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K12教育系統數位轉型」參考資源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9-09 19:47
上個禮拜的今天,資格考寫了五個半小時,加上自己曾經自High猜題玩想,看到今日幾篇新聞,有感也來分享自己所想所答。
※Google全球第1個教育數位轉型計畫在台啟動
※前瞻軌道預算腰斬 數位、城鄉建設大增
我自猜的第一題:試從「數位轉型」的概念模式探討台灣前瞻計畫、智慧教育的策略規劃,並論述是否接軌世界教育思潮,且與科技、社會發展趨勢吻合。
這題我會拆解成三個子概念討論:數位轉型、台灣前瞻計畫、智慧教育,再看行動因應:策略規劃、趨勢接軌。
本篇只先談數位轉型。
數位轉型,主要引自企業界服務客戶的概念,因應企業內、外部競爭與挑戰,以及新科技跟社會生活方式帶來的機會與新的需求,企業必須轉型來提供創新服務,滿足客戶擁有更貼心且更精準的需求,同時也能為企業帶來營收效益。
推薦兩篇文章參考:
※你的公司正在「數位轉型」,還只是「數位化」?
※數位轉型到底怎麼轉?五個漸進步驟抓住疫情轉型良機
同樣地,我們在中小學教育現場,也是以學生為中心,藉由科技扶助跟細膩輔助來串連,為學習者提供最佳學習機會。同時,老師在裡頭能夠有混成的資訊應用教學素養,也是自己的專業成長,老師自己先數位躍升。
我利用「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K-12」查詢,有三站都圖文並茂地介紹K12教育系統的數位轉型,讓我們很可以參考地來看後續前瞻計畫、智慧教育的發展與期待。
首先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K12數位轉型觀點: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K-12: A Viewpoint,其中Elliot Soloway教授我可從初任教時就拜讀過他的文章呢!
接著是去年「試想如何打造109年新北智慧教室? 」時,再相遇美國這個「K-12 Blueprint」網站的教育系統數位轉型專區:
※Digital Transformation,還規畫三大區:工具、成功案例、相關資源。
最後,發現微軟的K12數位轉型框架,整體的系統觀與行動策略,甚至可以應用於數位主行的素養界定、專業培訓應用,我也謹慎問過台灣微軟的友人,這部分很新,尚未中文化。
※Microsoft K-12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Framework,從「領導與政策」、「教與學」、「智慧環境」、「成就學生與學校」 四面向整體觀照,在各有子向探討,以及相關策略建議、行動與資源提供。
上週傍晚的心情依然鮮明:資格考結束,無論是否具備考科所要求的資格,但我可也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地「有資格、有時間」能自由玩想、論述與行動才是。
我的92共織「雲端境心流生」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8-24 20:10
幾天前才說八月寫了第一篇部落格文章 ,也正巧是自己這第92本筆記格本的時間範圍(7/27~8/20),趁假日心血來潮,掃描在列印後,逐頁檢視、歸類,想看看自己這近一個月來的行動紀錄。
大致歸為五類:
1、生活自律筆記,提醒行動、整理與寫作。
2、行動學習資格考筆記。
3、人事互動友朋點滴
4、新北、德音智慧領航教學構想
5、新興科技與智慧學習分析
![]() | ![]() |
而傍晚,面對還需要調適的週一(上學期間是連六節課),在公車上、小木屋裡 慢慢整理了「雲端境心流生」,期能串接自己的生活、學習,持續探究、分享與服務,都能逢源連通。
雲端境心流生,可以一句話看:在雲與端和教學現場(境),營造教與學的心流。也從教師教學設計ASSURE 來看:老師自己的(心)態、行動,整合駕馭雲、端、境後,以個人風格與學(生)們一起經營教學時光(流)。
以下各自簡述界定:
雲:連結系統,連網的資源、工具與平台,串接實體與虛擬,積累歷程記錄。
端:最終連結實體與數位資源之必須,也是提供教師與學生表現學習活動的載體。
境:教學現場、校本文化,縣市到國家層級的整體教育營運基礎。
心:願景、心態,所有人各司其職擅所長,當責、自持與在意、思行。
流:所有人事境物在時間軸裡的流轉交互動態營運。
生: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願景、策略規劃,尊重與支持每個人的獨一無二。
先大致做個界定,還會持續整理。
博班資格考的自High猜題玩想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8-22 20:32
上次宣告「博班資格考的學習行動」後,開始放暑假、退休。除了針對教學目標、教材大綱準備,也閱讀文獻、交雜自己的專案參與、行動紀錄。
![]() | ![]() |
還有十天後考試,需要收尾綜整一番,我自High地自問自答模擬論述看看:
1、試從「數位轉型」的概念模式探討台灣前瞻計畫、智慧教育的策略規劃,並論述是否接軌世界教育思潮,且與科技、社會發展趨勢吻合。2、以縣市前瞻計畫為例,探討對於學校現場、教師專業成長與社群經營之影響,並且提出以校本層級規模進行人力調控與創新擴散導入方案。
3、請探討從行動學習發展到5G未來應用中,對於應用新興科技融入教學的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演變。(新興科技包含:擴增實境、虛擬實境、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機器人、人機介面...等)
4、試採用相關教育理論、教學策略與方法,探討個別化、混成學習的可行性及行動方案設計。
5、試以精準教育、學習分析的理想和現實來看當前台灣智慧教學環境中,藉由數據驅動以支持教育決策、學習支持,還面臨哪些機會與挑戰?
