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利用遙控器操縱電腦!

      傍晚研究所下課後,興沖沖跑到光華商場想買『ViewPad 7E 』,呵呵,還得等幾天才有。不過,買了這個300元有找的『USB無線電腦遙控器』,儘管便宜(相較於無線簡報筆)卻很酷呢!還有幾個客製鍵可以自訂功能,繼續研究!

attachments/201110/5409602918.jpg

      光看外型,很像電視搖控器吧!按鈕的規劃可有許多『眉角』~可以開網頁、檔案總管、全螢幕、我的電腦.....,重要的是滑鼠控制(操作還不是很順,但可以一下下按著移動)與左、右鍵都有。哈哈,我最喜歡玩的是『Power鍵』,真的按一下就把電腦關機了.....,but,再按這按鈕~電腦當然打不開(大概是因為靠usb接收無線訊號的吧~),哈哈~

      順便逛玩一下『五螢幕賽車』、『多點觸控板』、看WIDI廣告,也把以前買的『塑膠鍵盤』一起拍照。

attachments/201110/7096610045.jpg attachments/201110/1333589868.jpg

attachments/201110/6236196398.jpg attachments/201110/8811463887.jpg

岩石與礦物觀察、也再想平板...

      我買了幾個放大60倍的小放大鏡(一個150元),配合Dino數位顯微鏡,進行岩石與礦物標本觀察活動,各組都有一套標本,放大鏡每人有一隻,還有課本的圖卡....。

attachments/201110/3710499895.jpg attachments/201110/4906391262.jpg

      那種『各有得忙』、『討論分享』的時光又展現 了呢!

attachments/201110/3230586156.jpg attachments/201110/9703392696.jpg

      仔細分析:每個孩子有自己的任務、明確知曉要達成的目標,有可以討論分享的夥伴、有可以操弄與表徵的實物、工具、電腦。在這樣的時光裡,我樂觀相信孩子們都積極認真地投入學習。即便尚無即時偵測與評量的證據,但也從『表象』上看到一定的品質與結果了。

      平心而論,我在這樣的小組合作教室中,已有夠用的電腦與網路了。當然也進一步設想:再有平板電腦進來時,可以怎樣應用?說真的,還暫時無需每人一機呢!(我校還有一間電腦教室可以安排為自然課應用)

      目前我已三人一組各有電腦,若再加最少五台(平板或小筆電),就可以兩人一機。

      若各組加一台(9台),我可以玩室內與戶外的視訊連線的『支援前線活動』。不過,剛開始只要一台也夠了~讓班級代表到校園『逛遊』,然後全班就與他對話。

      或者,兩個班一起同步上課,其實各先只要兩班的老師機先連線即可~讓孩子們先體驗一次,才開始設計學生與學生的同步連線活動。同時,把同學年多班的教學整合到校園與班際之間,就有更多的競爭、合作之活動可以玩喔!

      我深信:簡單、持平穩健地,讓科技(無論是小顯微鏡或平板電腦)進入你的教學場域,一定是為了(也準備好了)提供支持更好更多元的學習效益展現而出手,如此才不會費時耗心又花錢買罪受。


      週六(10/22)要到江翠國中分享一天的研習~從『數位Bloom與多元e智慧』看數位工具與學習新世界,呵呵,此刻的大學塾線上人數(17),還比目前的報名人數多....

      大綱構想如下:

1.數位Bloom系列工具介紹
2.多元e智慧系列工具介紹
3.ePBL教學設計
4.混成式數位學習環境規劃
5.平板電腦教學應用

      在電腦教室裡,利用實做、體驗與討論方式進行,也會利用Ketstone、可攜Moodle來玩。

      數位Bloom和多元e智慧系列工具,都是第一次介紹的議題,要開始演練一番了!但認真玩通Google,應該就很酷了!

