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迷你宅展望無敵海景
作者:塾長 日期:2025-03-02 21:31
今天應該除了吃飯外出、午睡 之外,都待著這裡看船看雲,剛巧友人傳簡訊說路過時看到我家窗戶開著...,呵呵。

先說我沒啥口袋深度與理財企圖,但對於喜歡與緣分的價值就是可以完全不在乎,這間無敵海景超迷你宅 就是如此。幾個月來看著輕軌列車、旅運中心,賞遊輪、看颱風 之外,想到「落日」,也隨季節移轉而不同啊!以下三張分別就是去年7月(盛暑)、11月(冬天)以及今天(初春)的落日,甚至今天大約在下午4:20,太陽才算直射入屋裡:是西曬面,但冬天傍晚才會曬到,很不錯吧!
![]() | ![]() | ![]() |
我每回去香港(HK)也會拍一張機場快線進市區的相片,看到高樓戶數超多,就更喜歡自己在高雄(KH)的家。八五大樓是超高樓,整棟樓的窗戶幾乎都不能開窗,但當時看上這間,就是面海,竟可開窗,還好很小間,才立刻下單的,哈哈!
而對於「灣區」的探索,先是出國以來看東京灣、港深廣大灣十區,加上去年台灣四百年的學習,發現安平與紐約同時開港 ,我也有興趣開始研究:港灣城市的發展與興衰。
幾年前初見高雄總圖外面的空地,拆除鐵皮圍欄,後續周邊幾塊也都陸續清除圍籬,整個視野與綠化愈加美好,我還想過「興建夜市或棒球場」的主題探究活動,後來還玩想「海派書展 」。今天才認真知道,原來這塊是「特貿三北基地」。
![]() | ![]() |
前一陣子房仲許先生也分享資訊給我:八五樓下與樓上段(海霸王企業)正陸續整理,大該還要兩年。而我家望出去靠近旅運中心對頂的三角塊地段,由鴻海得標Y15聯開案,將建45/32層雙塔地標,也指日可待。今天第一次逛高雄市都發局網站 ,對照Google地圖來玩,讓我想起十多年前上海世博會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正是我的「高雄四百」二地居進行式。
![]() | ![]() |
![]() | ![]() |
我的高雄四百:巧看時間與新台幣
作者:塾長 日期:2024-08-04 19:40
高雄四百年,是我搭著臺南四百年 來看,當時荷蘭人從澎湖來台,建造安平古堡時,需要由高雄運送石灰。想想:當時大航海時代裡,若非就地取材、獲取在地資源,那麼就都得耗時費日地船運才可得呢!此外,地球另一端也在紐約開港 ,台灣這邊還有澎湖、台南,以及之後兩年西班牙人興建淡水紅毛城....,如今看來,以四百年或更長時空尺度來看古今,展望未來,尤其還有台東卑南與跟新北八里的史前博物館,讓我們對先民與土地的關係、人類文明與科技進展,勾勒出更長遠的想望,都很有看頭。
![]() | ![]() |
新台幣四百萬,是我退休後南北二地居,這兩年之間,在高雄八五大樓買兩間小套房,分別是180+220共四百萬,兩次剛巧各貸款110萬。目前,常在兩間上上下下、很喜歡在「擁有無敵海景的超迷你宅」裡讀寫玩想、學思疑問探。尤其今年,高雄輕軌全線成圓,每每看窗外輕軌列車雙向順逆通過,加上高雄旅運中心夜間偶有開燈,和郵輪停泊,感覺就是看著眼前遠挑,而心裡和網上自由飛躍(閱)呢!
