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試『圖解』讀ECFA

      首先強調:我真的有用『』喔!解讀ECFA 挑戰太大了,但藉以學習『圖解』,倒是個好題目!實在是『圖解七大關鍵工作力 』書裡的這句話:『對於不知道的用語你會置之不理嗎?』,加上昨晚獅象大賽打到17局的拼勁(此刻正打完第七局...),鼓舞自己卯起來玩!

      我鎖定ECFA與電子書包(包含小筆電、電子書、紙與智慧型手機)來研究,試著邊看邊畫圖來認識他們。雖說中小學師、生都要開始理財教育,但我更喜歡張忠謀先生「卓越大學的社會意義」演講中所提:多探討一些重要議題,例如兩岸經濟關係、兩岸政治、經濟制度應該完全資本主義還是要讓政府有相當介入、社會安全網等問題。全球處在競爭又合作狀況,上述議題都沒有標準答案,應該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試著從各方面尋找答案。我自己先來當學生!沒想到又多了『牛肉議題』,學到台美尚未談妥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不過,今天四大報....『臺灣光復節』新聞好少耶!

      加上掛心著『百元簡報』活動,我就自己先『圖解』研究一番啦!剛開始還不敢野人獻曝,除了報紙、雜誌報導之外,我先買了幾本『圖解』 好書,哇,算算花了十多個『百元』呢!

先建立基本概念:

圖解管理學

圖解經濟學

看著看著也很有趣呢!

擘劃世界情勢的40大經濟理論

再找些邏輯分析方法:

現學現用商業圖解思考法

圖解難題解決力

再加上這本『1/10與4之間:半全球化時代 』 ,很喜歡裡面提到的概念,也會試著套用來看ECFA!

    後記:混亂冒險了兩天,資料還是太多、圖還是畫得亂七八糟,到底『是刺上有玫瑰,或是玫瑰有刺』,可也眾有眾人解讀呢!但我比較想以『現在的孩子,十年後的就業市場與競爭力如何?』這樣的核心問題來看,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再看回自己熟悉的教育領域,更有不同的feel喔!例如像教師社群的Moodlesphere ,我就畫了進階版圖像 喔!

標籤: 概念圖

「100元可以做什麼?」與校園簡報王比賽

      這是最近的兩項學生簡報比賽:A.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學生簡報設計競賽 B.『映像新北市–鏡頭與PPT共舞』攝影手札暨校園簡報王比賽辦法 )。正巧五年級進行簡報與數位相片教學,六年級在玩Swish動畫,我也以這些題目鼓勵孩子發想與實做。就來個『一百元的起承轉合』吧!

      我以『五年級簡報學習』為例,要介紹簡報軟體功能與應用。例如標題、 圖片與文字整合、特效設定、表格與統計圖、製作超連結、模板套用等,都要讓孩子們可以應用自如。然後在晨會邀請導師們可以鼓勵孩子參加(畢竟一百元的應用,可以在許多領域課程結合、也是個好的理財話題呢!)。
       我還想到孩子們可以:
*用數位相機實際紀錄一百元的開銷過程、寫成故事介紹
*進行班級統計與比較
*把大家在Moodle裡的留言加以歸類分析
*在合作社進行物品調查與消費統計
*校慶園遊會義賣,物品與遊戲的成本與定價、宣傳活動開支概算等....


       當然啊,『怎樣擁有一百元?』可也是另一種創意想像喔!有人提到『代寫作業、跑腿打雜』,我則補充『一根紅色迴紋針』與『志工時間存摺』的例子,鼓勵孩子好好想想:如果『已經享用過了』,而再認真地找找『更有趣味與回憶和意義』的規劃...。

      呵呵,自己好像玩得更開心呢!我先自問自答一番:
*今天花的其中一個百元,剛好理個頭....(百元新台幣理髮,可也是『破壞式創新』的好案例喔!)
*百元筆電,呵呵,一百美元啦!(順便研究電子書包)
*百元商品,是指日圓喔!台幣39元,把兩色的球分好在兩邊,現在我可以在三分鐘內搞定,哈哈~(結果我在大創買進廿個,可以玩班級競賽了)

attachments/200910/5946402447.jpgattachments/200910/8068014813.jpg  

   

*另外趁假日好好研究ECFA一番,頗有挑戰性呢!

      這個月來,也把校園植物拍了一圈,拍了一圈,也與五年級自然課可以結合植物主題的教學。日後想與校際夥伴交流時,『你的學校正開著什麼花?』應該是個好主題!