精板神的鋼鐵擂台

      我看第二次『鋼鐵擂台 』,為的還是想怎麼『精板神』~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如何提昇使用滿意與教學效益。我把看電影時的筆記紙重現出來。Stuff 雜誌是統一發票中獎換來的~有『39款改變世界的經典酷品』專題、對iPhone5的功能預測,還暱稱Win7平板叫做小七,很可愛吧!

attachments/201110/0552226983.jpg

      因為是刻意地看第二次,所以知道即將發生的劇情,不僅確認一下自己的想法或引發新的思考;同時,多了一種『看看其他觀眾是否也有共鳴』的旁觀從容。以下有些是電影對白提醒我的,或是自己體會探索專案中自己的各種角色與其他人、物關係的期盼。先整理大架構與老師角色的觀點。

*起個頭也是總結~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人、物都有個位置,在時空交會下相遇。你(與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可以操弄物品或與人們的關係連結,而且自己的態度與行動可以彈性與多元~藉以讓CARS同軸多軌並進。
 
*我是老師
      用心真玩平板時,你想要看見啥?利用wh問句來提醒也作為設計的鷹架:
where to? (你要去哪裡?)
why, why not? (原因、理由、目的、為何不行?)
what will happen (將會發生哪些事、你必須面對與因應?)
how to ASSURE! 與孩子們一起走過,還有專案夥伴。

*ASSURE!

      利用這次機會與時間做好一件事!即便繞一趟遠路只為一個kiss 也值得!要奮戰、體驗過才知道!貫徹你的意志到讓孩子們touched,然後讓他們有機會學習怎樣讓世界變得不一樣!我也在極度熱情後,迅即『冷靜』地批判與接受批判~ 怎樣利用更多形式貼近孩子、預放哪些到平板與網路上,等孩子來。教學當下怎樣經營、在各種身近與視線交織裡,讓我與孩子的『自然100 』,希望有機會精彩地『小六玩小七』!

      其實電影裡的小男孩的言語、眼神、行動,也給自己更多省思,繼續加油!

標籤: 平板電腦

打造未來教室之EPSS期許

      再等一週後開始評選,就會知曉有哪些夥伴一起參與100學年度未來教室專案,然後可能近一個月後才開始工作坊,不過,值得期待咱們一起經營與打造『未來教室之EPSS』喔!梁校長有補充公告 喔!

說明:
一、本局100年9月30日北教研字第1001337554函(諒達),原定申請書上傳截止時間為100年10月21日下午6時止,配合校務行政系統公務填報截止時間限制,更改為100年10月21日下午5時截止,請依時送件。
二、申請學校可依校內課程發展與特色願景、教學實際需求等完整規劃,不限於單一班級或特定領域使用,倘學校申請計畫不只1件者,請以ZIP壓縮檔案上傳。 

     我把原本在教育科技中常提到的EPSS(電子績效支援系統),貼合加上教學脈絡、未來教室、教學現場,其後的中文字都有與EPSS字母相符的英文單字~為每個參與人提供最大的支持服務,相信就是前進未來的理想樣貌了。

attachments/201110/8984579354.jpg

       如此,在願景明確之下,務實地看人事時地物,當能穩定邁進與集智聚力了。

attachments/201110/8591052076.jpg attachments/201110/4831200918.jpg attachments/201110/7085432378.jpg

      這些願景:豐富學習視野,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改變教學模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配合課程規劃,建構學校本位課程
                   形塑未來教室,連結雲端教學創新

      都還是在校本的人事時地物運作下常軌前進的(之前想到的魔方矩陣 ):

      人:學生、教師、行政、促進者
      事:選擇、使用、參與、評鑑
      時:事件、課堂、每日、每週
      地:全班、小組、個人、自主(學習形式)
      物:物理、生理、心理、心靈

      我查了『pad』單字,也有直升機發射平台的意思呢!正巧『跳過問題,直接做對 』也有這樣的圖像,很鼓舞自己呢!老師們,我們一起變身為精板神 喔!

attachments/201110/7925218561.jpg
       翻看8月23的筆記本:如此趟旅程,有目的、無路線,但總在常軌上;持續玩平板,在乎而自然聚焦,共享時光之超值期待。
標籤: 平板電腦

設計仍未成功,塾長仍需努力

      三天連假,有好多『作業』都與設計有關,先k書一早,下午『放風』玩、然後回家繼續努力;百年國慶日,也在人潮中走著自己的路。

第一天

      到花博園區逛,想起去年國慶日寫的『若是利用寒假期間在花博會場,舉辦基測『模擬考』遊戲呢? 』,現在很寬廣的空間、還是一樣多的飛機,想著若在這裡玩行動學習的定向運動、探索活動,一定有意思!

