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人機與人際、遊戲的創新與思考多本書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14 23:28
整理最近多本書與雜誌,大概都有著『人腦、人機與人際的創新與思考』混搭面向:
*超神奇!腦內物質工作術:7種人人都有的效率潛能,幫你即效提升工作力,一次整體介紹腦大腦運作與工作術的結合~
一、利用幸福感,增加工作動機、實行長遠計畫:多巴胺工作術
二、利用恐怖和壓力,提高工作效率、短期目標衝刺:去甲腎上腺素工作術
三、利用怒氣和興奮,瞬間增加爆發力,成為好的幫手:腎上腺素工作術
四、利用療癒功能,讓早上工作更有效率、轉換心情:血清素工作術
五、利用睡眠物質,完全重振精神、神清氣爽,讓身心健康:褪黑激素工作術
六、利用θ波,刺激靈感、大量增加創意:乙醯膽鹼工作術
七、利用腦內麻藥,一口氣大舉提升專注力與想像力:腦內啡工作術
*別煩了,問題其實不難解決,作者提出問題只有兩種:人的問題、錢的問題。心急則亂,這是人之常情。本書作者羅傑.道森是世界級談判大師,曾處理過最棘手的「人質談判」,他用四大觀點教你精準判斷手上的時間籌碼,進而漂亮地解決問題。
觀點一:競爭對手在做什麼?(如果你處於新品上市的競賽,最好以手頭現有的資源立即出發)
觀點二:決策的生命周期多長?(如果你的決定,會影響你下半輩子,一定要仔細考慮)
觀點三:如果搞砸了,能在不造成太大傷害下解決嗎?
觀點四:如果做了錯誤的決定,可能的損失是什麼?
*別白忙了,兌現創意才是王道 ,作者是王溢嘉先生~我大學與初任教時很喜歡的作者呢!
那些成功的事和偉大的人,他們能夠「不同凡響」,正因為他們不同凡「想」,又能兌現創意!
89篇讓你晉升創意達人,連賈伯斯都要自嘆弗如!
洞察力+學習力+創意力+決策力+執行力,讓你打破框框、掌握命運、邁向成功!
作者從近代創新史中,分析了跨領域的諸多例子,揭示出獨特創新背後的七個關鍵模式:
1 比鄰的可能性──人們需要更多工具,以探索更多邊界
2 液態網絡──點子喜歡能流動、碰撞、彼此連結的環境
3 緩慢的預感──點子需要養分和時間,才能完整成形
4 機緣巧合──結合幸運與智慧,發現原本沒有特別探究的事物
5 生成性錯誤──從錯誤中汲取養分,雜訊讓人變得更有創意
6 功能變異──借助其他領域的點子,產生意料之外的新用途
7 堆疊平台──其他使用者能在前人建立的結構性基礎上,創造新作品
我們天生就愛聚在一起,而網路工具消除了集體行動的種種限制,於是——鄉民全都來了!
傳統的組織不能無限擴張,因為管理成本會不斷提高。可是網路世界卻徹底讓管理成本崩盤,造就驚人的群體行動。
過去在品質上把關的品管模式已經行不通了,這是個先出版再篩選的年代。
另一個群眾力量的例子:Linux為什麼可以和微軟抗衡?因為它的失敗是免費的!
然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網民的默契上,你必須了解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
*Google總部大揭密:Google如何思考?如何運作? 如何形塑你我的生活? ,作者深入參與、觀察與訪談的第一手報導:
.Gmail、Android、Google雲端服務等超展開創新開發過程
.解開Google兩大黑箱之謎──搜尋引擎演進及廣告盈利模式
.Google在中國的道德難題與內部對中國政策的歧異
.Google將如何保持競爭優勢與創新優勢?
還有一篇『紐約時報:探祕Google X實驗室」,真可說是創新的夢幻實驗室啊~
接著兩本在師大圖書館借的: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Habits of Mind: 16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for Success 』,心智習性 系列作品的十年後新作喔!
*『Serious Games: Mechanisms and Effects』,最近看到TED『遊戲改變世界 』,也找到幾個站:
本書這句話很傳神喔!Serious Games provides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claim that playing games can provide learning that is deep, sustained and transferable to the real world.
對Amazon可以借租電子書的價格很心動呢!而且很好奇,歸還時會發生什麼事~包括載具上的數位書本怎樣消失,當然,更要在乎到時的你,變得多Serious與Gaming啊,哈哈~

真實人生(Real Life 2.0 ),不也本來就是場可以認真玩、嚴肅與狂亂混搭的生命遊戲嗎?