![]() | ![]() |
上週的凱米颱風讓我思索更多:想像自己看著相隔四百年的船舶來台與離台,大自然威力或許不變,但船舶的韌性、通訊科技的發達,在四百年之間如何同日而語?我想起在澎湖或一些博物館裡有「水下考古展示」,代表著當時當地附近的船難或遭遇颱風,藉水下考古印證歷史或原物料、商品的發展軌跡。
An AI Tw Era,Time 2 CASH。四百年後,彷彿大航海時代2.0,我今年的夏日自由研究,就從高雄出發,玩想人工智慧與原元宇宙再交織,勇敢想,認真玩,聚盈餘,編織未來美好。
![]() | ![]() |
一圓輕軌順逆由心~玩想實虛混成旅遊PBL
作者:塾長 日期:2024-01-03 19:16
昨天挑上班時間搭一圈高雄輕軌,約90分鐘,沿路我隨各站到點,寫了兩大頁筆記。這樣的時間,差不多可以北高高鐵、高港飛機,或者搭渡輪遊旗津。昨天路過新上孩想到文玉老師,結果他昨天就帶團搭輕軌出遊了,哈哈!
今天在家等Pchome送貨來,兩件只來了一件,準備好明天繼續等。
看著日本地震與機場意外事件新聞,祝禱大家平安。
想起昨天逛11號碼頭的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海口味」,還有去年暑假在東京科學博物館逛站的資料,包括海、地震與和食展,藉此來發想實虛整合ePBL活動,以下先是「虛擬旅遊探索(Virtual Field Trip)」十種可實踐與邀玩 :
01盤點整理現場資源
舉凡實體館所建設、陳列與展覽活動,包含地圖路線、線上資源,好好彙總力求提供身歷其境機會。加上自行拍攝、找得到的紙本、數位資源,建立學習角(實體或數位)。努力讓在教室的師生,好像抵達那個地方看見、聽聞。
02到訪的替代體驗
找一些當地經營者或到訪者(遊客與師生)的圖文描繪與影音介紹,以他們的親身體驗引導孩子獲取替代經驗,可以藉由引導提問邀請學生探索,從上述資源獲得印證或發想更多問題。
03線上遊走操弄
藉由360方式拍攝環景與環物,增添多媒體連結與互動導覽,可以線上擬真遊走、觸發互動與環物操弄,增添真實感,進一步設計就像在現場的解說跟操作示範。
04建立影音教學導覽
為加工造境進行擬真教學,利用相片、影片、真人解說來做OBS錄製或直播,一方面為03的操作做解說示範,也是02提醒任務探索的引導,可以導覽共遊,也包含分組任務說明,提供師生使用,進行學習活動。
05虛擬學習踏查
孩子們進行虛擬情境探索、提問互動,完成任務,進而發表主題心得與報告分享。結合WebQuest可以設計許多任務與活動。
06策展造境學習
規劃讓孩子們進行實虛(模型與線上)整合的策展跟造境,就像「接受校外展出委託,館所要在某地為誰設立一個主題學習角」(例如「大運動場 」),近日我會以德音共讀站跟新北國際文教中心試做結合,這活動也是01~05大整合。
07真人線上交流
(讓孩子們)邀請專家(官方、在地),發起班級與師生進行非同步交流(社群、論壇)、線上同步視訊對話,可以玩Judi Harris 18種網路活動。
08遠端遙控(Remote Control),遠距顯真(Telepresence)
在5G環境下,混合實境(結合穿戴、眼鏡、頭盔)、浮空投影、IoT、AI與機器人都更便捷普及,這也是智慧博物館發展的目標,可以好好與中小學現場合作串接。
09真實到訪
真有機會到現場參訪,可以在參訪前、中、後,結合01~08回顧檢視與發展活動。
10真實互訪、現場玩
孩子能在現場,與07夥伴再相遇,也能為另一群孩子們規劃04~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心力三餘挪移
作者:塾長 日期:2021-09-05 17:16
![]() | ![]() |
不必談太多超前部屬,不必想太遠的以後,做你能夠做的事,想好自己可以應變與從容表現,這時候,您就是時、心、力安適自在地有餘。
![]() | ![]() |
我們超愛世運秀!
作者:塾長 日期:2009-11-15 21:53
這個假日一不小心,就坐上高鐵到高雄了。實在是三鐵共構的板橋車站,讓我搭捷運來之後,丟銅板決定~哈,搭高鐵,看著『從0到99歲腦的奇蹟:大腦使用手冊 』,到高雄時剛好看完。
到了左營,看到海報,再轉高捷到鹽埕埔→駁二藝術特區,正在展出的『我們超愛世運秀 』,讓我們有機會重溫感動,也看到更真實的努力與精彩。買門票(99元)還送開閉幕的精華版DVD喔!
