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時空膠囊」產生器~Touchcast功能簡介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7-09 16:15
好久沒有玩「iPad Only」的APP了,這次「Touchcast」讓我感觸良多~在噗浪年會期間試出一點心得,先做個簡介。
為何稱其為「時空膠囊」產生器呢?想想:我們製作提供非同步學習的數位資源,等於投入了老師的課前時間,等到課中、後教與學運用。就像寫了一篇部落格文章,之後可以長時、多人讀取運用,以寫作時間連結多人願意讀取的時間。Touchcast,則與一般鏡頭拍攝、螢幕錄影的方式類似,提供的學習內容有著「時間軸」,此外,還多了許多vApp的運用,讓你可以在讀取時點選「網站」、「相片」、「文件」、「地圖」...等資訊(此刻影片時間暫停),等到充分瀏覽後返回,影片才繼續播放。
以下先以簡介方式擷取iPad畫面,加上語音旁白的YuTube影片。
接著,介紹主要功能頁面:
點選App後,首頁出現模板選用,下方也有教學影片可以瀏覽,若點選每項功能左側的?號,也會跳出提醒。
![]() | ![]() | ![]() |
相機,可以調整聲音、影像、前後鏡頭選用,調整色溫,鏡像與電子提示稿。
特效,可以增加導引線,調整影像特效,有綠幕功能!
![]() | ![]() |
有白板畫註功能,可以添加標題。
![]() | ![]() |
在畫面裡添加、擺放vApp,App類型很多,我還要多測試。
![]() | ![]() |
「時空膠囊」的創意巧思運用,我還需要好好整理:
專案管理,可以跨專案呼叫vApp使用
接著,請看看我利用iPad2錄製的效果,其中「白板測試」是從「Touchcast」頻道播放,就有剛才提到「電選後暫停、重播」的效果:影片播放時可以點選視窗裡的相片,影片就會暫停並切換子母畫面,並且暫停,知道點選右下角後才繼續播放。
若是輸出為「純影片」,放在Facebook裡,就只能單純地播放:其中切換介紹相片、前後鏡頭與子母畫面,若能操作流暢,應該很可以表達講者想傳遞的訊息與想法吧!
![]() | ![]() |
新北教育雲服務,從親師生平台出發!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7-04 04:55
在新北教研科、教網中心玩資推是幸福的~我們有全國最完整的親師生基礎服務建置只需一組帳號密碼,目前就能在三十多種雲端平台與服務之間流暢通行。
不過,我實在不應該在晚上思考這麼豐富的構想,因為做夢也笑到那麼早醒(3:00),索性逐個網站瀏覽一番,也做個分析整理。當然,更期待與新北老師、學生與家長們分享時,不再需要做夢想笑,而是享受一起幸福的教學相長感動!
首先,登入「新北市親師生平台」,可以看到「我的市集」,教師身份:
![]() | ![]() | ![]() |
![]() | ![]() |
教育局自身服務最多,我放在壓軸介紹,從外部合作開始:
Google全應用 | 微軟線上應用 |
教育部教育雲服務 | 全國教師在職進修 |
教育部mail | 教學App市集 |
均一 | 1Know | 學習吧(Open ID登入) |
educoco | VoiceTube | Cool English |
花蓮縣字音字形網 | 高雄市eGame |
嘉義市電子書 | 宜蘭縣部落格 |
教育局自身服務:
校務行政 | 教育局 | 德音國小 |
教育局mail | 資教論壇 | 教網服務 |
E學園 | 數位學習影音 | 雲端知識博物館 |
新北行動學堂 | 新北創客漾 | 國際教育線上學習 |
程式設計競賽 | 資訊安全與倫理 |
資訊設備報修 | VPN連線 |
當然,在沈浸幸福當下也感受有著更大的挑戰~昨晚睡前的自問:對老師而言,在一年的常態課務中,自己、學生的教學場域,可以有哪些連結玩雲的端,時間與頻率?活動內容與任務?加上自身參與社群、專業成長,又需要怎樣的平台服務呢?期許能為每位老師「客製」與「共玩」數位備課才是!
