測裝置(POCT)」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6-28 18:15
開心報名參加「114年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由成功大學辦理的暑期課程 ,以參加的第一期,幾乎就是自己大學時期的生理、生化與病毒學課程,而相距三十多年,看到的換成是在醫院與個人的現場,科技應用與研發有許多進展。
計畫特別針對「居家照護檢測裝置(POCT)」,以橋接居家照護端與醫療院所,為實踐在宅醫療的基石。不僅能減少長者奔波醫療院所的辛勞,也讓全民健康檢測更便利。其研發需結合檢驗醫學、生醫感測、電資技術、設計與商業等跨域人才。而課程安排則提供了彈性課程模組與創新創業團隊培訓,助您自由探索與發展。
1. 實驗診斷概論-居家照護智慧檢測(POCT)之輪廓與樞紐 114/06/23(一)-06/25(三)
2. 檢驗與高齡醫療之跨場域智慧連結概論 114/06/30(一)-07/02(三)
3. 智慧高齡與健康促進之檢測開發與數據整合 (以高齡社區運動為例) 114/07/31(四)-08/11(一)
4.生成式AI檢驗與智慧醫療-未來檢測革命之產業新思維 114/07/7(一)-07/9(三)
5. 銀髮疾病標記開發與檢驗資料庫之應用 114/08/02(六)-08/07(四)
6. 行動智慧醫學檢測-POCT與生成式的創客空間 114/08/06(三)-08/08(五)
除了6/24返北開會與聚餐,努力想全勤,而且和自己兩年來逛展,有許多再整理與溫習的機會,開心!
一頁Notion描繪教學影片應用系統GAI試驗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6-27 20:11
最近看ECF開發多款程式,其中的「圖像生成多風格版」,大家一定對於ECF迭代更新的「頻繁」感到驚艷,果然是精「益」求精!p^o^q
我自己前幾天的「野人獻曝」主要是手寫筆記的GAI應用,這幾天,我試想一個「教學影片輔助學習系統」,也進行多回迭代和比較(我使用A、B、C、D四階段呈現),加上搭配觀摩ECF的分享和影片補課學習,讓我也認真整理一趟流程的演進過程與產品的呈現,幾經考量,我利用一個新Google帳號操作,皆為免費版的使用結果,同時整理於一頁Notion中,方便大家點選參考。最後再錄影片來認真「野人獻曝」,哈哈,請多指教喔!
以下「重點記錄」是將影片利用Chat Everywhere v2的「會議記錄小幫手」自動完成:
1.本次實驗全程使用Google AI Studio、Notebook LM、Notion等工具的免費版本。
2.講者從兩張手寫筆記照片開始,作為系統發想的原始輸入。
3.Gemini(2.5 Pro)用於將手寫筆記內容生成為文字。
4.「雅婷逐字稿」工具被用於將講者口述的系統想法轉錄成文字。
5.Notion AI的「改進寫作」功能被讚賞,因其能夠在原始文本基礎上直接進行寫作優化和替換,提供就地處理的便利性。
6.NotebookLM將經過處理的文字內容和條列式需求整合成一份詳細的系統文字描述。
7.首次在AI Studio中建構的系統原型,雖然能處理YouTube網址和播放,但筆記和分段功能仍需手動操作,與講者期望的自動化有所出入。
8.在生成程式規格文件時,因Gemini Pro的免費版限制,講者改用Gemini Flash來完成。
9.Gemini Canvas成功地根據文件生成了程式碼,並可透過超連結分享。
10.AI Studio在處理由Gemini生成的文件時,會出現一些錯誤或需要修復的情況,但最終仍能成功生成程式。
11.講者觀察到,由AI Studio自身生成的文件,再由AI Studio進行程式生成,其結果(介面效果)最符合預期,儘管介面語言為英文。
![]() | ![]() |
![]() | ![]() |
將手寫筆記本數位整理:GAI應用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6-22 14:02
午睡起來野人獻曝:將手寫筆記本數位整理的小心得,以下「重點記錄」是將影片利用ChateverywhereV2會議記錄小幫手自動完成的:
1、我平時喜歡寫筆記本。
2、初步數位化流程:在星巴克時,單張照片拍攝筆記,傳送至 Gemini 辨識,然後將照片與文字傳至 Google 文件。
3、處理大量筆記的挑戰:在圖書館一次拍攝多張筆記後,發現應該回家在電腦上從 Google 相簿整理會更方便。
4、拍攝技巧:筆記本攤開時,應分開拍攝左右兩頁,會更方便處理。
5、技術限制:無法直接從 Google 相簿複製圖片並貼到 Gemini 中,需要先下載圖片。
6、Gemini 的文字處理能力:
能夠辨識手寫文字。
能夠根據手寫內容進行補充和分析,講者認為這些補充內容非常 符合需求且豐富了原始意義。
觀察到 Gemini 在手機上的回應比在桌面瀏覽器上更為詳細。
7、數位化流程整合:
使用 Google 相簿儲存筆記照片。
使用 Gemini 進行手寫辨識和內容補充。
使用 Google 文件作為文字內容的初步匯集處。
使用 Notebook LM 進行最終的整理、關鍵字挑選和內容組合。
8、流程效益:透過手寫拍照、數位化、關鍵字提取和內容補充,能更方便地進行後續的資料安排和運用,以實現筆記的原始意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