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Microsoft Cartoon Maker』把相片漫畫化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18 23:43
今天孩子們拍證件照,同時我也拿到他們前幾天拍的畢業紀念冊生活照與相片照,想到可以用來做徽章,但又不想『寫真』地把相片擺上去。我找了一些『相片漫畫化』軟體或App,最後選擇『Microsoft Cartoon Maker(下載軟體)』準備讓孩子們試試,您可以參考『不用美術基礎,把自己的照片畫成Q版自畫像 』,在微軟公司可以下載 。But!!!!!只有『XP』可以用,Win7就不能用了 ....可惜!
使用過程中,還可以和孩子們討論『臉部辨識』、『寫真與擬真』,再加上表情變化的選用、身體樣式的選用,很有意思呢!
*原稿相片與臉部辨識
![]() | ![]() |
*成品展示
![]() | ![]() |
*操作影片 介紹
602家長日親師聯繫單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13 19:02
分享自己的家長日聯繫單,全班25位孩子有14位家長出席,讓我也提醒自己更加把勁!這裡再補充想法與口語傳達訊息。
*教師教學理念:
2.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發展多元智慧。
3.培養主動積極與樂於助人的生活態度。
4.提供探索的學習情境發展批判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5.整合數位機會,培養21世紀公民素養。
*教師班級經營做法:
1.藉由提供多元學習情境,培養學生樂於學習、分享的態度。
2.以全班為一個大家庭,彼此相互協助,同時以小組、個人的任務方式,建立自我負責、共存共榮的向心力。
3.以『誠實』、『惜時』、『樂探(樂於探索)』、『創執(創造力與執行力)』作為教學相長的行動願景。
4.除了學科學習之外,也希望學生更能善用科技的資訊素養,配合班級教學,輔以學習網站,可作為學習歷程檔案集合之用。
*教學活動設計與希望家長配合事項:
1.注意孩子作息與言行,若有沉迷電腦、電動和電視的習性,我們一起協助調整改善。
2.早睡早起多運動,準時上下學,並盡量在家享用早餐。
3.臨時請假請用電話與老師聯絡,若為事假請事先與老師聯絡。
4.每天檢視孩子的聯絡簿、作業並簽名。
5.國語日報讀報活動、聯合報Educoco 社群網站、寫作與投稿。
6.1Know 學習平台、均一 數學學習,資源回收主題活動規劃、老人公寓計畫、服務學習。
7.翻轉學習、BYOD 邀請,Code.org 藉助孩子主題任務學習與平台資料分析,利用學習共同體方式運作,協助孩子瞭解自己的學習現況與努力的路徑、方向。
8.徽章應用 、虛擬旅遊 ,(週三下午大學踏查、假日博物館、展覽見學)。
9.畢業紀念冊拍照、畢旅
重點說明在上面的5~8項:
國語文教學與應用,我們班有國語日報,每天聯絡簿寫一段讀報佳句摘要或心得,這學期開始玩Educoco ,也鼓勵孩子寫作、投稿。數學部份,我利用1Know來組織均一的進度內容,同時,會將六年級數學與國中三年的數學主題做個連結:可以自行前進接受挑戰的,從均一都有相關輔助資源,也可以讓孩子們利用1Know來自行組織;若還跟不上進度的,也提醒他們日後還是會遇上,現在一定要將它們征服!
我把1Know、均一與Code.org 各網站呈現教師端看到孩子們歷程紀錄的頁面,向家長說明這樣的網路學習應用與孩子主動投入、同儕互動的盛況。
接著報告主題、見學規劃:我從紙箱王 談起,希望利用資雲回收的班級打掃任務可以延伸到創意發想、動手的專題(還發現有個世界紙箱挑戰 喔!);而從社區開始的消防隊、老人公寓也將進行邀請合作。 進一步延伸到週三下午想待孩子們參觀北部各大學,逛玩也希望能開啟視野,再到假日有機會邀請一起看展、逛博物館見學。而這些親身實歷,也都讓孩子再建立自己的數位歷程檔案。
徽章應用部份,從昨天讓孩子先壓、 方格紙初玩,出席的家長幫孩子製作臉萌頭像徽章,這週也有個作業是『徽章應用發想』心智圖~想看看孩子們怎麼百玩!