『未來教室』未來還是想實現!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13 15:40
這次新北市的『未來教室』專案徵選,競爭激烈,我們學校以自然教室為主要運作基地,雖然未獲選,但仍想嘗試在未來將它實現喔!野人獻曝一番,把計畫書的三大區塊整理呈現:
****本次專案規劃與執行(如經驗分享)
本次『未來教室』專案將持續原有之自然科教學規劃與課程設計,從原有教室內教學與實驗活動之應用,延伸到戶外調查研究活動。並且邀請網路合作學習夥伴,進行同步與非同步教學應用。
活動主題也將觸及校園生態觀察、綠屋頂效益探討,以及機器人模組應用設計等。
進一步也將從科任教師、班級導師與行政團隊逐漸擴散、推廣應用。
****相關課程規劃
0.平板電腦導入應用
無論是老師、 學生,對於這樣的載具仍感陌生,需要一段時間來建立使用常規、教學規劃與協同合作,才能讓載具之應用發揮到最大效果。
1.自然科教學與實驗活動
結合群組電腦與平板電腦,協助實驗活動之觀察、紀錄、分析與發表。同時在網路學習平台進行主題式的探究合作學習活動。邀請網路合作學習夥伴,進行同步與非同步教學應用。(EPBL教學應用表)
2.戶外調查研究活動
利用平板電腦之移動便利性與手持應用,進行戶外攝影、錄影紀錄,結合無線網路環境,也可以進行資料檢索應用。同時將研發QRCode、近端感應連線應用,期能在人機、人際之連結網絡中,發揮更佳的行動學習效益。
針對學校植物生長情形,可以進行長期觀察紀錄、本年度也將建置綠屋頂,除了節能減碳的效益之外,也藉本次專案設計融入校本課程加以探索。
3.機器人模組應用設計
本校已有多年的Lego NXT參賽經驗,社團也經營多時。藉本次專案將針對中高年級自然科課程,設計一般自然教學活動中可利用機器人模組之活動,讓科技應用創亦可以延伸到學生自行設計與實做的面向。
4.Probeware應用
這類探針軟體(Probeware)設備,藉由輕巧的手持式裝置,非常利於學生的研究活動,可以在戶外即時測量紀錄氣溫、亮度、音量、溼度和氣壓。將結果利用數據方式呈現,以供進行資料統計、處理、分析。本次專案將採購相關設備,自行設計資料整理系統,也期在未來可分享推廣應用。
註:Phidgets也支援Android 了喔!
****預期學習效益
1.學生能主動投入學習、合作討論與分享,藉由主題式任務之安排,扮演真實世界各工作角色(以科學家為主),表現應具備之未來生活與工作能力。
2.對於科技載具之應用嫻熟,尤其在行動平板的應用部份,能與實體世界環境與網路連結之應用加以發揮。
3.發揮創意設計科技應用,結合模擬軟體、機器人與科學探針軟體之應用,設計相關的作品與科學探究活動,並持續在活動中善用科技、提昇科學素養與能力。
4.在學校內、外的網路合作學習活動中,學習與人討論分享與發表自己看法。
在高鐵三思之三~岩石比溶液容易?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9 21:54
期中考完畢,開始新單元『水溶液』,在高鐵上有了這樣的比對:岩石比溶液容易?
先說說都不容易:我把手邊的各式大小平板,利用考完的時間讓孩子們把玩一下,呵呵,若是一邊考察岩石礦物樣本、一邊做水溶液實驗時,我都不太敢把平板與實驗材料擺在一起任由大家touch呢!

我從三種角度說『岩石容易、溶液不容易』:
1.岩石與礦物的標本觀察,備課起來與實驗進行都自在簡易:孩子們利用自己的五官與放大鏡工具來檢視眼前的具體物品。而水溶液的實驗,可有各種瓶瓶罐罐與各式物品要準備,每節課後換班時還都要備料以求『立即還原成上課前樣貌』,呵呵,我忙得愉快,孩子們也忙得認真。
2.岩石礦物的直觀探究容易讓孩子們有具體的理解與討論,水溶液的溶解、濃度、酸鹼與導電性質,想從實驗印證到建立自己的概念或是心智模型,我與孩子們可有一場深度旅程呢!
3.看到這句話很有豪氣~在你的拇指與食指之間,能捏住多大的宇宙?
我請孩子們利用食指沾幾顆鹽或糖,然後拇指沾濕後,兩指對搓,以觸感來體驗一次『不見了』的感覺,然後再玩一下PhET裡的鹽類和溶解度 ~鹽巴隨你加、水量由你掌控,看他們也討論得熱鬧呢!