18年數位原生能力轉變與期待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7-02 17:18
剛舉辦完的ISTE2016,提出「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是我們熟悉的美國教育科技標準學生指標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 Students),自1998提出後、正巧每9年再版~2007再版,今年(2016)再更新:
1998年,也相當於擴大內需之時,指標以『工具操作之熟悉與應用』為主,分別有六大項:
1.基本操作與概念、2.社會、倫理和人類課題、3.科技生產工具、4.科技傳播工具、5.科技研究工具、6.科技解決問題和決策工具。
而到了2007年,科技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孩子們更可能比大人上手許多,新版的指標強調『善用科技表現、分享與群球視野』,也有六大項:
1.創造力和創新、2.溝通和合作、3.研究和資訊流暢、4.批判思考,問題解決和做決策、5.數位公民、6.科技操作和概念。
當時的完整介紹請參考:
NETS-S學生的教育科技指標2007~數位時代的全球學習
NETS師生與校長指標,以及四本書目錄整理
2016「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讀來更有感:從1998介紹人與科技互動與應用重心,轉進到2007年數位原生應具備的能力,最新的2016,進一步以「世界公民角色」的方式來呈現,讓人更明確「培養孩子成為未來人物」的使命感與方向:
1. Empowered Learner(賦能學習者)
2. Digital Citizen(數位公民)
3. Knowledge Constructor(知識建構者)
4. Innovative Designer (創新設計師)
5. Computational Thinker(運算思維者)
6. Creative Communicator(創意溝通人)
7. Global Collaborator(全球協作者)
對此,正是我「想以Google玩PBL」的規劃~角色、任務、使命、目標的整合思維與學習實踐。針對七種角色可以搭配運作的Google資源與服務,還會持續整理。
![]() | ![]() |
此外,我想到多元智能大師 Howard Gardner在「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中,提出未來人才必備的五種心智:修練、統合、創造、尊重、倫理:
.修練心智:在特定的學科領域,掌握一種專業的思考方式和鮮明的認知模式。
.統合心智:將各修練或各領域的觀念有效整合,並以此統合成果與人溝通。
.創造心智:能夠揭發並闡明新的問題、疑問和現象。
.尊重心智:察覺並體會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倫理心智:圓滿達成身為工作者與社會公民的責任。
細看再與2016「ISTE Standards for Students」混搭展現,一定更有看頭!特別感受葉丙成教授的擔憂「如何克服孩子學習大威脅 ── 「暑期學力流失」?」~這是我的「Summer~暑假、加總、不流失!」
滴滲巧緣選好書!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6-30 22:17
滴滲巧緣選好書,是因為屋漏偏逢連夜雨後的心情轉折。
昨晚下了大雨,一早發現屋頂漏水淋到了一些書,把他們搬出來看,正好都是教育科技書籍!找一本最嚴重的是「現代教育技術前沿概論」,翻看目錄後,喜出望外~竟是自己現在看起來最該好好研讀的呢!
![]() | ![]() |
由於整本已經浸水,就試著將書頁一張一張細心分開,簡體字書的紙又特別薄,深怕不小心就捏碎了。攤開桌面一張張等他們乾,再收集一起,藉此機會好好翻看全書,各類主題用來回顧專案業務與規劃建議都很適合。尤其,除了目錄,第一批分拆晾乾的專章正是PBL呢!
![]() | ![]() | ![]() |
乾掉的紙上偶留水痕,摸起來質感也很特別,尤其望著「變鬆加厚版」,讀來多了點幽默,相信會更珍惜研讀,得取教育科技全貌。想想:擺了好多年的書堆,就這樣挑上此書,真是巧到不行的特別回憶吧!

以下整理目錄,全書共有16個專題,出版年份是2009年,換言之,寫作的時間更早一些....,我自己可在2010玩到iPad1耶!