我準備兩張有關『青春期轉變』、『學習的無限可能』心理學資料給家長們參考,另外買了『晨讀10分鐘:生涯探索故事集 』,先送給出席的家長,未到的下週再給所有孩子們:想藉書中廿多位各行業人士的成長軌跡,提供孩子們欣賞,也和家長可以共同探討多元生涯的可能:找到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更有彈性地好好珍惜當下、創造未來。我想到這樣『一年裡親師生共讀一本書 』,除了老師與家長,還多了良師益友的成長軌跡相伴,很期待每個孩子可以從中發想或混搭自己的無限可能!!
碰巧昨天拍攝畢業紀念冊的的生活照,我也把相片利用Open TV播放,效果不錯。最後,還有上學期末的畢旅,中部科博館與麗寶樂園兩大主題,我會趁這幾個月來規劃相關探索活動,讓孩子們到時更能『專業與享受』知性與遊樂之旅。
![]() | ![]() |
藉徽章機開展圓援源緣!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13 08:20
昨晚家長日活動,一天裡有三件事值得好好紀錄:讓孩子們第一次玩徽章機、拍畢業紀念冊生活照,還有晚上的親師懇談,這篇就談徽章機。
一直想寫『徽章百玩 』,目前較完整的想法是『利用com-phone說徽章九宮格 』,不過,不像暑假期間只有『想像』,現在孩子們在眼前,課程也真實開展,玩徽章行動更貼實與精彩呢!
我先發給每個孩子一張5公分見方的方格紙,以及徽章樣本,讓他們先描出4.4公分直徑的圓,計算著左右上下各空0.3公分,內容自己發想,接著讓每個人來壓製徽章。我覺得裁圓工具也是創意小物呢!呵呵~
![]() | ![]() |
黑板上我利用大圓規畫圖,加上外框來補充說明~六上數學主題有:小數除法、圓周與圓面積,加上縮圖、比例尺....,呵呵,藉徽章系統實虛應用讓我與孩子們好好圓援源緣!
*一張A4空白最多可以裁切多少個直徑4.4公分圓形紙片?
*一個圓形紙片的周長與面積是多少?
*圓形紙片裡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
*若想要自己製作徽章,可以利用大張圖紙畫好,再利用掃描到電腦裡進行縮圖,計算比例轉換。
*呵呵,還有徽章專屬題:徽章表面為4.4cm直徑圓,但材料需要準備大於4.4cm直徑圓~外環的面積、內外圓周長與半徑關係,都值得讓孩子們探討探討~
家長日活動還想好好整理。孩子們拍生活照時我也一路側拍~一節課走完校園耶,超高效率!
人生幾何,心裡有數?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09 22:53
去年曾對孩子們說:『我無法忍受班上還有人不會九九乘法、寫不全英文字母大小寫。』,當時比較像提醒孩子們;今天,我又說了一次,卻是有點自我生氣地說著。
數學課正進行質因數分解、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計算,看著幾個孩子們盯著數卻分解不出來,九九乘法可能也不熟,我巡了幾趟,盤算著如何能夠找出幫每個孩子從目前持續推進的位置與力道。
下午在資訊輔導團,正巧邀請均一教育平台 的志工來分享,讓我也想著 :在ICT應用、平台帳號搞定之前,老師不都是每天與每個孩子時時對望嗎?光是『人腦眼神交會、口語互動與活動推展』的教室時光裡,無論科技是否介入融合,不都該有機會好好讓每個孩子有自信、願意嘗試地點滴前進嗎?坦白說,這一塊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個別孩子的差異頗大,我們絕對值得努力地掌握孩子學習現況、給予適切自速的學習安排。
晚上特地找了本國中數學複習自修,看著國中一到六冊的主題分佈,拿來和六上數學各單元對照,明天週三,好好地與孩子們談:如何提昇自己的數學學習?上午討論、下午讓大家畫張心智發想圖:如果能從小六看全國中三年數學,應該是件很酷的事!學英文、玩電動不都是這樣『無年級範圍』的嗎?不然,孩子們的資訊應用 也早就玩很瘋了不是?