在高鐵三思之二~說明會與工作坊想怎樣說...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7 20:25
前兩天的一趟高鐵南北行,我記得印象很深刻:南下時的一大早霧氣很濃,看著油菜花田,自己就哼起了『油麻菜籽 』...,心情淡淡幽幽地。經過與高人們自由地高來高去一天,再於飯店裡k書後,北返時想到三大塊,昨天第一塊是利用w500打的,後兩塊都是用手寫的紙條與便利貼,下車前才有這樣的『高鐵三思』想法。
第二塊還是掛心著新北市的未來教室專案,想到在說明會與工作坊時可以與老師們一起討論的:
*說明會:
希望行政夥伴們可以給予校內參與專案教師適切支持,也希望局端給予各校行政支持。我的說明部份想從兩端之間來動態開展,兩端都是三個加一個(反話)的:
要提醒避免嗎?談太多讓大家容易沒力:
a.請避免失竊
b.請避免損毀
c.請避免孩子不當使用
d.請避免讓太多其他未參與專案的師生太羨慕
要期盼鼓勵嗎?樂見其成之餘也要提醒:
a.希望可以多多研發創新
b.希望可以多多交流分享
c.希望可以促成學生網路活動
d.希望只為平板而平板.....
*工作坊:
我想試試這樣說,可否激起老師們的共鳴。
大家幫我檢驗看看能不能做得到:我這是專門為你的學習在提供服務嗎?
你的自我感覺如何、你當下的思行與載具應用,是否契合你的學習意圖與整體脈絡連結?
你認為怎樣的專屬服務對你而言最適切?
那麼,我既已努力至此來預想、規劃與行動,現在可以邀請許多的『每一個你』,我們怎樣連心攜手地善用數位槓桿來一起玩想:怎樣開始和孩子們可以說出如上我對您所說的話?孩子的自主當責學習之旅,真可以由我們開始來歸畫經營喔!
在高鐵上三思之一~善加經營大腦能量!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6 22:25
從高雄搭高鐵北返時,先看到工廠的巨型設備,想到近日對於核四商轉的討論,讓自己領悟到以下的思索,跟著高鐵一起飛奔,打字出來:
對於大腦運作與能量使用取捨,是否只有『教學』與『學習』機會,才是好好駕馭和磨練每顆大腦發揮最佳運作的時光?身為老師,不正是善引也陪孩子們活用每個大腦的能量資源嗎?
同時,即便沒有善用,日子還是過得去、也都有其自己的生命生涯開展,而與世界同軸多軌並進。其中,你除了經營自己,也可以幫助別人、同時受人影響的持續交織。
就好比拿著時間貨幣,投資於生長基礎的原生家庭、社會階層,繼而求學、工作累積出來的經濟、人脈與個人經驗、信念、價值觀、個性等。從而再有金錢貨幣的交易,用以營造生活中你可以掌握與身涉其中的互動脈絡,一起持續演進。
生命的各階段,尤其愈早,緩慢生長而養成大腦能力與運作效能的機會,最值得投資。而我自己『用自己生命豐盛他人生命 』的領悟,也在這樣的常軌上。我要扮演好目前的『探照燈』與『導遊』角色:陪一群某階段的孩子一到兩年,一起看世界CARS裡,我們可以自己和一起參與改變的經歷。
而同時,我也自己走在另外的多軌中:多重的角色與任務、看世局也為孩子們想未來競爭力。為有教學與分享的機會、為人(含自己)著想動機而學得更起勁,再從互動中印證初衷與可以再出手的策略拿捏,而且有機會還可以再與夥伴群一起成長開創!