attachments/201110/4640171478.jpg attachments/201110/4228084469.jpg attachments/201110/4187533328.jpg

第二天

      看『鋼鐵擂台 』,對於將來觸控、體感與聲控電腦和機器人時代的來臨,給自己目前參與的『平板專案』,提供前瞻一些的理想。同樣的,數位原生的孩子們,一定表現得比我們更有創意與專注投入。呵呵,看這片也哭~就像影片裡的爸爸說受不了孩子『水汪汪』眼睛的懇求,我也想起以前寫的『躲不了就別避 』,提醒自己先別在還沒堅持到底前就放棄。

第三天

      走到『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 』會場之一的松山煙場,先拿手冊就沒進去多逛了,看到這些場景,給了自己好大的提示:

attachments/201110/2554213069.jpg attachments/201110/4448563849.jpg attachments/201110/4924568848.jpg

       建國一百年,在這裡有著101大樓、國父紀念館疊合當背景,看到台灣與世界設計人的智慧交鋒,展現出三頭六臂的神奇精彩。也提醒自己:真希望有三頭六臂的話,你可以好好把許多想做的事做完;而覺悟了不可能有三頭六臂時~那就修煉收束狂妄的心,抓重點、排時程,踏實地走、找伴協作,更不要忘記欣賞旅途見聞,也再與心中的理想創意對話。如此這般,走著自己的路,即便和自己說好晚上『不去看煙火』,也可以乖乖地甘心、認真寫作業呢!以下七項作業,都在設計中:

*期中評量卷命題,要好好『設計』。

*本週教學進度:把自己暑假環島的地形地質相片整理讓孩子們探索。

*質的研究讀書報告~『研究設計』,好巧。

*建模與模型導讀簡報~『建構主義與心智模型』(分心想到大家對平板電腦的應用,仍會受限於歷來的科技使用經驗影響。)

*論證評估與科展作品分析文獻探討

*W500的物理面~逛大創與IKEA發想靈感,抓握持與收存擺都要小心。

attachments/201110/7465129562.jpg attachments/201110/2647764901.jpg attachments/201110/7440358895.jpg

*平板專案工作坊邀請講師、共同設計課程

      呵呵,好像『七匹狼』虎視眈眈地盯著我的計時器,我就一個個地餵養與安撫、搞定他們!

      看到『網路,十年的轉變 』,咱們也要認真設計下個十年、百年,以及明天也要快樂上學喔!

標籤: 平板電腦

申請計畫前先評估考量!

      首先可以定調的是:今年新北市的未來教室平板電腦計畫,並未特定預設為全校只有一個班專玩(發放方式是以一單位計算,但使用的多樣性可以在校內彈性開展)

      接著我也以想申請者、但又先參與專案規劃角度來看申請計畫前,需要評估考量的部份:
1.平板的保管與發放
      因為錄取後才啟動工作坊、配發設備,在這期間,我們大家一起探討合宜的作法,尤其各校到時,是由誰主要參與,會比較務實地構想最適當的作法。

2.教師借用與收存
      借用與歸還部份,以我們學校(德音)為例,將邀請多位老師一起參與,先從少量的小組使用,再到班級交流活動應用,漸進導入(畢竟,一下子全班發給每生一台平板,我自己光想也會頭皮發麻~ :beated: ),應該就是借用者保管了。

3.充電與網路
      我這兩週測試以來,w500的續航可以一個半天沒問題,若加上不見得整節課都一直使用,我就暫時不先擔心電力了。
      網路也是。這台的鍵盤底座有網路孔,可以接有線網路。教育局考量先配發平板,101年一月起,再持續協助相關經費供各校依需要採買(如:ap設備)或研習經費(在咱們工作坊時也可以交流分享各校實況考量)。明年初給經費是怕年底給,可能增加大家辛苦急花的困擾。

4.廣播控制與學生使用
      相關軟硬體,我們還可以一起蒐集整理,但也許從學生同儕、教學活動設計著手,還是有機會讓學生投入學習的(像我的想像可能是:若未經同意,學生跑去Facebook,我就先讓這孩子Face books~先暫時收回平板,哈~),事先約法三章,我想孩子們也會珍惜這樣的學習時光的。

5.學習軟體與網路應用
      蒐集整理中...