校園植物一

校園植物二

後記:數大真是美呢!(搞定七個14分50秒...哈哈,是想說今天有寫好多篇,慰勞自己玩一下....

attachments/200910/7251614322.jpg

標籤: 相片

6、7啟動單機版Xmoodle與設定

啟動單機版Xmoodle

      讓老師們開始啟動單機版的xmoodle(請參考這篇

      我提醒大家在兩個Moodle之間操作:研習上課的縣網平台,大家都是學員身份,而自己的單機版Moodle,就是個管理者喔!接著分享Xmoodle推廣方便、把平台當軟體玩、產品交流也通的各種效益!(請參考從第七步開始走

Moodle與設定
      既然是自己的單機版Moodle管理者,先看看最重要的設定有哪些:我只介紹首頁設定與版面呈現的考量~什麼身份在什麼時候、看到什麼:預想使用者身份與需求,提供最新訊息或是參與課程等。另外也強調在Moodle使用上都相通的『網頁文件編輯器』。

WebQuest課程包下載與還原
      這次都從教師、課程層級來使用Moodle做WebQuest ,所以我先讓大家體會一次『課程包下載,把WebQuest變到Moodle中』,藉『空白課程』(我在xmoodle裡先開好的一門課)來還原課程。

      我以自己的『大運動場』為例,分別建置在三處:原本建置於Cquestgarden網站 、轉貼一份到Google協作平台 (倒數計時小工具不錯!)轉貼到Moodle 也很方便。強調WebQuest的任務描述,多用『你』的口吻來呈現。

比較與說明

      所呈現出來的三個WebQuest其實沒什麼差別,但是在Moodle裡:
1.現在是每個人的Moodle裡都有一個WebQuest可以實施了!
2.孩子們可以即時通、討論發表與小組合作了!
3.老師可以依需要調整實施WebQuest時的活動架構~尤其要進行多堂課的活動時。

再看WebQuest實施

      提醒老師們撿視WebQuest實際實施的部份~給學生看,要學生做..... ,而使用Moodle來實施WebQuest的老師們,不僅可利用平台來與學生互動,若是將來要合作也已有共識默契了!

標籤: webquest moodle

5.認識Moodle的多種角色關係與行動效益

      在Moodle的操作中,我讓老師們體會多角色的切換~

扮演孩子的角色,體會一次討論區發表自己的,可以看到全部夥伴的發表~知道有人在看,會更認真喔!以及,看別人寫得如何,也可能比自己寫的時候還認真!

老師本尊
      利用這樣在教學中與之後,會發現又有更多可以再促成對話的機會、自然能衍生更多的提醒與要求學生的想法,可以引導著孩子們持續下去,以及促成合作互助的機會。

老師看講師
      請大家站在講師的角度來看:只是開設一個討論區,就能匯集每位學員想設計的主題清單,有機會還可以邀請共同合作,效益應該不小吧!有時候,若是對他人的主題感興趣或正好發現有用資源,就可以在該夥伴的發表中給予回應,也很流暢自然。

討論與討論區
      平時在課堂上『現在開始討論』,希望看到的是大家眼睛看著對方,有情感的聲音與對話氛圍。而『到討論區發表』,卻可能只是每個人各打各的,一直到發表後才有機會看到其他人的、並給予回應。這兩件事在教室活動裡必須善加混搭~真實討論的精彩與內涵,藉由討論區來積累,不只留下當時的精彩,也可做為歷程紀錄。

再看WebQuest教學與設計實務
      在有限研習時間的規劃下,實不容許憑空發想並完整地設計出WebQuest,我建議大家可以參考一個與自己設計主題最接近的WebQuest,邊參考邊設計自己的作品。此外,規劃應用Moodle來建置WebQuest的原因,是因為在觀摩既有的WebQuest時,發現不容易處理孩子的表現與上課歷程紀錄,也就是『孩子有沒有平台支持而得以表現』的問題。若能在現場上課時,加上平台的應用,當可以為老師增加更多支持孩子學習與表現的支持。

我的考量:

      利用應用Moodle來建置WebQuest之後,就可以方便地利用課程包匯出與匯入來分享了,因為考量『自己的學生自己處理』,雖說大家可以輕鬆交流WebQuest的Moodle課程包,但自己的教學與學生互動,仍需要自己好好經營!在後面的實做上,我還會分享自己在學校Moodle的運用,或是參加網路合作學習時的建議。