![]() | ![]() |
這幾天細讀葉丙成老師受訪這篇『懊悔,是我能教給學生的最棒功課 』,我也一路回顧自己求學歷來到教書經歷~過往的若有悔恨,現在總還能因此而奮力拼博!我也希望孩子們別怕現在的缺少自信、偶有失敗,但一定要和他們持續好玩樂學、勇於接受挑戰,就為了怕將來有遺憾。
今天也收到了買給自己的教師節禮物~掃一箱『晨讀10分鐘:生涯探索故事集 』送給每個孩子,準備在200多天裡,享受和他們一起算計書中人物的成長軌跡~幾何、算術都是人生與學習中隨時在眼前與心上的,接著,搭個座標系,造路於自己手上!
自己的虛擬旅遊自己來真實創造!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08 09:25
7.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自然史博物館(兩篇都有推薦的喔!)
8. Panoramas of the world 世界全景
9. Space NASA外太空
10. White House 白宮
11. Google World Wonders Project Google世界奇觀
12. Google Art Project Google藝術
13. History Buff 歷史熱愛者
14. The Vatican Museums 梵蒂岡博物館
15. The Virtual JFK Museum Tour 虛擬甘迺迪博物館之旅
16. Darwin, A Naturalist's Voyage 達爾文,一位自然學者的旅程
2- Smithsonian Museums
3- The Field Museum
4- NASA
5- The British Museum
6- Science Museum
7- 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useum
8- Memorial Hall Museum Online
9-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上次介紹過數位應用趨勢
10- World Wid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1-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2- Arctic Tour
13- Moon Tour
14- Google Art Project
15- Planet in Action
16- World Wonders Project
17- Eternal Egypt
18- A Virtual Tour of Museums and Exhibits
19- Digital Field Trip to The Rain-forest
20- Virtual Field Trips
預約與2060年時的602孩子們相會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08 00:06
上週『準備開學、盤算中秋』,今晚準備中秋後五天的家長日資料,想邀請孩子與家長們:雖然著重在小學這最後一年、不到300天的親師生共同經營時光,但是否想得遠些,倒著回來看,更能知曉現在開始可以怎麼走。
西元2060年?我都80多、孩子們也50多了,實在很難想,或者說可以天馬行空亂想。我也不是太認真,只是因為602班,倒著看變206,加了0成為2060而已。那2020年呢?簡單很多:東京奧運,這回暑假在日本感受許多;孩子們高三,是正當青春之際,就像我的附中歲月仍是此時最鮮活記憶之一。再來,看明年呢?選擇就讀哪個國中、12年國教政策將是如何?
如此這般,這兩百多天,我想讓孩子們多方探索來認識自己、此時該會的別畏難放棄,可以放膽闖盪的我盡力支挺;我也想陪他們走踏城市,看看身旁的人們如何相依相持,在實體與網路混搭的世界裡,扮演好世界公民、獨一無二的自己~Play & Fly。
當然,這幾天除了享受這樣想望之外,更高興的是去探望『小草』 喔!呵呵,2060時他就和我現在差不多年紀、2020時準備讀小一,明年.....,閉眼淺笑的他彷彿說:別急別吵,我會從容地快樂長大的。
木塊疊疊樂玩因數與倍數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9-04 18:50
在科博館買很多次這種有號碼的疊疊樂木塊了。1到54號,加可愛骰子,一組70元,上週六到台中再買一堆備用。我希望孩子們對於數字有習慣地拆解或組用的sense,今天先用每個人座號來玩,是某某人座號因數的請起立~結果,1號同學幾乎不必坐下了。
今天利用兩個活動方式來玩因數與倍數:
*因數花朵
選一個號碼大一些的先立起來,然後找它的因數來擺平在周圍,希望能像花朵般展開。
*真的玩疊疊樂
我先指定規則,孩子們出題。例如:先看最上三層的數中,你看中哪個數,再出題成為:是2的倍數、或者19的因數,甚至到6與33的最大公因數.....等,四人一組,輪著下一位同學取出答案的木棒,其他人看看他拿的對不對,當然,木堆還不能倒喔!