專題1 學習理論的變革
1.1 學習理論變革的背景
1.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3 活動理論
1.4 分散式認知理論
1.5 情境認知理論
專題2 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
2.1 資訊技術與課程整合概述
2.2 網路環境下的精品課程建設
專題3 資訊化協同科研機制與保障
3.1 背景
3.2 國內外研究現狀
3.3 資訊化協同科研機制設計
3.4 協同科研的使能技術
3.5 未來研究方向展望
專題4 教育績效技術
4.1 基本概念界定
4.2 美國績效技術的發展歷史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4.3 對ISPI(國際績效改進協會)績效技術過程模型的分析
4.4 電子績效支援系統(EPSS):數字時代的績效問題解決策略
4.5 教育技術與績效技術之關係探討
4.6 績效技術在教育組織(教育情境)中應用的若干問題探討
專題5 資訊時代的媒體素養教育
5.1 國內外媒體素養教育的研究現狀
5.2 日本的媒體素養教育
5.3 中日中小學生媒體素養的對比調查
5.4 中小學生媒體素養教育的策略
專題6 教育技術的刨新推廣
6.1 創新與創新推廣理論
6.2 創新推廣理論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6.3 我國教育資源創新推廣的策略與建議
專題7 網路環境下的基於問題式學習
7.1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基本理論
7.2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網路課程設計
7.3 基於問題式學習的網絡教學平臺
7.4 網路環境下開展基於問題式學習的案例
專題8 新型電視及其教育應用
8.1 數位電視及其教育應用
8.2 交互電視及其教育應用
8.3 手機電視及其教育應用的可行性
8.4 移動電視發展概述
8.5 新型電視對傳統電視的影響
8.6 新型電視對電視傳播的影響
專題9 現代遠端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專題10 移動學習
專題11 E—learning與B—learning
專題12 電腦支援的協作學習
專題13 知識管理
專題14 網格計算
專題15 網路教育資源挖掘
專題16 其他相關研究領域
16年太短,一個月太長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6-29 22:20
今晚此刻,下著雷電交加大雨,回想白天裡分別與結識多年、遠道而來的友人交心,科裡也在中午辦理餐敘,歡送即將離職與歸建的好同事們。拉大時空猛然回首~2001年(90學年8月)至今,陸續地全職借調教育局四次七年,短期支援也兩、三次,好快地,16年就這樣過去,要好好把握這一個月~伴隨雨聲看著「大學塾」,加上整理在內的「台北縣教育電子報(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快速回顧這段兼職行政,珍惜回味在歷練中仍保享受學習的自在,同時感念許多陪伴我成長學習的長官、師友們。
2000年八月自東海國中辭職,2001年再考回台北縣德音國小,借調縣網中心,寫的第一篇台北縣教育電子報「科技輔助統整課程之設計」,課程統整、心智圖繪製,現在還是一樣受用,而「洪終將疏,水依然親」利用環場相片呈現納莉颱風前後。而最近部落格寫「ASSURE Google GRASPS!」,很高興自己初衷一路沒變~以數位(Digital+ Many)槓桿支持教與學,「Holobuilder網站全景相片VR互動實做影片」,欣見十多年來科技進展與教學助力效益。
試整理16年來經歷轉進,應該找時間來畫畫時間軸年表(可參考「歷史老師必備 Tiki-Toki 免費製作美麗 3D 時間軸年表」)。
90~93學年,借調教網中心四年,恭逢「國中小資訊種子學校推動」盛會,參與「K12數位學校」教師網路進修專案。其中,規劃利用電腦教室汰換下來的電腦成為「群組教室」,推動小組合作學習。
94學年擔任自然科任,95年資訊科任,減課支援局端社群學校專案 。
2007年1月1日,「大學塾」部落格啟用。
96學年借調教研中心,辦理「tpc96ict~教育e齊走,連心攜手遊」,學習與親歷「策略規劃」、「系統思維」洗禮。並開始以「Google 」構建團隊同軸多軌的運作推動,呵呵,回鍋就開始有粹鍊字句的傳神能力:
願景領導返璞行
策略規劃e全通
連心攜手迎變革
創新活化全歸真
97、98學年資訊科任,偶有減課支援教網。
99、100 自然科任,大學塾開始以「學年專區」方式建立分類。減課專案支援「W500」專案,規劃配發審查與培訓活動,以「觸動搖擺的精板神 」自期。
101學年借調「永續環教中心」,辦理節能減碳業務,雖然一直「不好意思」,但也結識多位令人敬佩的環境教育夥伴,讓我對ICT融入教學「永續營運 」有更深刻思考。
102、103 學年,此生唯一帶完一屆畢業生,讓我得以「陪孩子做過什麼,知曉生命不平板!」,並擔任「新北市國小資訊輔導團員」、「新北市資訊及科技教育諮詢委員」。
104學年,到2016年7月31日止,借調教研科資教股,主要辦理新北市行動學習學校專案,這次想出這樣的玩法:
善用雲端優勢,營造多元學習場域
凝聚教學智慧,經營數位共備社群
提昇學習素養,培育人文關懷公民
傳承科技領導,打造永續智慧校園
短短不到一年「資教104」,還是隱約看見一路走來的「熱血宅男」率性、「慎思想全」矜持,只是,兩者之間愈來愈模糊了.....。但,自期還是別糊塗~「自然105」即將啟動!