6.成效預期
      建議可以找校內有興趣的夥伴,領域或學年,一起討論會更有方向喔!我自己先想到的就是小組與網路合作的PBL(自然、英語、閱讀、機器人社團等),以前有整理過一些網路資源(放在epbl.xls ,請多指教喔!)

      我也與資訊組長、電腦老師聊過:利用電腦課讓高年級每個孩子們都體驗一趟,相信也讓這批平板電腦更發揮應用價值。

      審查畢竟是個篩選,期待大家未來在工作坊與學校實際運作中,還有社群互動與知識管理的經驗集結、或是讓孩子們一起玩校際交流時,相信成效自然豐碩呢!
標籤: 平板電腦

『未來教室』專案參與週進度報告

      就像大家對於未來教室的想望有所疑惑,那您一定也相信:我們的未來教室專案規劃,也是一起同軸多軌地在鴨子划水、摸石渡河中前進。

目前專案辦法開始到各校,可以激盪多元應用想法、相信都值得嘗試看看。
目前專案團隊工作進度:邀請指導學者、評審委員(審查規準、形式、選前與評選會議)、建立專案QA資訊架構、規劃工作坊(承辦學校、目標、講師聯繫、場地協調、參與者公假派代....),都大致有明確方向與行動了。
目前在硬體測試、軟體應用蒐集與網路環境考驗等工作,持續進行中。

      一週一週看,比較不會心急擔憂、也保有彈性調整得更適切。以下是說服我自己參與專案(笨鳥先飛了近兩個月)的想法:

      綜觀國內外,最多也就是去年iPad帶起新一波觸控浪潮後,從個人使用體驗、才開始探討怎樣在教室中、學校裡,到整個教育政策的專案規劃,可以怎樣為教學帶來新的觸動活力。

      接著Android平板、智慧型手機推波助瀾,您開始在公眾場合看到許多人望著手上大大小小的螢幕,摸啊點啊的,眼神很少離開手上的小傢伙、也不太管身邊的人。

      那麼,教育現場呢?我可以說,教師有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的人不在少數,把自己個人使用的經驗,結合現有教室中資訊融入教學相關軟硬體設備與網路資源、平台,相信一定有很多可以實現的教學創新點子。

      那麼,我們等著的,是學生自備設備到校或家用設備也普及嗎(這是我們最不能預設也最不易著力的)?

      或者,學校、班級中,在你上課時間裡,可以自在無受限地擁有設備載具與連線、也不必擔心太多安全與保管問題的話,相信我們都可以提昇自己的教學績效、也享受可以與學生共同經營出更好的教學時光才是。(這是理想也值得期盼的境界)

      同時,我們也可能是等著跨載具、多作業系統,與既有現場設備的連結整備性更完善(例如目前多以windows電腦為主、USB、VGA連接頭為主)的時候到來。(這是現在進行式、可行動往好的方向前進的旅程)

      如此看來,想看到行政、教學、科技、學習動機與效益都完整配搭,好像也只有讓自己先嘗試、冒險看看喔!不然,怎知道新的政策與載具、環境,就是最適合你自己與學校現場呢?

      新北市的教網業務,今年已轉移到『教研科』,我們希望這一年的未來教室專案,不只是申請、發設備、交成果、結案而已。

      我們可否玩得更混亂冒險些~學校裡各個角落都可以無線上網,那麼可以有哪些教學新花樣可以實踐?不同師、生資訊應用習慣與效能差異,怎樣在導入新工具與觀念時,磨合也提昇?而在人力有限、經費與時間限制中,怎樣還可以有穩當的行政支持與教學創新?

      我定位這樣的『教嚴苛』玩法,是每個老師、學校都可以投入為自己教學投入小小、少少的研究發展精神~才真能玩得辛苦卻值得、也才能玩出心法與意義吧!

      再往後看個幾年,一定可以累積出人的智慧與經驗、社群網絡互動更多元豐富,也才更能面對未知(但一定更親和、便捷)的環境與科技整合,持續與孩子們一起連結未來、遨遊自在。

      這是週五下午到國北拜訪教授,看到中庭的桌椅:

attachments/201110/9129411396.jpg


      哈,我還是只有這種『平板』的連結想法。唉,也得專心看paper(也是想看平板多於論證?!)與寫作才行!

      體會到『放下,很難;放不下,很難過』,不過,日子還是得好好過啦!

標籤: 平板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