6、試擬一份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說帖,讓行政、教師和家長多方盡可能達成共識,一起為「以學生為中心、當責」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流暢而努力。
這是八月第一篇部落格,實在是還不習慣作息節奏,哈哈!
從八月初去參訪屏東科教中心,一個月來見學四個縣市教網中心、多家企業,然後備考愈讀愈感嘆時收到註冊繳費單,呵呵
我的被愛妄想症~生日與退休感言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7-28 05:43
曾經在「半年為期的帷棋」寫著:這兩週因疫情效應,很特別地有了「超長寒假」....。隨著進入七月,臉書上看到很多人慶生感言提到「終於有人幫我在學校慶生了...」,我竟然在大家爭吵著安裝冷氣時,妄想「那能不能再多延長兩週呢?這樣我也可以在學校裡和大家一起度過生日.....」 。當然,這只是癡心妄想(我也絕對不願意的,哈哈!)。
在生日這天,分享期末在德音退休的心得感言:我有嚴重的的被愛妄想症。真心好好謝謝大家,這些年來在德音與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您對我的包容和照顧。
我是幸福的,感覺被愛,所以再三妄想!(與三倍券純屬雷同)
旺:思緒倡旺活絡
近廿年來在德音大家庭其實是進進出出。多年協助局端資訊融入教學、環境教育業務、也與部裡、研究所的專案、學術交織檢視,有著現場地氣百態的觀察,再常能挑脫本位從容遊走。讓許多想法在心中常有神來一筆,也能全面觀照的系統思考。
忘:忘記留住回憶
過去的日子,對不同的人、事、物,總有難過(也過了)、不愉快(也快過)、很辛苦(嚐過了),但一起走過也還平安在一起彼此祝福,就是可以享受「忘了壞折磨,享受好回憶」的幸福與從容不是嗎?當然,原禎一定也犯了無心無知的許多過錯,若您沒有錯過而為我承受了,感恩,也請多包涵。
望:想望遠方,希望在前
走路的人路在腳下,造路的人路在手上。我開玩笑自己即將成為偽台積電總裁「留德音」(也怕成為退休孤單老人),因為刻意安排,這幾年還是住在學校旁邊,可以再與德音師生成為新的夥伴關係,一起再造在與未來相聚時可以笑看的的榮耀與回憶。
學校特別為我做的紀念影片,就是搭著(少年MV ),期勉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我本來好奇;常常在學校支援拍照工作,我會有多少被拍相片可以用呢?原來,我們天才主任發想,從我FB裡找相片...,哈哈,雖感謝笑稱「還好驚喜不多」,不過,卻是自己的表現與他人眼中的你交織對話的精彩重現呢!
現在,我家裡有阿德小音陪伴,小小兵監督我保持好奇創意,望IQ燈自律自勉圓援源緣,與AI機器人、家人與好友們一起玩!