Holobuilder網站全景相片VR互動實做影片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6-23 02:55
Holobuilder網站,可以像720yun般製作全景相片瀏覽、VR互動,初玩先以兩段實做影片分享。首先請看:
關於Holobuilder網站來歷與得獎新聞:Bistars以Holobuilder贏得東京 RICOH THETA 開發人員競賽
接著是利用 Cardboard 玩Holobuilder網站的影片:Is that a Cardboard? How to use HoloBuilder.com with VR headsets
再來是我試作的Holobuilder:馬剛潮間帶、可以與720yun比較:「新泰國小全景示例」、「720yun網站「全景高級設置」實錄影片 」
除了對於全景相片 VR互動有著期待之外,看到720yun網站後,再發現這個德國公司的Holobuilder網站,除了一點點期待「台灣」呢?還是先認真「知己知彼」玩吧!
1.Holobuilder簡介與練習(影片),有很棒的入門引導練習喔!這樣呈現的引導方式我很喜歡!
![]() | ![]() | ![]() |
2.Holobuilder實作_馬崗潮池(影片),利用兩個場景穿越,加上立體文字、相片呈現,練習「擺放物件」於全景相片「空間」裡,我也還要多練習!
![]() | ![]() | ![]() |
還有關於3D模型物件也可以擺放進來、規劃互動,繼續研究!
ASSURE Google GRASPS!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6-22 04:22
最遙遠的距離,是在你眼前卻視而不見;最深刻的領悟,是珍視自己的已經擁有。
ASSURE:教學設計模式之一,字義「確保」教學有效。
GRASPS:「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法」(UbD)之設計原則,Grasp字義為「抓取」、「控制」、「領會(理解)」。
ASSURE Google GRASPS!是端午在高雄、再端心的恍然大悟~粹鍊「大學塾」來整合「Google in PBL教學應用」,探索近十年的,原來早在此水到渠成了。
![]() | ![]() |
有個比你更瞭解自己的朋友「Google」,整合許多資源、服務與工具(還有運算思維),最該認真探討教室裡的Google最佳應用。
關於教學設計與主題學習探究規劃,從「ePBL」Excel檔案出發,Google整體服務,也從「換裝Google大腦」、「畫張長堅定路線」,一直到「Google in PBL教學應用」、「A~Z Google應用」。我依循教學設計與學習活動規劃的起承轉合來看,從學習目標選擇、發想主題統整,到整體資源、工具選用的鋪陳學習情境、流暢運行,試著以矩陣表單方式讓大家看見Google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我們可以如何無所不用其極!哈哈~以下先把手稿理路做番說明,矩陣工程就是暑假作業與實踐地圖啦!
![]() | ![]() |
![]() | ![]() |
確定帶孩子們進行PBL探究!先來趟「ASSURE分析」:從學科領域的學習目標作為基礎,在eTheme(主題)與新聞裡(也可以結合多元智慧、成功智力),看看真實世界中有哪些是這次適合孩子們扮演的角色、具備的任務與按步推進的活動(藉由GRASPS撰寫分析),除了學習目標的既定,還可以讓孩子們:
1.認識真實世界的多采多姿(多人之彩虹共融觀)
2.學習與善用ICT工具,發揮數位槓桿力
3.擴展與認識自己
大概念確定後,就能藉由大學塾「Judi Harris網路活動」、「WebQuest 」任務(Task)與模式(Pattern),選用「A~Z Google應用」裡的各項服務,應用來玩行動學習也很適合喔!矩陣表單大致的呈現樣子如下圖,我希望在大清單裡還可以貼心快訊,可能利用Google協作平台來呈現,加油加油!
邀您一起確保、領會:活用Google指望你我的世界與未來 !

夏至看全天雲
作者:塾長 日期:2016-06-21 22:57
今天夏至,藉全景相機新發現~天空才是最大的畫布!還是比較幾個全景相片網站。
一大早騎ubike到市府上班,拍點新月橋,下午到三芝國中行動學習學習,出發時經市府廣場、板橋車站,中午在淡水捷運站、傍晚到漁人碼頭,直到LG360沒電為止。
Theta360 網站,還是最喜歡這裡可以看成球狀喔!~
市府ICG展覽 、市府廣場 、板橋車站ICG 、板橋車站ICG2
Facebook,只能一次傳一張全景相片,一次傳16張全景相片就沒360效果了,留言時貼360相片也是。
還有720yun,最先批次上傳處理,但直到我築張上傳到theta360、FB也探討,寫完這篇文章前,還沒傳完畢....,等完成後再補上連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