標籤: webquest moodle

4.以Moodle支持『研習互動』與『WebQuest設計』

Moodle同時支持『研習互動』,也作為『WebQuest設計』的工具平台

      想讓老師們體會一次『單位時間』中,每個人都認真發表、完成自己任務時,利用Moodle讓大家看見集體成果的集結效應。

登入平台、參與課程
      每位老師登入宜蘭縣Moodle平台(已將全縣各師的校務行政帳號通透),加入『WebQuest設計』課程(代表有些課程可以自由參與)。

討論與發表

      老師們登入討論區,每個人發表自己想設計的主題,然後也能看見所有人的主題發表,還可以回應他人留言、回應或編輯自己的發言,這樣就能利用討論區的持續回應,來匯集資料。  

我的考量:

      讓大家體驗一次:以學生角色操作、發表後可以相互觀摩,也對於將來利用Moodle實施WebQuest的師生互動歷程有所預畫。
      更重要想傳達的就是:藉由今天的實做,也對在日後的工作中~『依此架構而流暢運行!』更添信心與願意承諾。

時間因素:

      在一天的次研習中,想介紹完整一趟『Moodle與WebQuest』的設計流程,時間上會把『此時需要多久時間、此事執行很多次』,利用『模擬與想像』,把時間壓縮起來。
大家『發起、認領』一項WebQuest,這樣的實做過程,也像是學生們認領任務呢!

標籤: webquest moodle

3.觀摩與使用現有的WebQuest設計!

觀摩現成的WebQuest

      從觀摩現成的WebQuest開始,也提醒老師可以『直接使用』於課堂中~就像拿了動畫、好的網站般,所不同的是WebQuest活動在教學時可及的深度與引發孩子們主動探索的機會。

      因此,值得在此時好好想想:你要怎麼開始進行WebQuest教學?如何告知孩子們任務、角色分配或分組,是用口語說明、學習單、任務指引?或是利用影片、動畫作為情境誘引的啟始?相關的教學環境需要哪些配套?

      這樣,就可以在觀摩中持續整理、發想、也能務實地重新設計(redesign)教室環境與教學策略。特別要注意的是WebQuest作品中所建議的任教年級、主題,所涉及的專業用語和描述口吻,在真實主題與學生可理解之間的差距,更要靠老師在設計與引導時多加『磨合』。

      如果家裏有在學的孩子,也可以善用WebQuest成為親子活動,『宅童』,若是自家小孩,我們一定更期待他們的網路正向應用和表現吧!好好使用現有的WebQuest,就可以發揮專業影響力!

開始設計WebQuest前,從瞭解『限制』開始發揮創意!

      開始設計WebQuest的行動,與使用WebQuest步驟與考量不同,但都是『選擇』,而且『為限制而設計』:我教幾年級、時間、設備、師生能力、還有我的意願!在掌握WebQuest的精神與架構後,自己慢慢有了好點子,就可已開始出手,聚焦(FOCUS),愈明確知道對自己有用而可行動的,最實際,也最有力!還可以參考『WebQuest101 』,針對老師面對的實際狀況與因應行動有許多提醒,我有簡易也加註了 一些看法。

從簡單開始!
      老師邊進行主題搜尋,邊看網站、邊連結出學生們將會進行的認知處理活動,老師可以善用Scrapbook整理資料,也可以利用一篇簡短新聞,讓孩子們練習摘記、貼到Moodle中發表看法,如此也有機會瞭解孩子們的理解程度,若能由師生共同設計WebQuest更好!孩子與大人都一樣~知道有人在看時,表現會更不一樣喔!

期許大家合作,集結建置WebQuest pool

      看到從早期的香港中文大學WebQuest資源庫 到現在的CquestgardenQuestgarden ,希望能邀大家合力建置更豐富並能結合時事、領域主題相關的WebQuest資源庫,甚至串起網路合作學習活動。

標籤: webquest moodle

      我想先瞭解大家對WebQuest、Moodle的認識與經驗,加上『自己的教學現場』,來探討這樣的三角關係:對你而言,最熟悉與重要的,當然就是『自己的教學現場』啊,站在哪個角度來互相看就容易整體定位!以下分三面向切入介紹:

*WebQuest其實最遠、因為在真實教學中也許是可有可無的。因此我先強調WebQuest的核心精神,期待有機會來實施。

      WebQuest希望『孩子們』扮演真實世界的角色(12Tasks Link),那麼,我們怎麼讓孩子知道該任務與開始行動?~善用既有的網路資源來提供情境、資訊以進行探究。

      例如宜蘭童玩節與蘭雨節,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對這些政策有多少理解?老師要如何支持他們認識不同的立場、並從角色扮演中,堅守每個關係人的崗位,也包容他人的異見?