走進現場,立刻被那個分秒中:樂譜、場地、動作圖像的『同軸多軌』佈置打中心坎!許多舞台、服裝、道具的再現,也結合工作草圖、實物與多媒體影音呈現。
![]() | ![]() | ![]() |
巧的是,聆聽到名人講座『閱讀城市、社區,成為動人的創作元素』~由開幕主秀『活力高雄」王嘉明導演來分享創作、執行與回顧。『活力高雄』,就是包含著林義傑從世界看台灣、腳踏車隊、街舞、電音三太子等那一大段喔!
筆記本寫了好多頁,想用多篇來慢慢寫,北縣準備申辦東亞運,又有機會多多發想呢!
不只不小心,還遇上好多意外!身邊只有手機,拍得還可以,有種老朋友相遇之感:
海上皇宮,原來正是2000年高雄煙火愛河上那一艘耶!請看2000高雄煙火片段 。

貨櫃藝術節,也即將登場喔!我第一次看到是在2002年,巧的是,今年寒假也很長 喔!明年(2月就是2010年啦!)我就可以用ePBL來玩了!
![]() | ![]() |
還有啊,世運期間擺在高雄願景館前的大人偶,活動名稱是『高雄人來了』,今年的徵件正在創作進行中(有徵得作者同意拍攝,感謝喔!)!
![]() | ![]() |
就像『我們超愛世運秀 』,有機會聽導演的一路走來與回顧,再看到貨櫃藝術與的『創作中』,頗有情感相通與欣賞的深刻體驗呢!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一天就一直不小心地在笑著噴淚中認真活過,因該是超愛那種超礙當下的感動吧!心,當然不能小,而是要開心大放啊!
ps:週日晚上在新莊運動公園有新莊市鄉土藝術季,蕭煌奇演唱,正是這首『其實我也不知道 』,哈哈~
端午在高雄端心
作者:塾長 日期:2008-06-09 07:58
在端午下午,騎單車上高雄中山路的一瞬間,回憶起長達22年,這個城市帶給我的成長與許多回憶。忍不住端心出來,好好詳看一番。
一方面正巧,買了大前研一的『後五十歲的選擇 』,想著自己還有十年。心血來潮地借了飯店的腳踏車,騎到愛河畔逛看龍舟賽。一路上,那種有空慢慢賞景看人的心流,竟自動引起回想22年對於一個異鄉城市的個人回憶。這篇文章也有妙想『在四十不惑時閱讀自己 』:只能閱讀,不能結論。
18歲那年的自行車環島之旅的起點(大統百貨與中央公園),不變的地理位置上,換了不同的招牌。就像可以說你還是你自己啊,但總也多了22年的生命厚度。
發現自己有許多『第一次』發生在這個城市,還有許多『新連結』在此開啟。(筆記本裡滿滿四頁『關鍵字』呢!)同時,不像台東、台北那樣的『工作、生活』,每回來這個城市,就自然帶有一種『外地遊客』的在地深度之旅,加上幾年來結識的在地師長好友,也讓在這兒的你,每回來就有每次的成長與喜悅感受。『每個異鄉都可以變成故鄉』,而能把故鄉當異鄉看,就好似自己隨時都在旅行了,真好!也因為一種『異同比較』的觀察與深思,讓自己形成許多獨特見解與發想。
部落格裡的『生活』,大多是即時感動的隨筆,但因『高雄』,讓我想啟動這趟『2高雄2』的心之旅,當然不只22年喔!而是從今開始的每一次每一次,無論在哪個城市或鄉村,又有更多的『第一次』、『新連結』不斷上演!
坐高鐵來高雄再坐高捷與高人們高來高去,感受那種『城市相對』的異樣體驗,加上台東與北高的『鄉城差異』,讓自己的心可以更寬廣與柔軟。
- 1