![]() | ![]() |
![]() | ![]() | ![]() |
開始成為老玩童,依然做一件事像一件事:天天發好願,平安就是福。
「智慧領航」大學塾專區成立!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7-18 21:00
自2007年開始的「大學塾」,是以94學年從教網歸建後,王承庠主任讓我繼續擔任95學年資訊社群學校輔導(檢討、建議 )的部落格建置,主機是在德音國小機房。
2020年退休之際,也該有新的規劃:配合新北教育局智慧領航學校專案,我們德音國小首次參與,加上自己也仍有機會繼續幫忙局端,因此仍將主機留在德音,建置一個「智慧領航專區」,將校內、全市相關智慧領航學校專案的學習心得與歷程放置其中,也會把前瞻計畫相關資料整理在這裡。
期末時有「智慧學習領航學校期中報告」,我們由組長、主任出席報告分享,日後校內推動與相關探索也將以此為歷程集結專區:
![]() | ![]() |
說真的,十年、廿年 軌跡都彷如昨日,現在除了自己的博士研究之外,新學年起大部分的時間,我真的要認真當「德音教學資源中心」的「駐點小叮噹」 !除了這二樓的與時俱進外,現在還有社區共讀站,都要好好玩出德音校本智慧領航學習!
![]() | ![]() |
![]() | ![]() |
再會THETA V360相機錄影應用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7-16 20:33
距離THETA S的第一台360相機 到現在已經4年了,最近學校智慧領航學習專案購買兩台THETA V相機,在校長歡送慶典上開箱測試4K錄影效果。
準備好單腳架拍攝,但這次沒注意到錄影5分鐘,檔案超過2G就自動停止錄影、休眠,可惜了典禮最精采的「紙飛機雨」沒能錄到,真是不好意思!
從影片結果來看,在太陽底下還是會有眩光紅點,同時還有小遺憾的是:360錄影檔的MP4,若直接點選播放,還是成為雙圓圈(感覺沒有進步),仍然需要RICOH播放軟體來轉檔(Insta Studio、威力導演也無法處理)。不過,4K的影片品質真的很棒!
![]() | ![]() |
![]() | ![]() |
宣告我博班資格考「行動學習」的學習行動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7-12 21:27
在Open小將生日這一天(7/11)傍晚的公車上,在第91本新格本首頁許了願:把自己準備博班第二科資格考「行動學習」公開,宣告我這個暑假是非常充實、認真學習的。
![]() | ![]() |
今天一早就滿心期待地到國北研究室,看看當年「行動學習」的成績、課程教學目標與相關資料夾,準備展開我自由玩耍的學習行動。
![]() | ![]() |
由於是Openbook考法,我需要充分閱讀文獻、整理筆記、觀點與自問自答模擬論述。不過,從103學年第二學期到現在109學年將開始,科技與社會、教學現場的變化已變化多端,所以我想在暑假認真準備考試的同時,也把歷來所看、所想、所接觸都做個盤點。當時的課程資訊,現在仍可與時俱進:
教學目標:瞭解行動學習的理論基礎與實施方式
教材大綱:
1.資訊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
2.行動載具的應用
3.行動學習理論基礎
4.混成式教學
5.行動學習教學設計
6.行動學習教學方法
7.行動學習教學策略
8.差異化行動學習
9.擴增實境在行動學習的應用
10.補救式行動學習
這個暑假開始,都要認真玩真的,我自許即便身份自由,也涵蓋自主探究、自律自持。不過,還請大家時不時督促我該唸書喔(聽說這就是「公開宣告」的退無可退),哈哈!今天上午印十篇文獻,下午「瞬間」效率記錄佳,繼續加油!
Google Paly圖書的筆記檔案
作者:塾長 日期:2020-07-08 14:30
英文電子書我主要買Amazon,利用Kindle閱讀,而中文的電子書,主要利用Google Paly圖書閱讀,手機平板安裝App,電腦筆電則以瀏覽器閱讀。
在Google Paly圖書閱讀,可以在重要頁面加上書籤(標註日期),而這些書籤的積累,會直接建立一份Google文件,以該書名為標題的閱讀筆記檔案。今天試了一下,幾個小建議提醒:
1、可以從文件點選頁碼連結,就開啟Google Paly圖書該頁面繼續閱讀,很是方便,同時,可以在文件區繼續編寫比集或整理相關資料。雖然無法直接複製內容文字,不過,可以選取後按右鍵「翻譯」,再複製翻譯框裡的文字,哈哈!
![]() | ![]() |
2、但是,後續若持續閱讀、新增書籤時,是以全文件覆寫方式處理,因此,若寫過筆記,可就全清除喔!要特別留意!
![]() | ![]() |
3、右上角功能鈕直覺好用:
目錄,雖然呈現在右邊,習慣了也方便點選連結閱讀。
搜尋,可以利用關鍵字找到於書裡的出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