![]() | ![]() |
當然,還有從大創買來的大、小撲克牌也會一起混搭玩,我還物盡其用地想:木棒還有長面區:可以寫英語單字、國字成語,哈哈~
再從wiki找到『疊疊樂(Jenga) 由來』~長、寬、高也恰巧是因數與倍數關係!而且,一套就是54塊耶~鄭維源老師也應用來玩英語造句喔!
博物館行動心創玩
作者:塾長 日期:2014-08-31 22:56
週六到台中科博館 ,今天到台北科教館 ,在1Know整理一門『博物館行動心創玩 』知識,一方面集結暑假的博物館自由行,也從AMNH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應用的五個數位學習趨勢來開始探討:遊戲、Minecraft、數位徽章、3D印表機,教師專業成長與合作,整理相關案例資源,也試著發想台灣的多元博物館與展出主題,可以發揮怎樣的行動學習、數位學習優勢和擴散能量。(我的徽章機發想 ,就是從這篇引起的呢!)
以下大略翻譯這篇『5 digital learning trends in museums 』,這是報導Barry Joseph(Associate Director for Digital Learning)演講 中提出該館正運用的五個數位學習趨勢。
博物館之旅,不再是填寫學習單,而是朝向數位化!
博物館是一個受歡迎的戶外旅行地點,但隨著學習變得更加數位化,越來越多博物館都提供能吸引學生、增加他們學習經驗的數位學習方案。以下以紐約市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NH)為例,提出如何在博物館紮根數位學習方案的概況。
AMNH數位學習計劃的前身由麥克阿瑟基金會的資助~一個連接學習的框架,聚焦在什麼樣的數位媒體可以讓年輕人動手做,讓他們投入的熱情和興趣。AMNH鼓勵學生與同儕、真實世界的科學教育工作者以及博物館工作人員,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一起學習科學:
1、去年秋天,該博物館舉辦活動,讓學生與科學家進行遊戲,以激起他們對各種科學領域的興趣。Joseph說:『這一直是我們探索真正令人興奮、豐富的區塊,他們學會了如何批判思考:遊戲怎麼設計用來教學。』學生玩遊戲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了他們即將推出的展品及相關學習資料,並賦予學生任務來創建自己的遊戲,包含實體資源以及即將推出展品的App應用。Joseph說:『對我們來說這是個很棒的實驗:看看當我們用遊戲來教時,將發生什麼事』 。
2、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與學生使用Minecraft。
『這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很多不同的事情。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思考如何開創一些涉及我們展品相關資源的機會。』Joseph說。去年,AMNH辦理食物和食品製造的展覽,博物館人員建立了一個關於食物成長和貿易的Minecraft遊戲,讓學生在展覽正式登場前先體驗。學生在看完展覽後,再回到Minecraft遊戲,應用他們在博物館學到的經驗。『Minecraft其中一個主要的好處就是提昇了博物館工作人員利用Minecraft來教新的內容給青年人的能力』Joseph說。
3、學生使用3D印表機來製造他們研究和探索博物館的主體對象。他們回到自己的班級,傳播知識,分享他們所創造的作品,這有助於鼓勵同儕投入。
4、數字徽章在AMNH使用得很好。
『我們沒有給年輕人打分數,沒有人會期望在這樣的展覽中得到成績,許多非正式的學習計劃也是類似』Joseph說。『而這就是數字徽章進來的契機了。徽章給我們的機會,不僅能給與年輕人即時反饋~當他達到我們設置該處的教育目標,同時也讓他們管理與負責』他說。
5,博物館運做一個方案,進入學校幫助培訓教師,將博物館的實體和數位資源帶回教室。它還提供了一個研究生課程給城市學校。其他教育資源,包括實習,研討會,專業發展工作坊,還有很多,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教育工作者連結學生到數位化的學習經驗,無論是在博物館、在教室裡。
全國各地的其他博物館也正在為學生和教師創建類似的數位環境。敬請期待博物館資源(為教育工作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