在歷程紀錄中,希望有機會可以CA積累再展力而有智慧地為每一瞬一生 提供支持助力。
大腦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初探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5 21:49
這本『Executive function in the classroom :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enhancing skills for all students 』在上回『38?? 真是夠了!! 』介紹時已借在手邊數月了,而目前有備預約得歸還圖書館,所以今天帶著來高雄參加「應用自由軟體教學經驗分享研討會 」,留在金馬飯店裡準備k此書到明天中午再搭高鐵回台北。
找到幾篇中文介紹:
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我的切入點是從『工作記憶模型與多重表徵 』來看的~如果人類大腦以這樣的共通運作機制與能力表現形式來展現,那麼,『當下的決策、執行與因應』、『對於目標之堅持與自我表現進行調整與監控』,就有著決定個人行為成就的差異吧!我覺得這與『心智習性 』、『成功智力 』也可以一起探討。參考該書,從大腦結構、功能運作,而連結到教學現場的教室運用策略,提及學生可增進的關鍵執行功能領域大致可分為:
* 組織:organization
* 完成家庭作業:homework completion
*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
* 寫筆記:note-taking
* 學習技巧:study skills
* 衝動控制: impulse control
* 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 規劃技巧planning skills
* 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
* 適應力:adaptability
原先這樣的探討比較多從特殊兒童來切入,但漸漸地也應用於解釋個別差異以及可以藉由學習而獲得提昇的看討。有些圖像我等回台北再整理起來。
換一種座標定位來探究思考『A New Heart, an Old Future 』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3 19:38
專注當下很重要,前瞻開展也很重要,但,一定都沒忘記在既有基礎上的常效持續維運,以及可躍升時機與籌碼之槓桿運用。
之前寫過畫過的『看見也實踐『未來完成式』 』,最近領悟到更底層與繼承的參照系統,可以讓自己藉此看通各類事物與人生折衝呢!我的發現是:平常座標系的第一象限,都是我們談論與關注焦點,但實際上,二~四象限的許多關聯與系統運作,反而更可以促使前瞻發想更可行與穩健喔!從左圖看右圖,就是歷來既有,然後展望未來。愈能掌握歷來、脈絡、運作常軌的訊息,就有多元的當下視角與謀劃可以操弄喔!
![]() | ![]() |

我發現玩家們容易從『差異比較』來進行思考,而忽略了『漸進擴散』接續於『既有教育現場ICT整備全貌』的無縫轉進。尤其我想提出的是:玩家是一人一機自己持有者多,而教學是公用機多、老師與學生設備齊聚一堂,也有別於玩家多為個人或同好社群之互動。同時,教學時間的任務目標明確~確保提昇學習成效,怎麼說ICT都只是助力與配角。
從這個圖像來看,我們當然想望『理想願景』的達致,是不受限於任何作業系統與載具的(或者到時的所見都不是現在眼前、手邊的),同時,即便科技快速引入或被淘汰,我都很嚴肅地提醒自己:當一個『未來教室』臻至理想時,不也還都是我們這群『現在的人』在那裡活動著嗎?人的主體性與觀念、行動的轉變,才是『未來』真的可以達致之核心關鍵吧!
我找回第一次在高雄k12數位學校 開課的『教學心花樣工作坊』,其中這篇『A New Heart, an Old Future 』有自己九年前對於『科技進展、遊戲的現在,將是教育的未來』解讀:
聲光多媒體、角色扮演、3D虛擬互動,在遊戲看得到的,應該很快就能進入教育領域。穿戴式科技、電子書包、腦波控制電腦與被電腦控制的最新科技,在近期科學人雜誌都有許多精采介紹,還有電子紙,電線插頭用來上網....電影情節?將現實上演中!
未來,時間還沒到,計劃執行、實施與教學時機。
未來,東西還不來,教室設備,有些班班單槍、有些啥都沒有。
未來,技能還不會,趁現在趕緊學,日後才能如魚得水。
沒有走火入魔,也尚未出神入化地又『看』一台平板
作者:塾長 日期:2011-11-02 23:12
『先買先享受,早買不要後悔』,早些年看數位相機、手機,大概需要幾個月或一、兩年時間,才會有這樣『價格更便宜』、『功能愈強大』的落差感。然而,這次竟在短短幾天裡,在平板電腦的領域就經歷了這樣的心思轉換?!請看:
![]() | ![]() | ![]() |
呵呵,只有看還沒買啦!左上方那台小一點的七吋平板是學校老師網購來的novo7 ,網購價4000元有找耶~
我終於可以一手握住、把玩多點觸控、看外形質感,除了螢幕小些,都很符合我的『精板神』理想呢!而在借來把玩的當下,突然驚覺到自己是不是走火入魔了啊~看便宜可愛就想買到手(雖然這三台的總價才接近一台iPad2最便宜版呢!)不過,這回幾台小平板,光是USB與網路線孔的想法(另篇再介紹)就讓我學習到很多呢!
我『非常肯定』地知道自己不是只為買來玩而已!而是想藉著足夠適量的設備,在自然教室理、讓孩子們把玩比較,想一起來思考需求~我(學生自己)怎麼利用行動載具來幫助學習呢?
這樣的轉折提供機會把『物生心靈 』層面參透更多了~不只考量物品大小重量於手持使用時的生理感受,而質感、觸控互動效能與價格,還是左右著心裡層面很大部份呢~喜不喜歡、好不好用的體會,都可能決定日後是否流暢上手呢!
想玩轉魔方來好好整理相關的APP或是構想設計APK,好讓平板電腦的教學應用出神入化,還有好多面向需要考量與經營喔!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