      期待這樣的『創造教學多樣性,添加網路教育味』,可謂老師與學生們創造更多教學機會。接著,我介紹WebQuest的緣起、組成與國內外案例網站,讓大家先瀏覽與找尋合適主題。

*教室現場,這是教師與學生們每天相處的場域,要認真看『環境』~決定人們行為、互動過程、內涵與品質的最大基礎。

      我介紹三種教室類型 ,也提醒老師們自己、在學校中、使用各種教室的機會與頻率,並提醒大家不要因為使用電腦而被綁在電腦前,少了更多與孩子們互動的情感、語言和演神交會。        

      雖然WebQuest、Intel TWT都希望『e化專科教室』這種環境,它也是班級管理與教學經營中,具有最大挑戰的環境模式呢~促使孩子們最多有意義的對話,當然,也可能最熱鬧、最多可能互動發生(一組內有不同角色,或是各組間扮演不同角色都可以善加利用)。

      我利用簡報中以前在數位典藏會議,校園植物應用例子 來介紹設備擺設與空間規劃,再補充一些硬體設備,例如實物投影機、顯微鏡接視訊鏡頭到單槍的應用等。另外也補充:關於孩子在校內可上網實況探討(請參考『網路小孩的大腦革命 』)

*Moodle平台

      我以規劃WebQuest活動為期許,思考常態教學主軸的教室現場,帶入利用Moodle平台以支持上述兩個面向的交集~從今天一天研習實做,延伸到後來時間:週、月、學期、多年。希望把自己的、孩子的和同事的時間軸串連,看通這種『同軸多軌並進的』樣貌,今天做的,就搞定了下次某個時間直接可以run的軌道!

      同時,所有學員的成果,也能合作分享於Moodle上,日後都可以派上用場!

      因此,本次的研習就先在Moodle平台上準備了一門課,把相關網站與資訊都整理起來,也讓大家可以參與討論、發表與互動。

*倒是也藉機提醒老師們:資料都藉Moodle掛載好了,是要照著看來上課,或是開放給大家自行瀏覽?在教師學員與小學生之間,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端看自己的判斷與因應。

標籤: webquest moodle

北高K12教師網路研習 (98學年上學期)

    昨天(週六)高雄市K12數位學校舉辦第17期開學典禮,現在整理本學期的K12教師網路研習課程如下:

****台北縣第十五期網路進修課程 ****

Xampplite+moodle建立INTEL創新思考單元計畫 謝東森老師

網路資源主題學習-部落格的教學運用
孫世洲老師

分組式班級經營與教學:小組幹部制與小組學習 余政賢老師

生活英語Daily Talk-Part 5 李美江老師

經典英文童謠唱唱跳跳和勞作 程淑美老師

再瘋PhotoCap 歐麗慧老師

多樣趣味的濕地觀察與教學 謝基煌老師

天工開物─神妙工藝 陳盈君老師

Museum漫遊者~北縣博物館系列 陳盈君老師

****高雄市第十七期網路進修課程 ****


可先開啟『課程一覽表 』,直接點選各課程名稱即可參觀。

1.教師課程:
【社會】認識台灣‧禮俗風情」系列之「出生入死‧生命翩舞之終曲-『壽、終』
【綜合】LOHAS教學~新生活運動
【資訊】彩色生活的寫照-PhotoCap
【語文】英語文-EZ Writing-自由寫手
【資訊教育議題】創新思考學習課程(PBL課程設計)
【輔導】與飆風少年談心
【藝術與人文】義大利藝術之旅
【健體】「神采飛揚、樂活教學」~ 教學設計與模組在理解式體育與健康生活技能的應用

2.學生課程:
【數學】數學金頭腦-中年級組
【數學】數學金頭腦-高年級組
【跨領域綜合課程】快樂志工 e起來
【跨領域資訊課程】數位生活‧簡單記錄-年輕不留白

3.新移民課程
 【新移民學習輔導輔導】高雄市新移民網路資源認識與應用

標籤: 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