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現場共同日曆的應用創意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9 16:09
『學校年度行事曆』
學校的學期行事曆,都有大致的固定模式:各處室行事、比賽與活動辦理、相關的設備檢查與教務評鑑,當然還有教師的專業成長活動、學生相關施測、健康檢查事宜等。在編輯行事曆階段,可利用線上共同編輯試算表,將各自負責的活動與時間填入表單中,藉由時間排序有助於規劃預備期程(也能直接設定提醒時間)或是衝突檢查。等到定案時,再利用匯入CSV檔案的方式建立成為學期行事曆,若是日後有所調整,也只針對這分日曆進行更動即可。
『教師備課與教學實施』
老師的教學進度,也多以學期的版本教材為單位,何不建立一本日曆,是以教學進度為主體呢?這樣可以廣邀同學年夥伴、使用同版本的各校老師們,有空找到好資源,就針對各進度主題所在時間點來『改寫日曆或建立評論』。然後,等到教學進度時的當週前(依提醒時間設定而不同),您與大家就能集智聚力地擁有即需可用的資源與活動了!尤其善用iGoogle的首頁規劃,就能在教學進度當天,像有個教學管理儀表板般,充分運用數位教學支援來創造最大教學成效!(可參考前文 )
『學生建置合作日曆』
最後,也讓孩子們發起合作日曆活動,提供一個共同學習的園地、共同對話的場域。像日本雜誌就有每個年級『x年生』那樣,例如小學五年級,就可以建立一本『五年生日曆』,讓孩子們交流學習疑惑與互助、關注共同話題,選擇參加活動,也藉助老師與家長整理大環境實況中(例如時事新聞中與學習領域有關的話題),對這些孩子們可能造成的影響探討,或者,讓孩子們針對事件,適宜地發表看法。
依教學進度的進行,可以自由發起合適的網路交流活動。尤其寒暑假期間,也能在此登錄活動供大家參考。今年寒假,就來啟用試試吧!可以公開日曆供大家瀏覽,提供『加到我的日曆』按鈕讓大家自行參與,而對於有意提供訊息的夥伴(包含會員、文教機構或企業),可以先用討論區或電子郵件聯繫確認後,才將正式定案的活動與日期發佈出來。
英語教學與溼地課程設計的keystone作品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6 21:18
這是最近玩Keystone 4的展現:一個是與英語老師們分享『英語領域的心智圖應用』,另一個是參加溼地研習所設計的『溼地課程架構』。
『英語領域的心智圖應用』中,我在右邊以英語教學實務來看心智圖可應用的機會,左邊則將心智圖拉昇為整體教學規劃與社群分享機會的開展。下圖有縮小過,可以點選這裡的『原圖 』。

『溼地課程架構』中,先以溼地生態、保育議題、主題探索以及網路資源與參考資料四個面向來整理想法,將來還會持續設計並落實。『原圖 』

因為自己畫了許多freemind的檔案,所以還是常用keystone3.7版(可以匯出匯入freemind),而若是推廣與介紹時,我會推薦大家用keystone 4版,操作更直覺方便,而且與web的整合較佳,請參考『這篇 』。
在自家屋頂設計聖誕燈飾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1 22:21
用瀏覽器玩四顆Google地球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1 21:50
與孩子們一齊轉呀轉Google地球 的時候,我總覺得他們能更早具備『全球視野,在地關懷』能力,哈,今年寒假一定要下功夫研究Google的API!先看看:

首先在Google地球的API網站 (也有簡體中文站),要先下載瀏覽器外掛,之後就可以檢視一些範例。雖然Google準備收掉Lively (像第二人生那種虛擬互動世界),不過,這樣的Google地球API,反而有更多應用呢!以下先介紹相關網頁:
先下載外掛程式,點選安裝 | 重新整理就可以了! |
可以選擇簡體中文版 | 但範例連結比英文站少些 |
Examples(有裝外掛點選就能看見) | Demo Gallery(簡圖比較吸引人) |
把地球用『顆』的單位來算,是不是多了點豪氣與開闊吧!其實只要網路穩、電腦夠強的話,應該你想玩幾顆都行 ...(在那個Rows、Columns改一下就可以了。)ps:我玩9顆時,就回應出問題了...不過,我已幫孩子們想到那種各衛星環繞監看地球的情境了...
Searchwiki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1 13:20
現在從google的搜尋結果,可以自己整理順序並加上註解喔!請看官方部落格的介紹 。
一般利用google搜尋,已相信他的page ranking把最常被瀏覽的網站排在前面了,所以我大多瀏覽前廿筆資料。而現在,還可以依自己的需要,改變檢索結果的排序(當然是自己看的而已),針對網站添加個人筆記註解,還可以刪去某些不看的資料,這樣可以更有效率地接續檢索後,將資訊進一步再整理。
我想了一下,這個與google家族的『書籤 』、『筆記本 』、『訂閱快訊 』、『個人搜尋歷史(網頁紀錄 )』、『自訂搜尋引擎 』之間,應該可以有更好的結合契機,同時,從個人檢索到組織的知識管理、即時分享等應用,也多了龐大網路資料庫的支援機會,值得期待呢!
呵呵,中午試了一陣子,還是只能『想』....,無論是中英文介面,都還看不到那個功能鈕,可能再等幾天吧!紐約時報這篇有畫面 ,以及我所見到的第一篇中文介紹 。
我對『Searchwiki 』頗有體會~wiki是由大家集合在維基百科網站撰寫的,Google也已著手建立專家作者式的Knol百科 ,但網路上每個人的所有公開發表(指所有可以檢索到的),卻散落各個角落,如果,能從『我要搜尋』的角度出發,把搜尋來的結果,為自己(當然更希望也與夥伴們合作分享)建立起一個專屬wiki.....漂亮!
一早收信的驚豔!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1 06:30
論壇與各種電子郵件的關係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20 18:53
我將以不同身份來檢視Google論壇與各種電子郵件的關係(目前已加入會員的夥伴請包涵了,這次的實驗中您可能也收了許多信,呵呵,有興趣您也寫信回覆看看唄!)主要有下列區隔考量:
論壇 | Gmail帳戶 | 非Gmail帳戶 |
主持人 |
| 可當主持人、管理員 |
管理者 |
|
|
會員 |
| 可收發信,看版困難
|
非會員 | 主動參加或受邀都有確認信 |
首先,針對這個論壇專屬信箱:biglearners@googlegroups.com,若您還未加入此論壇,任何郵件帳號(gmail郵件或其他郵件帳號)寄信都會收到『無法寄達』的提醒說明。必須是該論壇會員,此郵件帳號才有效(而且很好用...)
已經是會員者,只要寄信,就形同『張貼新留言』!而信裡的文字格式都失效,但超連結的話會另外呈現,不過,夾檔附件可以出現喔!哈哈,這就很棒了!換言之,直接在論壇發表時無法張貼附件,以電子郵件方式就可以喔!
同時,針對此信加以回覆,也就等於在論壇中張貼回應,根據以往的經驗,如果此論壇比較活躍,可能每個會員都『回信一番』,那一天之中可能又反覆寄送許多電子郵件...,您可以在『編輯我的會員資格』加以設定寄送電子郵件的頻率。
再來,針對會員中屬於Gmail帳號的人,可以直接瀏覽Google論壇,但不是Gmail帳號的人,在瀏覽Google論壇前必須先在google『再註冊』,才得以瀏覽Google論壇。例如我有個yahoo帳號,收到主持人的邀請函,點選確認後,還要再打一次密碼(帳號就是yahoo的mail)才得以進入論壇主頁,而這樣的帳號,卻沒有google的其他服務功能(我原本以為這樣會有一個)biglearner@yahoo.com.tw@gmail.com的郵件帳號....呵,純耍寶...
全球視野,在地關懷
作者:塾長 日期:2008-11-19 22:20
繼上次來參加『INTEL創新思考工具融入閱讀寫作比賽 』後,今天下午再到金龍國小參加『2009北北基三縣市中小學學生專題寫作比賽 』說明會。今年的主題是『全球視野,在地關懷』,希望引領孩子們思考:面對全球化現象對本地經濟、科技、生態、文化等帶來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本地又是如何因應,展現「在地化」的特色與優勢?說明會安排劉必榮先生的講座,他提醒我們利用結構、議題與工具切入,以立體觀方式看世界情勢,劉教授雖憂心國內大多數媒體『島內無小事,島外無大事』的現況,卻也殷殷期盼孩子們的國際觀,不應受限於老師國際觀之不足。更強調迷思一定要釐清:不是具備知識就有國際觀,而是要有『視野』!
正巧上週有新加坡的小學生來校參訪,我讓孩子們利用Google Earth量了一下兩地的距離,自己最近也環繞著幾個問題在發想:
*孩子在什麼時候寄出生平第一封電子郵件、給誰、談啥?
*孩子在何時證明自己具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或者,他們何時會有想改變的衝動與承諾?
*我們總是說『網路無國界』,那孩子們上網了,他們怎麼看世界?
說明會結束後,更有好藉口再逛一趟誠品,買多本好書共看一番(沒關係,還不到3600...):
地球又平又擠又熱
還有家裏好多書都可以參考,也想邀集夥伴們大家到論壇來分享(我總覺得,雖是參加活動,但各校師生在過程中也可以當玩伴才是,呵呵!)。其實,是想趁這回『順便』認真研發、多多設計『小而美』的網路探究學習活動(繼WebQuest 之後,有另一種設計理念稱為MiniQuest ),比較適合少節數的活動,也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參與(這是兩項日常教學最難突破的瓶頸呢!)。要帶孩子一起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